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9-26 04:35王宇轩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5期
关键词:设备检修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王宇轩

摘 要:医疗设备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配置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目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出更好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使设备在医疗工作中得以保值、增值,最终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5-0094-02

我国医疗服务正在向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加强城乡医疗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医疗设备的合理投入和分配转变成为了比较复杂和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管理直接影响着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抓好医疗设备管理,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建立良好的设备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最终实现人性化管理。

1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概述

医疗设备管理以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技术与理论、方法相结合,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保管、维修、报废等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达到医疗设备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其管理过程包括设备使用、维护、更新改造等。

2 我国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设备报废程序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医疗设备报废的主要原因有:①设备使用年限超过耐用年限,其使用性能已经落后,无法进行维修或者维修费用过高;②购买不到维修设备的零配件,因此对相关设备进行报废。但报废设备的移交手续不完整,在设备管理科室就被自行处置。报废设备没有及时收回,使实物与账面不符。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定资产时,报废清单与实物不一致。管理部门在进行报废申报实物盘点时,报废的固定资产出现盘盈现象,出现账实不符。

2.2 医疗设备检修、质量管理的问题

由于医院对检修管理过程不重视,医疗器械检修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因此,尽管一些医院指定了相关的维修标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因执行力度不到位,而导致设备维修质量不过关,进而增加了设备维修的费用,同时又可能达不到应有的维修效果。设备采购环节的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采购的医疗器械质量不合格,并且这些产品进入了临床,不但会加大后期维修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加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给医院的经营带来风险。科室间的设备调剂、科室间借用、自用设备没有做好登记工作,使科室设备与账面不符,例如,常用的监护仪、雾化器等设备,科室之间相互借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科室因为登记麻烦而未做登记;在调配科室间的设备时,未在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在接受捐赠和购入设备时不做备案,科室找不到盘盈、盘亏的原因。这些都是导致医院盘点时出现账实不符的原因。

2.3 设备档案不全、缺少交接手续

许多医院没有对专业设备设置专职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导致日常收入与支出记录不及时、设备资料残缺不全,不能及时为维修人员提供有用的资料。部分人员对日常的收集管理记录过于怠慢,日积月累,使原始记录大量堆积,进而使得档案人员对资料管理的重视度大大降低,管理过程出现了漏洞。设备在部门间进行调配时,由于人员的更换只重视钱、账的交接,而忽略了对设备的交接,造成资产信息、交接手续的缺失,导致医疗设备账卡交接工作草草了事,以至于在后期设备盘点中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推卸责任。

3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3.1 建立医疗设备成本观

建立医疗设备成本观,要做到:①树立医疗设备管理效益观念,通过对设备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加强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和管理。②通过预算、计划、决策、控制等一系列反馈活动,在医院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③医院的设备管理者应根据每个科室的需求,对设备成本进行规划和分析,并结合医疗设备的特点,对其成本做好控制和效益分析,使医疗设备实现其应有的效益。④每年对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并提出提高利用效率的合理建议。⑤及时整改使用效率低的设备,注重合理分配资源。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医院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要做到:①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②使各部门树立设备管理意识,并建立设备利用率考核和评价制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应有的效益。③提高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围绕医疗器械的管理任务和范围去工作。④分析现有闲置的机械设备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制订解决办法并最终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主要途径有扩大设备的用户群;加大设备服务规模;在业务量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延迟开机时间,增加检查次数;合理、规范使用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3.3 规范医疗设备经济效益数据

要规范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数据,就要做到:①在设备交接、借用、报废完成时,填制相应的单据,做好登记,即医疗设备情况的书面证明。②从原始资料源头抓起,在每个部门设置兼职核算员,负责部门内的设备收入、支出、报废等数据的统计工作。③提供设备成本效益分析资料,进一步规范设备管理制度和网络建设,实现医院内部的设备资源共享,避免因数据不能共享而产生效益瓶颈。使医院内部信息在网络上汇集,真正实现设备成本效益与数据资源共享相结合。

4 结束语

通过对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使医疗设备碎片工作、零散工作串成高效工作整体,帮助设备实现日常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院应规范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各部门间的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结合行业特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设备管理降低损耗,避免资产流失给医院带来经营风险;深化医疗设备管理,有效提升医院总体价值。

摘 要:医疗设备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配置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目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出更好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使设备在医疗工作中得以保值、增值,最终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5-0094-02

我国医疗服务正在向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加强城乡医疗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医疗设备的合理投入和分配转变成为了比较复杂和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管理直接影响着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抓好医疗设备管理,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建立良好的设备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最终实现人性化管理。

1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概述

医疗设备管理以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技术与理论、方法相结合,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保管、维修、报废等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达到医疗设备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其管理过程包括设备使用、维护、更新改造等。

2 我国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设备报废程序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医疗设备报废的主要原因有:①设备使用年限超过耐用年限,其使用性能已经落后,无法进行维修或者维修费用过高;②购买不到维修设备的零配件,因此对相关设备进行报废。但报废设备的移交手续不完整,在设备管理科室就被自行处置。报废设备没有及时收回,使实物与账面不符。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定资产时,报废清单与实物不一致。管理部门在进行报废申报实物盘点时,报废的固定资产出现盘盈现象,出现账实不符。

2.2 医疗设备检修、质量管理的问题

由于医院对检修管理过程不重视,医疗器械检修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因此,尽管一些医院指定了相关的维修标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因执行力度不到位,而导致设备维修质量不过关,进而增加了设备维修的费用,同时又可能达不到应有的维修效果。设备采购环节的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采购的医疗器械质量不合格,并且这些产品进入了临床,不但会加大后期维修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加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给医院的经营带来风险。科室间的设备调剂、科室间借用、自用设备没有做好登记工作,使科室设备与账面不符,例如,常用的监护仪、雾化器等设备,科室之间相互借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科室因为登记麻烦而未做登记;在调配科室间的设备时,未在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在接受捐赠和购入设备时不做备案,科室找不到盘盈、盘亏的原因。这些都是导致医院盘点时出现账实不符的原因。

2.3 设备档案不全、缺少交接手续

许多医院没有对专业设备设置专职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导致日常收入与支出记录不及时、设备资料残缺不全,不能及时为维修人员提供有用的资料。部分人员对日常的收集管理记录过于怠慢,日积月累,使原始记录大量堆积,进而使得档案人员对资料管理的重视度大大降低,管理过程出现了漏洞。设备在部门间进行调配时,由于人员的更换只重视钱、账的交接,而忽略了对设备的交接,造成资产信息、交接手续的缺失,导致医疗设备账卡交接工作草草了事,以至于在后期设备盘点中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推卸责任。

3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3.1 建立医疗设备成本观

建立医疗设备成本观,要做到:①树立医疗设备管理效益观念,通过对设备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加强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和管理。②通过预算、计划、决策、控制等一系列反馈活动,在医院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③医院的设备管理者应根据每个科室的需求,对设备成本进行规划和分析,并结合医疗设备的特点,对其成本做好控制和效益分析,使医疗设备实现其应有的效益。④每年对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并提出提高利用效率的合理建议。⑤及时整改使用效率低的设备,注重合理分配资源。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医院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要做到:①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②使各部门树立设备管理意识,并建立设备利用率考核和评价制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应有的效益。③提高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围绕医疗器械的管理任务和范围去工作。④分析现有闲置的机械设备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制订解决办法并最终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主要途径有扩大设备的用户群;加大设备服务规模;在业务量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延迟开机时间,增加检查次数;合理、规范使用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3.3 规范医疗设备经济效益数据

要规范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数据,就要做到:①在设备交接、借用、报废完成时,填制相应的单据,做好登记,即医疗设备情况的书面证明。②从原始资料源头抓起,在每个部门设置兼职核算员,负责部门内的设备收入、支出、报废等数据的统计工作。③提供设备成本效益分析资料,进一步规范设备管理制度和网络建设,实现医院内部的设备资源共享,避免因数据不能共享而产生效益瓶颈。使医院内部信息在网络上汇集,真正实现设备成本效益与数据资源共享相结合。

4 结束语

通过对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使医疗设备碎片工作、零散工作串成高效工作整体,帮助设备实现日常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院应规范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各部门间的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结合行业特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设备管理降低损耗,避免资产流失给医院带来经营风险;深化医疗设备管理,有效提升医院总体价值。

摘 要:医疗设备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配置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目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出更好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使设备在医疗工作中得以保值、增值,最终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5-0094-02

我国医疗服务正在向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加强城乡医疗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医疗设备的合理投入和分配转变成为了比较复杂和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管理直接影响着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抓好医疗设备管理,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建立良好的设备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最终实现人性化管理。

1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概述

医疗设备管理以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技术与理论、方法相结合,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保管、维修、报废等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达到医疗设备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其管理过程包括设备使用、维护、更新改造等。

2 我国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设备报废程序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医疗设备报废的主要原因有:①设备使用年限超过耐用年限,其使用性能已经落后,无法进行维修或者维修费用过高;②购买不到维修设备的零配件,因此对相关设备进行报废。但报废设备的移交手续不完整,在设备管理科室就被自行处置。报废设备没有及时收回,使实物与账面不符。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定资产时,报废清单与实物不一致。管理部门在进行报废申报实物盘点时,报废的固定资产出现盘盈现象,出现账实不符。

2.2 医疗设备检修、质量管理的问题

由于医院对检修管理过程不重视,医疗器械检修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因此,尽管一些医院指定了相关的维修标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因执行力度不到位,而导致设备维修质量不过关,进而增加了设备维修的费用,同时又可能达不到应有的维修效果。设备采购环节的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采购的医疗器械质量不合格,并且这些产品进入了临床,不但会加大后期维修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加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给医院的经营带来风险。科室间的设备调剂、科室间借用、自用设备没有做好登记工作,使科室设备与账面不符,例如,常用的监护仪、雾化器等设备,科室之间相互借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科室因为登记麻烦而未做登记;在调配科室间的设备时,未在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在接受捐赠和购入设备时不做备案,科室找不到盘盈、盘亏的原因。这些都是导致医院盘点时出现账实不符的原因。

2.3 设备档案不全、缺少交接手续

许多医院没有对专业设备设置专职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导致日常收入与支出记录不及时、设备资料残缺不全,不能及时为维修人员提供有用的资料。部分人员对日常的收集管理记录过于怠慢,日积月累,使原始记录大量堆积,进而使得档案人员对资料管理的重视度大大降低,管理过程出现了漏洞。设备在部门间进行调配时,由于人员的更换只重视钱、账的交接,而忽略了对设备的交接,造成资产信息、交接手续的缺失,导致医疗设备账卡交接工作草草了事,以至于在后期设备盘点中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推卸责任。

3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3.1 建立医疗设备成本观

建立医疗设备成本观,要做到:①树立医疗设备管理效益观念,通过对设备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加强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和管理。②通过预算、计划、决策、控制等一系列反馈活动,在医院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③医院的设备管理者应根据每个科室的需求,对设备成本进行规划和分析,并结合医疗设备的特点,对其成本做好控制和效益分析,使医疗设备实现其应有的效益。④每年对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并提出提高利用效率的合理建议。⑤及时整改使用效率低的设备,注重合理分配资源。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医院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要做到:①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②使各部门树立设备管理意识,并建立设备利用率考核和评价制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应有的效益。③提高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围绕医疗器械的管理任务和范围去工作。④分析现有闲置的机械设备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制订解决办法并最终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主要途径有扩大设备的用户群;加大设备服务规模;在业务量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延迟开机时间,增加检查次数;合理、规范使用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3.3 规范医疗设备经济效益数据

要规范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数据,就要做到:①在设备交接、借用、报废完成时,填制相应的单据,做好登记,即医疗设备情况的书面证明。②从原始资料源头抓起,在每个部门设置兼职核算员,负责部门内的设备收入、支出、报废等数据的统计工作。③提供设备成本效益分析资料,进一步规范设备管理制度和网络建设,实现医院内部的设备资源共享,避免因数据不能共享而产生效益瓶颈。使医院内部信息在网络上汇集,真正实现设备成本效益与数据资源共享相结合。

4 结束语

通过对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使医疗设备碎片工作、零散工作串成高效工作整体,帮助设备实现日常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院应规范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各部门间的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结合行业特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设备管理降低损耗,避免资产流失给医院带来经营风险;深化医疗设备管理,有效提升医院总体价值。

猜你喜欢
设备检修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论配电运行设备的检修与维护
LW10B—252六氟化硫断路器的运行、检修与维护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与控制系统快速检修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