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瑜
【摘要】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一个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
【关键词】教学;合作学习;尝试;激发;欲望
教学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合作学习则是一种途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或角色互换,不但能发挥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心。
现阶段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使得许多孩子缺少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新课标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一个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它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呢又可以分享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中能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习惯。许多凭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常常被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合作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还能激发个人的求异思维能力。
二、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时机,给学生多一点能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各抒己见、各显己能、合作互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这样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合作的欲望更强,课堂就更加有生气。
三、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中要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集体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在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将一些三角形用一张纸遮住,我问学生:“如果仅露出一个角来,你能判断出它是那一类三角形吗?”一名学生回答:“能判断。如果露出的这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针对这个学生的发言,我又问学生:“你们都同意这个意见吗?”学生意见不一,思维出现障碍,如果我直接说出结论,这样不如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同学之间合作交流。于是我说:“他说对了一部分,谁能来补充完整呢?”这时,又有一名学生说:“他说得不全对,我来补充。他的前两个说法是对的,第三个说法就不正确。如果露出的角是锐角,那就不一定了,因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当中都有锐角,所以不一定能判断。”这时的教学,不仅仅是师生双向的,而且存在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之间相互弥补,相互交流。接着上面的回答,我说:“你说得很对,那怎么来判断呢?”同学们一个个都进入思考之中,纷纷想办法解决。有的甚至窃窃私语,急于和同学交流。观察到这种情况,我便及时地让学生展开合作与讨论。不一会儿,一个同学索性站起来说:“同学们,你们看我这个意见对不对?如果露出两个角来,我们就可以断定是什么三角形。”随即,我又演示露出两个角,直角和钝角同学们都猜对了。正当他们得意之时,我又演示露出两个锐角,这时学生发现前面的判断不好用了。全班又进入讨论交流之中。这时,有一名同学站起来说:“我能判断。我可以测量刚才露出的两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计算出另一个角的度数。再根据这个角来判断它是那一类型的三角形。”这个同学的意见得到了全体同学的赞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四、教学时要注意合作学习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学习就是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但是,如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竞争,尤其是强调速度方面的竞争,那么,非但不能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无助于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还会完全地事与愿违。
此时,我认识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多么的重要。在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班内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间相互帮助学习,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再是干什么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少爷、小公主。
总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