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大学大学物理“小班化”探索

2014-09-27 10:59李文萍
大学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习题课小班化大学物理

李文萍

[摘要]围绕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建设,研究分析了大学物理“小班化”建设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物理习题课应和物理大课相互补充的建议,探索了一种较为快速实现“小班化”的途径。内容新颖、形式灵活的物理习题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加速了新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解决了“小班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教师短缺和课时不足,大大推动了大学物理的“小班化”建设。

[关键词]小班化创新性习题多角色综合体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3-0143-02

当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发展目标,由此决定了整个教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改进。在大学本科生教育阶段,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应该涵盖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做到扎实基础,推陈出新,结合专业特点,不仅掌握经典的基础理论,又能充分了解现代的科学知识进展,为今后在解决科学问题时能够做到广开思路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多种训练,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实际课程教学,由于通常一门课的学时数非常有限(例如一个学期60学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上述两个方面目标是一个难题。所以,“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小班化教学更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大容量班级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小班化”教学有着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值得大家深入研究。“小班化”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对素质教育影响深远。近年来,“小班化”教学在我国小学和中学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然而在大学阶段,专业多、课程科目多,由于师资力量的局限,绝大部分公共课的学生人数过多,“小班化”教学目前正处于试点阶段。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个本科生教学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大学物理是研究型大学的公共基础课,在传授扎实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需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研能力,所以大学物理教学的“小班化”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大学物理和专业课在课程特点、学生群体、教学平台、师资力量和培养目标上都不尽相同,因此很难借鉴专业课方面的“小班化”经验。大学物理和专业课在“小班化”教学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大学物理更加偏重于理论,有着更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教学中既要花大力气抓基本理论和概念,又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大学物理的学生群体人数多、专业杂,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课为全校3000多名本科生开设,专业涉及文科、理科和工科,要真正实现“小班化”,把握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特点非常关键。最后,大学物理在“小班化”教学进程中,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教师短缺问题。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物理教学班的人数为250人左右,大学物理的教师数量应为原来的2.5倍,这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大学物理教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必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对适应“小班化”教学的“新”教师的培养;一是针对课时不足的教学内容改革。笔者在开展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 积极吸取前辈教师的经验,针对课程的客观需要和学生的主观需求,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推进大学物理的“小班化”进程。

本文分析讨论了大学物理教学“小班化”的特点、适用条件和设计实践,其中包括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内容及形式的特点、设计以及具体实现。我们利用学校的基础物理习题课教改项目,针对大学物理“小班化”教学面临的两大问题,探索了“小班化”教学的适用性,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意识,从而作为改革整个课程教学的依据,并对“小班化”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

一、大量適应“小班化”教学的“新”教师的培养

现代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积累和把握,而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质的飞跃,不是简单的言传身教可以实现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身体力行才能达到。“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需完成传统角色的转变,也就是由过去的单一讲述者变成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等多重角色的综合体。举例来讲,过去的课堂,大多数时候老师的角色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上课时对知识印象很深,但是课后容易忘记,考试一完就什么也留不下了。角色转换后,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师作为演员,有着基本不变的剧本,不断地重复演绎,很快就会成为“一部电视剧”的名角。角色转换后,教师不仅仅是演员,而且是“多部电影”的导演、编辑、演员和评论家等,扮好每一个角色都比一个好演员要困难得多。教师作为多角色综合体,既要有能力演好各种角色,更要把握好进行角色互换的最佳时间。

物理习题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及基本定理,还能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学习题讨论课每周一次,每次两学时,由半个物理大班(约100人)组成一个课堂,承担教学工作的均为新进青年骨干教师。物理习题课上人数较少,且涉及内容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物理习题课的实践探索是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在创新性习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物理思维和物理素质;在讨论总结环节中,反复练习“小班化”教学中扮演的各种角色,迅速成长起来。另一方面,教师个体很难在短期内成功实现多角色转变,基础物理习题课和大学物理的任课老师同属于一个教研团队,教师之间交流、讨论,共同组成多角色综合体。

二、物理大课和基础物理习题课互为补充

“小班化”教学后,由于学生的参与,和过去授课相比,进度远远落后,为了完成我们的培养计划,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瞎子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片面是万不可取的,因此简单的删减是行不通的。另外,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需保证基础知识和物理理论的思想性、逻辑严密性、准确性、系统性。因此,教学内容首先要全面,体现大学物理课程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这就是所说的“全”。然后,重点突出物理创新思维,这就是所说的“精”。开设物理习题课后,我们在物理大课上满足内容“全”的要求,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能力,而在物理习题课内容的选择上,找到既突出重点又能涵盖整体的“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物理习题课的学生相对较少,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更易实现学生物理思想、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另外,物理习题课和实际联系更为密切,是大学物理与其他课程联系的桥梁。增大物理习题课老师及相关课程老师的交流,删减不必要的重复内容,从而解决实行“小班化”教学后面临的学时短缺问题。比如大学物理课涵盖力学、电磁学、热学以及光学与近代物理四大块,作为完整的物理体系四大块内容缺一不可。然而,机械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的培养时会更深入、更全面接触到力学部分,大学物理教学设计可以适当删节力学部分的重复部分,为其他内容的“精”预留相应的学时。

物理习题课在创新性习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实现物理建模,获得物理定理和定律的掌握及灵活运用,不仅可以减小视觉疲劳,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的热情,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内容新颖、形式灵活的物理习题课不仅可以实现教师多角色转变,而且能够在保证大学物理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突出教学内容的“精”,最终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系从2004年开始进行基础物理习题课的探索和尝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思维能力和创造潜力,而且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理念的大学物理教师,促进了我校大学物理“小班化”教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宝富,吴传信,苏洋,李建华.“光电技术”小班化教学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1):87-88.

[2]方征.我国小班化研究现状评估与展望—1998-2009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2010(7):78-82.

[3]钟锡华,陈熙谋.大学物理通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沈慧君,王虎珠.大学物理学习题讨论课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王文文,陈子瑜,徐平,王峥.面向工科学生的“基础物理学”习题讨论课教学要点[J].大学物理,2010(1):52-53,65.

[6]王志勇,肖剑荣等.大学物理教学中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渗透[J].大学教育,2012(8):88.

[责任编辑:钟岚]

猜你喜欢
习题课小班化大学物理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习题课应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举一反三”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