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兵
摘要:微信是继博客、网络论坛、在线聊天之后出现的又一种交流载体。笔者认为在现代教育数字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将微信应用到教育领域能够给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平台,为班级建设、班级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和新的工具。
关键词:微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交流;分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当前,智能手持终端对网络和多媒体的支持已经不亚于计算机;另外,3G网络的大范围普及,WiFi信号覆盖率的增长也为智能手持(以下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设备接入互联网提供了网络宽带的保证。正是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并且不断涌现出新工具和新方式。
2013年6月起,笔者在手机上申请了微信平台使用至今,并且与本班学生和学生家长建立了班级的微信群。在此期间,笔者尝试利用微信进行了一些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在探索和体验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收获与启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笔者的交流方式、思维方式、教学理念、工作方法……促进笔者与学生、家长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 微信加强了师生互动交流
1.用微信实现师生间互动式学习
笔者所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课堂教学时间短,课堂上很难快速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困难点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微信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一对一提问和答疑解惑。学生放学回家后,在复习功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微信随时随地向教师提出个性化问题。在班级群中其他同学也能看到问题的提出与解答过程,对其有检验和启示作用。更为方便的是,在班级的微信群中不仅可以用文字交流,还支持语音交流,教师可以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描述得更为清晰具体,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2.利用微信促进班级建设与管理
笔者所在学校注重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但大多数课外活动的实施方案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集思广益才能得以解决,可在学校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一起交流想法,而微信作为一种实时的交流沟通工具则很容易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学校本学期举办运动会前,要求各班自由选择代表一个国家,在运动会入场式上展示该国家的传统运动项目和传统服装。晚上笔者在班级微信群里留言:“运动会入场式我们班选择代表哪个国家比较好,大家有没有好的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建议纷沓而至,有的说选择韩国比较好,穿跆拳道的道服入场,并且展示跆拳道动作;有的说选泰国,泰拳是泰国的国术,而且泰国又是佛教圣地;还有的学生支持印度,并上传了印度传统服装的照片……学生们很快在微信群里提出了七八种靠谱的方案。班级微信群中师生可以平等的互动交流,没有时间限制,谁想好了即可实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微信平台为班级建设与班级管理带来了生机活力,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 微信促进了家校互动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现代教育中首先寻求的合作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家长的及时有效沟通。班主任与家长建立的微信群在家校互动中担任“信使”的重要角色,可以及时迅速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