刘冰封
【摘要】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工作需求与人才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导向的需求进行,不断改进教育模式,以此适应社会需求、工作需求、教育需求。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工作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工作导向需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工作导向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模式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企业需求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为人才主要供给方的高校应加强德育改革,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优化人才结构,满足企业需求,推动市场发展。
一、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1.心理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区域经济逐渐完善,人才市场逐渐多元化,工作压力、竞争力越来越大。现阶段,用人单位与社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较为关注。在信息量大、工作压力大的环境中,一个人如果能够在不利的环境中调整自己,改善自己,积极工作,乐于合作,将有助于个人的自我成长,也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企业在人才引进时,多考虑其心理素质。
2.职业素质
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层次机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就业者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求其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近几年,随着人才教育的逐渐完善,企业对人才的内在品质要求逐渐提高,越来越关注人才的职业素质,看重就业者的责任感、事业心、信用度等。
3.道德素质
企业除了注重就业者的专业技能外,对道德素质较为注重。在工作中,人品是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基础,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对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格外看重,更注重工作人员的诚信度、道德法律操守、工作态度等。
二、工作导向需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1.引导学生的心理需求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企业需求的主要对象。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其价值观、人生观逐渐成熟人格逐渐完善,思想政治指导极为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生活、结合实际事例进行教育,及时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完善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纪律教育,还应加强学生的择业教育、创业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就业理念、创业理念,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市场需求,了解人才结构,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人生观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教师应结合企业需求、近几年的就业状况,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并根据工作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就业、创业成功案例分析、组织开展学生实践活动,逐渐构建与职业发展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最后,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分析遇到的就业问题,激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挫折,提升社会责任。
3.以工作需求为导向构建教育体系
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对社会经济缺乏了解等问题。在教育内容方面,应结合党的方针路线,法律道德,提高学生的社会人生,培养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对国际形势、市场形势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工作意识。教育模式方面,应构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工作能力。在教育渠道方面,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结合校内、校外资源,并利用网络等信息化平台,建立专门的网络政工专门门户,由专门的老师解答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易出现的就业问题、心理问题等,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4.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学习
对于已工作的人员而言,工作负责人应在思想上意识到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把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此外,企业、工作单位领导应为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的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政治政策,以身作则,带动工作人员参与学习,共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是提高学生、工作人员道德素质、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的需求发生变化,以工作导向为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树立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应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工作人员能够满足工作需求,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仁军.工作需求导向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商情,2012,(43):101,125
[2]金艾裙,李震.基于大学生需求现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103-10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