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2014-09-27 12:37何飞全小山柴洁余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隔代儿童心理监护

何飞+全小山+柴洁余

【摘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以贵州省的5所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一、引言

贵州是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现实经济压力很多贵州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13年6月,贵州留守儿童已经达到了116664人,小学留守儿童78604人、初中留守儿童38060人。2012年11月27日,贵州毕节的5名男孩,用弱小的生命再一次让“留守儿童”这个带着酸楚的名称,狠狠地触碰了我们的内心。这些是孩子在生活上遇到的伤害事件,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令人担忧。本文以贵州省惠水县和瓮安县5所中小学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并把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样本取自贵州省的黔南州惠水县和瓮安县的三所小学和两所中学,被试为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和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测量法,发放留守儿童问卷110份,非留守儿童问卷100份,共收回问卷210份,有效问卷196份。发放班主任问卷20分,共收回16份。

3.研究工具

自编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及家庭背景问卷和班主任问卷。采用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编制的标准化的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三、统计结果

从表3-1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描述来看,留守儿童的平均分在50以下,说明总体上处于健康水平,但也有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问题,最大值超过了65分,甚至有的达到了100多分。同时,通过X2检验还发现,留守儿童在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中占81.8%,而非留守儿童仅占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的18.2%。

表3-1留守儿童在MHT8个内容分量表上的T分数情况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学习焦虑 210 26.88 73.78 51.2 9.84

对人焦虑 210 27.74 69.59 50.48 9.83

孤独倾向 210 34.61 80.12 50.16 10.08

自责倾向 210 24.52 100.81 49.91 10.18

过敏倾向 210 18.87 69.1 50.1 10.12

身体症状 210 29.65 85.49 50.76 10.2

恐怖倾向 210 34.73 73.33 50.17 10.018

冲动倾向 210 36.1 77.99 50.38 10.26

全量表分 210 22.74 81.86 50.73 10.16

通过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上的得分情况的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表3-2):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在MHT的8个内容分量表中,只有“身体症状”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F(6,313)=2.26,P=0.04<0.05。通过多重比较发现,父亲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问题程度要高于非留守儿童(Md=1.70,P=0.04<0.05);母亲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问题高于非留守儿童(Md=1.58,P=0.01<0.05);上代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问题也要高于非留守儿童(Md=1.28,P=0.01<0.05);对均值差的进一步比较发现(续表3-2),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身体症状问题情况是:父亲监护型高于母亲监护型,母亲监护型高于上代监护型,上代监护型高于非留守儿童。将父亲监护与母亲监护合并为单亲监护,自我监护与同代监护合并为自我/同代监护后,事后比较也发现:非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健康水平要好于自我/同代监护型留守儿童(Md=-1.50,P=0.02<0.05);非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健康水平也要好于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Md=-1.47,P=0.02<0.05);隔代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健康水平要好于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Md=-0.90,P=0.04<0.05);不同类型留守儿童身体症严重程度是:自我/同代监护型要高于单亲监护型,单亲监护型要高于隔代监护型,隔代监护型要高于非留守儿童。通过对合并留守类型前后的均值差综合比较还发现,父亲、母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和自我/同代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最为严重。

表3-2不同监护类型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方差分析

df 均方 F

身体症状 组间 6 18.13 2.26*

组内 313 8.02

总数 319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续表3-2多重比较附表

多重比较 ④与⑤合并为⑦单亲监护型后多重比较

身体症状 Md P 身体症状 Md P

③上代监护型-①非留守儿童 1.28* 0.01 ①-⑥ -1.50* 0.02

④父亲监护型-①非留守儿童 1.70* 0.04 ②-⑦ -0.90* 0.04

⑤母亲监护型-①非留守儿童 1.58* 0.01 ①-⑦ -1.47* 0.02

④>⑤>③>① ⑥自我/同代监护型>⑦>②隔代监护型>①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将不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分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两组,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表3-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MHT8个内容分量表中的学习焦虑(t=-2.54,P=0.01<0.05)和冲动倾向(t=-2.34,P=0.02<0.05)两个内容分量表上也达到显著水平,留守儿童在该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守儿童。

表3-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MHT得分)T检验比较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M±SD

F Sig. t df Sig.(双侧) 非留守儿童(n=110) 留守儿童(n=210)

冲动倾向 2.36 0.13 -2.34* 318 0.02* 2.89±2.16 3.54±2.47

学习焦虑 0.00 0.96 -2.54* 318 0.01* 7.42±2.55 8.18±2.53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通过对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上是否存在学段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见表3-4,表3-5):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及MHT全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小学留守儿童(t=-3.01,P=0.00<0.05;t=-3.66,P=0.00<0.05,t=-2.16,P=0.03<0.05;t=-2.56,P=0.01<0.05)。

表3-4留守儿童不同学段心理健康T检验比较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M±SD

F Sig. t df P 小学(n=103) 初中(n=107)

学习焦虑 1.17 0.28 -3.01* 208 0.00* 7.65±2.65 8.68±2.32

过敏倾向 2.78 0.10 -3.66* 208 0.00* 5.74±2.15 6.73±1.77

endprint

身体症状 2.49 0.15 -2.16* 208 0.03* 5.61±2.94 6.45±2.67

全量表 1.05 0.31 -2.56* 208 0.01* 39.24±13.64 43.68±11.38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四个因子水平和MHT全量表得分上,则是女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男性留守儿童(t=-2.51,P=0.01<0.05;t=-3.99,P=0.00<0.05;t=-3.21,P=0.00<0.05;t=-4.85,P=0.00<0.05;t=-3.10,P=0.00<0.05)。

表3-5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心理健康差异比较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M±SD

F Sig. t df P 男性(n=92) 女性(n=118)

学习焦虑 0.00 0.97 -2.51* 208 0.01* 7.68±2.55 8.56±2.47

自责倾向 4.15 0.04 -4.00* 205.201 0.00* 4.98±1.90 6.10±2.17

过敏倾向 4.70 0.03 -3.21* 174.191 0.00* 5.74±2.19 6.64±1.79

恐怖倾向 3.56 0.06 -4.85* 208 0.00* 3.01±2.24 4.68±2.64

全量表 0.80 0.37 -3.10* 208 0.00* 38.49±11.98 43.86±12.80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四、讨论分析

从表3-2方差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结果来看,5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在身体症状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特别是父亲监护型和自我/同代监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严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留守而导致的在生活上无人照顾,学业上无人辅导,情感上无人关怀,缺乏足够的帮助,进而引起留守焦虑。正如班主任说的那样,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无人过问,一边是沉重的学习任务,一边还要搞劳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在情感上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致使性格孤僻;且孤独、焦虑并爱发脾气。

从表3-3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T检验的结果看,留守儿童在MHT量表8个内容量分量表中,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内容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过度担心父母和老师过问自己很差劲的学习。班主任反应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行,比不上非留守儿童。但是他们好胜心很强,学习很刻苦,可成绩仍很差。学习成绩差,又没有时间补习,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形成两极性,一边是好胜,一边是对学习焦虑。

在本研究中,父亲和自我/同代监护型留守儿童情况最为严重,这可能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文化影响造成的。母亲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孩子心理发展,而父亲更少注重细节而忽视对孩子的情感的照顾,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我/同代留守儿童,面对大量的家务活、农活,还要照顾弟妹,又有学习压力,多层压力难免导致突出的心理问题。自我/同代和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中,情感需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隔代监护型更是由于过于溺爱,给予孩子物质方面最大的满足,但不懂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上代监护型留守儿童,亲戚只是为了保证留守儿童在生理上不生病,不出事故,就能向孩子的父母交差,很少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需求。

表3-4显示,初中留守儿童比小学留守儿童更多的学习焦虑、过敏、身体不适。处于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正直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感受性太强,决择优柔寡断,即有些所谓的神经质。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对其个性形成有重要影响。留守儿童在青春期生理、心理的交互作用下,产生了不少心理问题。

表3-5显示,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更多的担心学习,还有更高的自责和恐怖倾向,更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可能与女子人格品特点有关,女性具有心理易感性,在亲情缺乏,情感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下,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这与朱卫红[6]的研究结果一致。

五、研究结论

研究认为,隔代监护的祖辈比孩子父母一辈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孙辈;父亲监护型和母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均比隔代监护型留守儿童有更高的精神质,其中父亲监护型更糟糕。受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男性留守儿童比女性留守儿童有更高的精神质和外倾性,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更多的担心学习,而且还有更高的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留守儿童,初中留守儿童比小学留守儿童产生更多的学习焦虑、身体不适,神经质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截至去年6月贵州留守儿童已达116664人]

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4npc/n/2014/0306/c376088-24546611.html

[2] [留守儿童] http://baike.sogou.com/h2254137.htm

[3] [贵州毕节教师强奸至少12人,受害者多为留守儿童]

http://big5.gmw.cn/g2b/edu.gmw.cn/2014-04/30/content_11179180.htm

[4] 叶奕乾.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17.

endprint

身体症状 2.49 0.15 -2.16* 208 0.03* 5.61±2.94 6.45±2.67

全量表 1.05 0.31 -2.56* 208 0.01* 39.24±13.64 43.68±11.38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四个因子水平和MHT全量表得分上,则是女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男性留守儿童(t=-2.51,P=0.01<0.05;t=-3.99,P=0.00<0.05;t=-3.21,P=0.00<0.05;t=-4.85,P=0.00<0.05;t=-3.10,P=0.00<0.05)。

表3-5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心理健康差异比较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M±SD

F Sig. t df P 男性(n=92) 女性(n=118)

学习焦虑 0.00 0.97 -2.51* 208 0.01* 7.68±2.55 8.56±2.47

自责倾向 4.15 0.04 -4.00* 205.201 0.00* 4.98±1.90 6.10±2.17

过敏倾向 4.70 0.03 -3.21* 174.191 0.00* 5.74±2.19 6.64±1.79

恐怖倾向 3.56 0.06 -4.85* 208 0.00* 3.01±2.24 4.68±2.64

全量表 0.80 0.37 -3.10* 208 0.00* 38.49±11.98 43.86±12.80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四、讨论分析

从表3-2方差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结果来看,5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在身体症状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特别是父亲监护型和自我/同代监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严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留守而导致的在生活上无人照顾,学业上无人辅导,情感上无人关怀,缺乏足够的帮助,进而引起留守焦虑。正如班主任说的那样,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无人过问,一边是沉重的学习任务,一边还要搞劳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在情感上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致使性格孤僻;且孤独、焦虑并爱发脾气。

从表3-3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T检验的结果看,留守儿童在MHT量表8个内容量分量表中,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内容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过度担心父母和老师过问自己很差劲的学习。班主任反应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行,比不上非留守儿童。但是他们好胜心很强,学习很刻苦,可成绩仍很差。学习成绩差,又没有时间补习,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形成两极性,一边是好胜,一边是对学习焦虑。

在本研究中,父亲和自我/同代监护型留守儿童情况最为严重,这可能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文化影响造成的。母亲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孩子心理发展,而父亲更少注重细节而忽视对孩子的情感的照顾,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我/同代留守儿童,面对大量的家务活、农活,还要照顾弟妹,又有学习压力,多层压力难免导致突出的心理问题。自我/同代和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中,情感需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隔代监护型更是由于过于溺爱,给予孩子物质方面最大的满足,但不懂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上代监护型留守儿童,亲戚只是为了保证留守儿童在生理上不生病,不出事故,就能向孩子的父母交差,很少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需求。

表3-4显示,初中留守儿童比小学留守儿童更多的学习焦虑、过敏、身体不适。处于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正直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感受性太强,决择优柔寡断,即有些所谓的神经质。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对其个性形成有重要影响。留守儿童在青春期生理、心理的交互作用下,产生了不少心理问题。

表3-5显示,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更多的担心学习,还有更高的自责和恐怖倾向,更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可能与女子人格品特点有关,女性具有心理易感性,在亲情缺乏,情感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下,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这与朱卫红[6]的研究结果一致。

五、研究结论

研究认为,隔代监护的祖辈比孩子父母一辈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孙辈;父亲监护型和母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均比隔代监护型留守儿童有更高的精神质,其中父亲监护型更糟糕。受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男性留守儿童比女性留守儿童有更高的精神质和外倾性,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更多的担心学习,而且还有更高的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留守儿童,初中留守儿童比小学留守儿童产生更多的学习焦虑、身体不适,神经质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截至去年6月贵州留守儿童已达116664人]

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4npc/n/2014/0306/c376088-24546611.html

[2] [留守儿童] http://baike.sogou.com/h2254137.htm

[3] [贵州毕节教师强奸至少12人,受害者多为留守儿童]

http://big5.gmw.cn/g2b/edu.gmw.cn/2014-04/30/content_11179180.htm

[4] 叶奕乾.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17.

endprint

身体症状 2.49 0.15 -2.16* 208 0.03* 5.61±2.94 6.45±2.67

全量表 1.05 0.31 -2.56* 208 0.01* 39.24±13.64 43.68±11.38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四个因子水平和MHT全量表得分上,则是女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男性留守儿童(t=-2.51,P=0.01<0.05;t=-3.99,P=0.00<0.05;t=-3.21,P=0.00<0.05;t=-4.85,P=0.00<0.05;t=-3.10,P=0.00<0.05)。

表3-5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心理健康差异比较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M±SD

F Sig. t df P 男性(n=92) 女性(n=118)

学习焦虑 0.00 0.97 -2.51* 208 0.01* 7.68±2.55 8.56±2.47

自责倾向 4.15 0.04 -4.00* 205.201 0.00* 4.98±1.90 6.10±2.17

过敏倾向 4.70 0.03 -3.21* 174.191 0.00* 5.74±2.19 6.64±1.79

恐怖倾向 3.56 0.06 -4.85* 208 0.00* 3.01±2.24 4.68±2.64

全量表 0.80 0.37 -3.10* 208 0.00* 38.49±11.98 43.86±12.80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四、讨论分析

从表3-2方差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结果来看,5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在身体症状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特别是父亲监护型和自我/同代监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严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留守而导致的在生活上无人照顾,学业上无人辅导,情感上无人关怀,缺乏足够的帮助,进而引起留守焦虑。正如班主任说的那样,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无人过问,一边是沉重的学习任务,一边还要搞劳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在情感上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致使性格孤僻;且孤独、焦虑并爱发脾气。

从表3-3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T检验的结果看,留守儿童在MHT量表8个内容量分量表中,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内容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过度担心父母和老师过问自己很差劲的学习。班主任反应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行,比不上非留守儿童。但是他们好胜心很强,学习很刻苦,可成绩仍很差。学习成绩差,又没有时间补习,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形成两极性,一边是好胜,一边是对学习焦虑。

在本研究中,父亲和自我/同代监护型留守儿童情况最为严重,这可能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文化影响造成的。母亲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孩子心理发展,而父亲更少注重细节而忽视对孩子的情感的照顾,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我/同代留守儿童,面对大量的家务活、农活,还要照顾弟妹,又有学习压力,多层压力难免导致突出的心理问题。自我/同代和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中,情感需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隔代监护型更是由于过于溺爱,给予孩子物质方面最大的满足,但不懂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上代监护型留守儿童,亲戚只是为了保证留守儿童在生理上不生病,不出事故,就能向孩子的父母交差,很少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需求。

表3-4显示,初中留守儿童比小学留守儿童更多的学习焦虑、过敏、身体不适。处于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正直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感受性太强,决择优柔寡断,即有些所谓的神经质。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对其个性形成有重要影响。留守儿童在青春期生理、心理的交互作用下,产生了不少心理问题。

表3-5显示,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更多的担心学习,还有更高的自责和恐怖倾向,更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可能与女子人格品特点有关,女性具有心理易感性,在亲情缺乏,情感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下,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这与朱卫红[6]的研究结果一致。

五、研究结论

研究认为,隔代监护的祖辈比孩子父母一辈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孙辈;父亲监护型和母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均比隔代监护型留守儿童有更高的精神质,其中父亲监护型更糟糕。受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男性留守儿童比女性留守儿童有更高的精神质和外倾性,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更多的担心学习,而且还有更高的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留守儿童,初中留守儿童比小学留守儿童产生更多的学习焦虑、身体不适,神经质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截至去年6月贵州留守儿童已达116664人]

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4npc/n/2014/0306/c376088-24546611.html

[2] [留守儿童] http://baike.sogou.com/h2254137.htm

[3] [贵州毕节教师强奸至少12人,受害者多为留守儿童]

http://big5.gmw.cn/g2b/edu.gmw.cn/2014-04/30/content_11179180.htm

[4] 叶奕乾.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17.

endprint

猜你喜欢
隔代儿童心理监护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