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
摘 要:分析信息时代,在全民阅读环境下大学生应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技巧,培养独立思维和具有社会批判意识。大学应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图书馆做好阅读推广活动。
关键词:信息时代;阅读技巧;通识教育;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191-02
信息时代随着电子读物、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习惯、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对读物的选择面广了,其有利的一面是扩展思维,拓宽视野。其不利的一面是容易陷入功利性、娱乐化和信息焦虑,造成阅读缺乏思维的深度及疏于阅读。鉴于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健康的阅读取向,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来应对信息时代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一、培养大学生正确阅读观的对策
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和商品化对当下大学教育的冲击非常大,面对社会现实的挑战,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就必须要弄清楚何为大学教育也即是什么是大学的目的和理想: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具有某一方面的知识、能力的人,而是培养“全人”,这种人应具有广泛的知识、基本的科学态度、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1]。大学理想所体现出的是强烈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它始终有一种远离现实的倾向。人类的阅读过程不但是现实生存的需要,也是寻找精神家园的途径。大学生的阅读观也不仅是为了体现求知生活的价值,更是追求理想、信仰的精神生活价值。
(一)社会营造全民读书的氛围
调查结果得知“社会浮躁,没有读书氛围”是当今大学生不读书影响最大的原因。可见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势在必行。阅读对个人的影响自不待言,对国家,社会的发展稳定同样功不可没,一部阅读史就是文明史。在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已经开展了接近八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国民阅读报告反映,国民的阅读率并没有显著的上升,由此可见阅读是潜移默化的,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努力、全民共同参与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营造社会全民读书的氛围关键是要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首先应当从家庭做起,让阅读成为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让家庭成员耳熏目染,让孩子们在一个书香浓郁的环境中成长,让大人们沉溺的麻将之声消除,让家庭的纠纷在理解与宽容中化解。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应该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中央的政策加上经费的扶持。同时也应该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普及。图书馆,社区指导阅读,服务满足各类人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不设门槛,阅读人人平等,使每个人都享有阅读的权力。相信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宏伟蓝图必定会实现。
(二)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促进专业教育深化
为什么重点大学的学生比普通大学的学生在专业研究领域更加深入,更加有兴趣呢?除了上文分析的就业原因外,笔者认为重点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犹为必要。通识教育最早由美国博雅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提出,并尝试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区别,主张以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强调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教育,注重培养情操优美、识见通达、知识博雅的高素质公民[2]。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在科学细分时代,专业学科之间构成了边缘交叉的多元化,大学生如果没有广泛的知识面,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专业知识的研究中也就难说出成果,搞创新了。综观中国大学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还不多,不专业,绝大部分是用公共课和选修课来代替。开设通识课程可以采用学分制,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在初设阶段课程不宜开设过多,从语言、数学、计算机技术文学与艺术 、历史与文化、社会分析、道德思考方面来考虑所需设立的课程。图书馆应该结合馆藏资源积极配合专业教师为大学生提供书目和阅读指导。
(三)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重视阅读技巧
进入大学阶段,应该说大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从以上分析的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阅读能力的培养一部分是要靠阅读大量的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读书的不断实践,自然无法提高阅读能力。中国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青灯黄卷的勤用功,苦读的优良阅读传统。可是当下这样的传统在信息时代电子图书,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的情况下肯定是有其弊端的。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技巧的学习显得犹为迫切。综观国内外学生阅读技能的比较,国外对快速阅读的研究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这方面应该引起注意;快速阅读,不仅可以迅速在字里行间吸取有用的信息,而且可以训练读者专心致志,发挥“眼脑直映”的自然潜能,提高记忆和理解效果。这种现代快读法正在推广和完善,在美、法、韩日等国已普遍在学生中 培训,在日本已形成快读潮流,甚至设置了不同的段位并开展比赛[3]。阅读技巧不只有快速阅读,也包括阅读策略,阅读计划。据问卷调查分析,在4 078位大学生读者中“是否有定期的阅读计划”“有并且能做到的”为961人,约占总人数的24%,不少人即使有定期的阅读计划“但很少能做到”[4]。从分析的结果看,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阅读计划和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图书馆在开展入馆教育时安排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阅读计划和阅读策略方面的讲座,并且要制定长效机制,定时定期的辅导大学生的阅读技巧,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跟踪反馈大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技巧的现实状况。
(四)做好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
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有密切的关联。大凡一个校园阅读氛围浓厚,那么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也是出色的。大学时期,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支配,因此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吸引过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导读活动。图书馆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阅读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一年级的大学生阅读的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大,但是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却很浓厚。由此可编制一些推荐书目,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举办阅读技能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三年级的大学生专业学习的任务比较紧,进图书馆的时间大多是在自修室、阅览室自习。他们对与专业课程相关的书较关注,由于即将毕业,在就业的压力下,一些考研、职业考证类书籍也比较受欢迎。图书馆应该多开设一些自习室,并陈设相应的书籍,为之提供方便。这时书友会、读书会可吸引他们加入,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读书讲座,掀起读书的热潮。有阅读调查问卷显示:从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的比较中,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两种阅读方式都表示肯定。也就证明无论是阅读的形式怎么改变,而阅读的目的和行为始终是不变的,只是在于个人的选择。倡导经典、回归传统阅读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知识结构,完善人文道德修养。图书馆应大力宣传经典的作用,多出些经典的书评、内容摘要,解决大学生阅读经典时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把经典推向网络平台,搞一些创新。随着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大都以宣传图书馆为中心,没有切实考虑到大学生的阅读特点,用户体验偏少,欠缺深层次交流等等。
(五)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维和社会批判意识
“政治无意识”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家詹姆逊的观点;其阐述了在时下多元化时代,个性化特征明显,人们认识问题往往容易陷入到见树不见林的片面局限,造成此原因是因为人们淡化了政治,历史对个人的影响,政治在大众的意识中无形地被隐匿了。其实不然一切文化形式都离不开政治的影响,最终文化之树必然要在社会、政治、历史的土地上才能开花结果。目前中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形形色色具体的社会现象,积极摸索,正探寻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人文道德素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少,社会实践不够,在面对社会上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局面时,难免无所适从,有所偏颇。因此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要养成一种独立思维能力和具有社会批判的意识。独立思维和社会批判能力可以抵御当今各种诱惑和西方学潮的影响,特别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下进行信息的甑别、正确的判断。
二、结语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给大学生的阅读价值观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只有完善知识结构,人文道德修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观和独立思维能力,才能警惕西方世界提倡的“普世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意识价值,为社会发展、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 360百科.通识教育[EB/OL].http://baike.so.com/doc/5728057.html,2014-04-13.
[3] 朱建亮.当前大学生的阅读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图书馆论坛,2010,(10).
[4] 岳修志.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9).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