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王朋娇
摘要:平板电脑作为教育领域的新兴学习工具,使与其配套的电子教材备受关注。本文针对我国电子教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精品电子书设计制作的优势经验,提出了打破传统、符合学习者阅读习惯等设计因素,以期使我国电子教材的制作和使用效果达到最优。
关键词:美国;电子教材;制作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前州长施瓦辛格2009年宣布自该年秋季新学年起,首先在高中数学与科学两个学科中使用电子教材,以取代纸质教材。[1]到目前为止,美国电子书制作已经越来越精致,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教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子书籍的设计发展进入数字化领域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借鉴美国电子书制作的精华内容,并将其应用于我国电子教材制作中具有现实可行性。
● 电子教材的概念和优势
目前,关于电子教材的定义众说纷纭,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电子多媒体技术编辑开发制作的,通过现代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或专用阅读器进行阅读使用,通过多感官刺激进行识记,主客体互动的电子出版物,统称电子教材。”[2]学者李林等[3]认为,“电子教材又称数字教材、电子教科书,是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开发的教学系统。它把电子教材、学习资源、虚拟教具、学习服务、学习终端等几个方面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教学系统来满足无所不在的学习需要,支持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反复使用,而且具有及时性、共享性、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特点。”还有些学者则认为,“电子教材是基于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具备教学交互功能及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教学软件。”[4]尽管关于电子教材的定义目前尚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是电子教材的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
与纸质教材相比,电子教材具有如下优势:第一,相对于传统教材的一成不变,电子教材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第二,电子教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料和链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第三,与传统教材相比,电子教材可以节约大量的纸张,降低了教材制作及再版的成本,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 美国精品电子书的优势分析
1.针对电子书使用者需求设计,风格定位准确
开发任何一本电子书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受众,这也是美国精品电子书成功的要素之一。定位好受众人群、年龄特点、偏爱喜好等要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例如,少儿类的电子书设计应迎合孩子那种活泼可爱的风格,界面色彩可以适当丰富些,多增加交流互动的元素,使得孩子可以在娱乐中获取知识,如电子书The Beatles Yellow Submarine就是针对孩子设计的,从图1所示可以看出其风格特点,能够有效抓住孩子的心理。
2.交互媒体的应用,增强电子书趣味性
美国的电子教材中运用的交互设计十分有新意,常借助ibooks author提供的Wigdet(交互媒体),如画廊、媒体资源、测验题、Keynote、交互图像、3D图像等。例如,图2所示为电子书Life on Earth中的一页,图中左下角部分属于视频讲解部分,而右边在讲解细胞核内的DNA仅仅围绕核小体的时候,采用的是3D图像,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指,自由转动这个图像,从各个方位都能看清楚,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对于内容的理解。
图2
3.合理选择与构建电子书内容
美国很多电子书选择了大量的、丰富的、学习者熟悉的素材,内容涉及广泛。这些素材不仅对学习者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拓宽了学习者的知识视野,丰富和提升了学习者的经验。此外,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强,很多美国的电子书籍在电子市场中是收费的,只可以免费下到样张,而且很多电子书购买后只可以在一个移动平台上看,不支持多点共享。
4.界面布局、色彩搭配和谐统一
美国很多电子书籍的界面设计让人感觉很舒服。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美国电子书的设计达到了视觉简化的效果,尽量减少了那些分散注意力且与电子书核心思想无关的内容,使信息得到有效传递。其次,很好地把握了整本教材的布局风格,使其各种编排要素在结构及色彩上保持一致,做到了界面布局的和谐统一。以Life on Earth一书为例,书的内容主要与生物有关,因而全书采用绿色为主色调,清晰自然地表达了书的主题,而且每页合理搭配了媒体元素,有效点缀且不复杂。
5.交流互动环节完善
美国电子书中的很多互动设计都能够激发学习者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图3所示为电子书The Beatles Yellow Submarine中的一页,在平板电脑上,我们可以看到小蝴蝶是在飞的,画面很富有动态性。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用手指拖拽蝴蝶,自行选择它所要放置的位置,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此外,国外很多电子书中加入了测试题、匹配题等互动环节,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我检测,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6.以制作成本为基础,达到效果最优化
在美国,电子书是根据书的开发成本和受众对象进行设计的,一些文学类的图书,设计就比较简单;而儿童读物的设计就会相对复杂,交互元素和界面安排都很丰富。可以看出,电子书的设计不能按照一个模式,要根据制作成本和受众对象,力争在成本预算内制作出最高质量的电子书。
● 我国电子教材制作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无扩充
目前,很多国内的电子教材只是单纯地将纸质版教材转换成了电子版,在转换过程中并没有经过教学设计,这样使得电子教材失去了其优势。电子教材和普通的电子书不同,电子书可以是小说、文学名著等,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设计和增加拓展内容,但是教材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需要充实各种资料,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endprint
2.版式设计缺乏创新
国内的电子教材很多都是纯文字的,以白底黑字的形式呈现。版式的设计千篇一律,内容页面几乎采用统一的模式,章节之间差别甚小,这样的设计使读者不能清晰地感受到章节之间的关系,导致思路不清晰。
3.缺少交互设计
对于电子教材而言,交互设计可以算是其最有利的元素。但是国内电子教材中有关交互的设计相对匮乏,这样无法突出电子教材的优势,很多教材只是配上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图片,与其有关的视频音频都相对较少,交互媒体元素更加匮乏。
4.色彩搭配不和谐
目前我国一些电子教材主色调的选择不能体现教学内容和特点,与教学内容不符,甚至没有主色调,这样很难突出教材的中心主题。此外,有些电子教材界面背景的选择与教学内容不符,或者与教材内容反差小,妨碍了学习者接受教学信息;背景色跳跃太大,又造成了学习者的视觉疲劳。
● 美国精品电子书对我国电子教材制作的启示
1.打破纸质教材传统形式,挖掘兴趣
美国精品电子书籍的最大优势就是形式新颖,给使用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我国在进行电子教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抓住教材自身特点,由教材编排者对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教材的重难点清晰可见,增加电子教材的趣味性。
2.针对教材的学习对象,设计合适的教材形式
我国在电子教材开发制作时,首先应做好定位,也就是该教材设计针对的学习对象。如果电子教材是针对儿童设计的,就应该增强其趣味性,如多加入一些交互设计,适当插入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将版面风格设计得活泼可爱一些,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如果电子教材是针对高校学生设计的,就要重视教材的实用性,多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添加拓展阅读,以丰富教材内容。
3.利用交互设计,增加电子教材趣味性
所谓的交互设计,就是在电子教材中插入动画、演示文稿、3D图像、测试题等内容,这样可以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兴趣。例如,在生物教材中讲解细胞的分裂时,可以插入相应的细胞分裂动画,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细胞分裂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教材中可以设计针对教材内容的测试题,并使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之后就能看到正确答案和相应的解释,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针对学习者阅读习惯进行设计
设计电子教材要在确保提供足够信息量的同时还要注意简明、清晰。通常一个平面的上部和中上部被称为“最佳视域”,应将主要教学内容,如课程标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都放在这个位置上,来吸引学习者注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要注意界面的“留白”,留白有助于缓解学习疲劳,还能够给学习者想象的空间。
5.有效利用电子教材的优势元素进行设计
电子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让教材动起来,并且发出声音。因此,在制作电子教材时有效地插入视音频,将会为其润色不少。例如,在讲解语文教材里古诗词的时候,如果插入与之相对应的视频故事,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容易理解诗词内容;在英语教材中,插入相应的课文或者单词的音频,就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眼睛和耳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英语内容的记忆程度。此外,还可以在教材中增加相应的网络内容链接,使学生可以通过点击链接去学习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拓展内容,这样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开发中国特色电子教材,切勿过分模仿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的学生可能无法适应国外教材的编排方式及特点,如果草率地将国外电子教材的特点应用于国内电子教材开发中,只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开发电子教材过程中,需要针对我国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教师的授课习惯,再融合国外电子教材的有利因素,做到张弛有度,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 结束语
教材作为文化知识传承的工具和载体,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基于我国现在的国情,电子教材还不能够完全取代纸质教材,但是目前已经有部分教育发达地区开始推广和使用电子教材。因此,我国应在合理地借鉴国外电子书籍成功特色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力争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的电子教材。
参考文献:
[1]Governors Priorities for Education in California.Digital textbooks [DB/OL].http://www.ose.ca.gov/ei/#textbooks,2010-10-26.
[2]闫兵.职业教育电子教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1(7):69-73.
[3]李林,王冬,覃文圣,等.论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发展趋势的必然性[J].中国信息界,2011(5):42-44.
[4]王炜波,肖荣璐.职业教育电子教材(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20-22.
项目名称: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13DA014)”的研究阶段性成果。endprint
2.版式设计缺乏创新
国内的电子教材很多都是纯文字的,以白底黑字的形式呈现。版式的设计千篇一律,内容页面几乎采用统一的模式,章节之间差别甚小,这样的设计使读者不能清晰地感受到章节之间的关系,导致思路不清晰。
3.缺少交互设计
对于电子教材而言,交互设计可以算是其最有利的元素。但是国内电子教材中有关交互的设计相对匮乏,这样无法突出电子教材的优势,很多教材只是配上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图片,与其有关的视频音频都相对较少,交互媒体元素更加匮乏。
4.色彩搭配不和谐
目前我国一些电子教材主色调的选择不能体现教学内容和特点,与教学内容不符,甚至没有主色调,这样很难突出教材的中心主题。此外,有些电子教材界面背景的选择与教学内容不符,或者与教材内容反差小,妨碍了学习者接受教学信息;背景色跳跃太大,又造成了学习者的视觉疲劳。
● 美国精品电子书对我国电子教材制作的启示
1.打破纸质教材传统形式,挖掘兴趣
美国精品电子书籍的最大优势就是形式新颖,给使用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我国在进行电子教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抓住教材自身特点,由教材编排者对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教材的重难点清晰可见,增加电子教材的趣味性。
2.针对教材的学习对象,设计合适的教材形式
我国在电子教材开发制作时,首先应做好定位,也就是该教材设计针对的学习对象。如果电子教材是针对儿童设计的,就应该增强其趣味性,如多加入一些交互设计,适当插入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将版面风格设计得活泼可爱一些,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如果电子教材是针对高校学生设计的,就要重视教材的实用性,多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添加拓展阅读,以丰富教材内容。
3.利用交互设计,增加电子教材趣味性
所谓的交互设计,就是在电子教材中插入动画、演示文稿、3D图像、测试题等内容,这样可以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兴趣。例如,在生物教材中讲解细胞的分裂时,可以插入相应的细胞分裂动画,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细胞分裂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教材中可以设计针对教材内容的测试题,并使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之后就能看到正确答案和相应的解释,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针对学习者阅读习惯进行设计
设计电子教材要在确保提供足够信息量的同时还要注意简明、清晰。通常一个平面的上部和中上部被称为“最佳视域”,应将主要教学内容,如课程标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都放在这个位置上,来吸引学习者注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要注意界面的“留白”,留白有助于缓解学习疲劳,还能够给学习者想象的空间。
5.有效利用电子教材的优势元素进行设计
电子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让教材动起来,并且发出声音。因此,在制作电子教材时有效地插入视音频,将会为其润色不少。例如,在讲解语文教材里古诗词的时候,如果插入与之相对应的视频故事,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容易理解诗词内容;在英语教材中,插入相应的课文或者单词的音频,就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眼睛和耳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英语内容的记忆程度。此外,还可以在教材中增加相应的网络内容链接,使学生可以通过点击链接去学习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拓展内容,这样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开发中国特色电子教材,切勿过分模仿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的学生可能无法适应国外教材的编排方式及特点,如果草率地将国外电子教材的特点应用于国内电子教材开发中,只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开发电子教材过程中,需要针对我国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教师的授课习惯,再融合国外电子教材的有利因素,做到张弛有度,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 结束语
教材作为文化知识传承的工具和载体,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基于我国现在的国情,电子教材还不能够完全取代纸质教材,但是目前已经有部分教育发达地区开始推广和使用电子教材。因此,我国应在合理地借鉴国外电子书籍成功特色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力争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的电子教材。
参考文献:
[1]Governors Priorities for Education in California.Digital textbooks [DB/OL].http://www.ose.ca.gov/ei/#textbooks,2010-10-26.
[2]闫兵.职业教育电子教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1(7):69-73.
[3]李林,王冬,覃文圣,等.论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发展趋势的必然性[J].中国信息界,2011(5):42-44.
[4]王炜波,肖荣璐.职业教育电子教材(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20-22.
项目名称: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13DA014)”的研究阶段性成果。endprint
2.版式设计缺乏创新
国内的电子教材很多都是纯文字的,以白底黑字的形式呈现。版式的设计千篇一律,内容页面几乎采用统一的模式,章节之间差别甚小,这样的设计使读者不能清晰地感受到章节之间的关系,导致思路不清晰。
3.缺少交互设计
对于电子教材而言,交互设计可以算是其最有利的元素。但是国内电子教材中有关交互的设计相对匮乏,这样无法突出电子教材的优势,很多教材只是配上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图片,与其有关的视频音频都相对较少,交互媒体元素更加匮乏。
4.色彩搭配不和谐
目前我国一些电子教材主色调的选择不能体现教学内容和特点,与教学内容不符,甚至没有主色调,这样很难突出教材的中心主题。此外,有些电子教材界面背景的选择与教学内容不符,或者与教材内容反差小,妨碍了学习者接受教学信息;背景色跳跃太大,又造成了学习者的视觉疲劳。
● 美国精品电子书对我国电子教材制作的启示
1.打破纸质教材传统形式,挖掘兴趣
美国精品电子书籍的最大优势就是形式新颖,给使用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我国在进行电子教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抓住教材自身特点,由教材编排者对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教材的重难点清晰可见,增加电子教材的趣味性。
2.针对教材的学习对象,设计合适的教材形式
我国在电子教材开发制作时,首先应做好定位,也就是该教材设计针对的学习对象。如果电子教材是针对儿童设计的,就应该增强其趣味性,如多加入一些交互设计,适当插入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将版面风格设计得活泼可爱一些,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如果电子教材是针对高校学生设计的,就要重视教材的实用性,多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添加拓展阅读,以丰富教材内容。
3.利用交互设计,增加电子教材趣味性
所谓的交互设计,就是在电子教材中插入动画、演示文稿、3D图像、测试题等内容,这样可以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兴趣。例如,在生物教材中讲解细胞的分裂时,可以插入相应的细胞分裂动画,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细胞分裂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教材中可以设计针对教材内容的测试题,并使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之后就能看到正确答案和相应的解释,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针对学习者阅读习惯进行设计
设计电子教材要在确保提供足够信息量的同时还要注意简明、清晰。通常一个平面的上部和中上部被称为“最佳视域”,应将主要教学内容,如课程标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都放在这个位置上,来吸引学习者注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要注意界面的“留白”,留白有助于缓解学习疲劳,还能够给学习者想象的空间。
5.有效利用电子教材的优势元素进行设计
电子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让教材动起来,并且发出声音。因此,在制作电子教材时有效地插入视音频,将会为其润色不少。例如,在讲解语文教材里古诗词的时候,如果插入与之相对应的视频故事,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容易理解诗词内容;在英语教材中,插入相应的课文或者单词的音频,就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眼睛和耳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英语内容的记忆程度。此外,还可以在教材中增加相应的网络内容链接,使学生可以通过点击链接去学习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拓展内容,这样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开发中国特色电子教材,切勿过分模仿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的学生可能无法适应国外教材的编排方式及特点,如果草率地将国外电子教材的特点应用于国内电子教材开发中,只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开发电子教材过程中,需要针对我国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教师的授课习惯,再融合国外电子教材的有利因素,做到张弛有度,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 结束语
教材作为文化知识传承的工具和载体,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基于我国现在的国情,电子教材还不能够完全取代纸质教材,但是目前已经有部分教育发达地区开始推广和使用电子教材。因此,我国应在合理地借鉴国外电子书籍成功特色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力争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的电子教材。
参考文献:
[1]Governors Priorities for Education in California.Digital textbooks [DB/OL].http://www.ose.ca.gov/ei/#textbooks,2010-10-26.
[2]闫兵.职业教育电子教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1(7):69-73.
[3]李林,王冬,覃文圣,等.论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发展趋势的必然性[J].中国信息界,2011(5):42-44.
[4]王炜波,肖荣璐.职业教育电子教材(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20-22.
项目名称: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13DA014)”的研究阶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