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技工院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具体方略

2014-09-26 02:21张超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9期
关键词:方略应用文写作技工院校

摘 要:技工院校旨在培养具有核心从业素质和核心专业素质的“双核”人才,必须培养学生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本论文通过对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阐述在技工院校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具体方略。

关键词:技工院校 应用文写作 方略

技工院校旨在培养具有核心从业素质和核心专业素质的“双核”人才,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必须培养学生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因此,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一、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然而应用文写作是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在教学中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普遍认为应用文课程理论简单,只需套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另外,技工院校学生普遍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就业,因此存在重专业技能,轻基础能力的认识误区。在态度上不够重视应用文学习,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写出的应用文错误较多。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应用文较为枯燥乏味,不如文学作品和唐诗宋词文采斐然,讲授缺乏激情,只是机械地按照定义、特点、写法、格式、案例、联系的教学流程讲授,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效果较差,间接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提升较慢。因此,在技工院校强化应用文写作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提升技工院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具体方略 (一)通过故事导入教学法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体现的是实用性,它是不能与文学性写作的趣味性相提并论的,技工院校学生要增加应用文写作课堂的趣味性,可以设计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来引发兴趣,活跃气氛,点燃激情。比如教写书信的时候,可以导入林觉民烈士写给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书信《与妻书》:“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通过即将慷慨赴死的丈夫对妻子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嘱托,体会作者热爱家庭、热爱生活但为了实现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宁愿牺牲生命和个人幸福的崇高品格和博大襟怀。讲口号时,可以通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著名口号给学生讲述秦末陈胜吴广波澜壮阔的大起义,奏响了农民阶级反抗暴政的历史最强音。通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著名口号,讲授东汉末年面对外戚宦官专权,军阀割据的黑暗统治,黄巾军起义奋起反抗暴政的星星之火。讲授通告时,可以通过引用古代檄文这一通告形式让学生对通告这一文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引用东汉光武刘秀称帝时的通告“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让学生了解东汉开国的艰辛历史和光武帝刘秀的雄才伟略、知人善任。引用骆宾王的《讨武檄文》中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等词句让学生了解古代檄文的文采斐然和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作者的绝世才情。再比如教写职场应用文时,可以引入一些求职成功的求职信、简历,以及求职经历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写好职场应用文,在求职过程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列举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中的案例有的比较刻板,缺乏时代气息,学生兴趣不浓。作为教师,可以从校园宣传栏等处收集学生写作的通知、启事、表扬信等常见应用文写作的问题案例,并用相机拍摄下来,也可以从报纸上收集一些案例,如讲授简历写作时,笔者从报纸简历秀栏目中收集了两份应届毕业生的问题简历并附上详细的专家点评。如讲授新闻写作时,可以从校园网下载两篇最新的新闻,并结合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新闻六要素给予细致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新闻写作的了解。这些第一时间收集而来的案例时代感强,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将之引入课堂,并配以多媒体课件,以这些问题案例的图片或网页为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诊断病例,分析、解决问题所在,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三)通过模拟场景教学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模拟场景教学是指创设生活情境,力求再现某种职业情境,将应用文写作需要掌握的知识渗透在模拟情境中,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可将本地的特产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写一份产品说明书;可结合当下药品市场存在的药品价格较高、假药较多等问题,让学生做市场调研并写一篇市场调查报告。在布置作业时,可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写作,如调换专业、生病或突发事件需要请假、申请加入社团、不小心遗失物品时向其他同学求助等。授课时将这些问题改编成教学情景,通过实物呈现、角色扮演、工作参与等途径,让学生身处其中,既能完成应用文写作的任务,而又不觉得枯燥乏味。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写作过程不过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下来的一个语言书面化的过程,较大地克服学生对作文的厌烦情绪。如讲授求职信写作时,可以通过现场招聘的形式,引导学生做自我介绍和自我推介。讲授解说词时,可以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景点导游课,如模拟西湖十景、万里长城的修建和历史、兴凯湖历史文化的景点讲解提升学生解说词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通过讲练结合教学法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对学生从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应用文写作能力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作为教师,可以适当通过讲练结合教学法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如可在开学初指导学生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在学期末指导学生写好全年学习总结;对于即将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指导其写作求职信并在课堂通过案例予以讲评。讲授板报稿时,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拟写板报稿,并通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端午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等节日诗词的讲授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并把学生采写的板报稿在课堂给予讲评,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能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讲授消息和通讯写作时,可以通过人物专访、事件通讯的采写,全面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在写作时那种认真态度和对语言简洁、准确之美的追求,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美妙诗句都是通过反复修改得来的。

总之,作为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着眼学生未来,不断转变观念、研究教法,才能推陈出新,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为现代职业人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基础,真正发挥应用文写作教学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于新秋,林红卫.现代应用文写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张超琳 黑龙江技师学院 158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略应用文写作技工院校
“滑块”模型题解题方略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例析交流问题的求解方略
两个方略做斗争(有照片)
雾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