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
摘要:伴随着新常态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游荡在我国的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并与当前社会问题相耦合,呈现出大众化、世俗化、平民化等新特征。东西思潮交融、社会价值多元的社会现实给青年学生带来了思想信仰混乱、理想信念弱化、价值观扭曲等负面影响。对此,必须在高校师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引领社会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继续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注重核心价值观隐性渗透功能,注重多手段推进核心价值观传播与抢占网络阵地相结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思潮; 高校师生;引领
1.新形势下社会思潮及其特点
关于社会思潮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一般比较认同的说法是:社会思潮理解为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相对应,在某一时期内某一阶层和群体中影响较大、流行较广的一种理论观点和思想潮流。[1]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晴雨表”,是判断一定时期意识形态整体状况的“风向标”,[2]由此可见,社会思潮具有阶级性与时域性,政治性与现实性,多样化与差异性,多变化与复杂性等基本特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思潮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体现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代表着不同社会阶段性特征,表达着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诉求,思想愿景和梦想追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当代社会思潮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1 社会思潮愈加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是当代我国社会思潮的重要特点。社会思潮的“多元性”是指既有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一元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存在着各种多元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观念,还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残余。所谓社会思潮“多样化”是指各种社会思潮呈现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多样,由于人类社会实践日益复杂,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各种群体利益诉求复杂多样,有经济层面的、政治层面的、文化层面的、社会层面的、生态层面的思潮等。所谓“多变性”是指社会思潮在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内在要求和主观愿望,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传播,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某种社会思潮将为另外一种社会思潮取代,抑或销声匿迹一段时间,抑或改头换面,死灰复燃,沉渣泛起。社会思潮呈现出潮起潮落,此消彼长的现象。
1.2 社会思潮愈加交流性、交融性、交锋性
社会思潮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的现象的出现,以至于各种思潮间呈现出“交流性、交融性、交锋化”的状态。所谓“交流性”意指虽然不同社会思潮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彼此间不仅仅是隔绝和对立,对于某一社会问题或者基于共同的挑战,各思潮间存在着互动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交融性”是当前各思潮间交流互动的进一步提升,彼此不仅互动交流,亦有相互借鉴,出现趋于融合迹象。如新左派与民族主义在“反西方,反全球化,坚持中国模式”等问题上的观点趋于融合。[3]“交锋性”是指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激烈交锋,纷纷展示自己的“话语体系”,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同主流的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企图影响修正和解构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重新诠释中国的社会性质,影响中国社会的整体走向。[4]
1.3 社会思潮愈加大众化、世俗化、平民化
以往对于社会思潮研究囿于学术界内,主要局限于少数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少数高校教师等知识分子的研究,传播和影响群体也限于知识分子和精英群体,而当今社会思潮的影响群体逐渐由精英阶层向大众拓展,体现出大众化、日常化、平民化趋势。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思潮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特别是高校师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思潮的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正借助学术策略大力吸纳民间力量,朝着大众化、世俗化、平民化的方向发展,其传播和影响手段不仅仅依靠传统的策略,如演讲、发布论文、著书等,更是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渠道,以普通大众的心理诉求,以世俗观念的眼光,以贴近现实生活需求的视角发表见解、传播思潮,满足普通大众心理,提升自身的影响,争夺话语权并试图影响历史现实。但是却歪曲了中国国情和社会现实,背离了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扭曲了人生观、价值观,消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 社会思潮愈加全球化、西方化、复杂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网络媒体技术的进步,文化环境的宽松,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也乘虚而入,如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等,契合国内一些现实问题,其传播、衍生、扩散、变异加快,难以掌控,致使国内社会思潮异常活跃,各种思潮相互影响,彼此交锋,体现全球性和西方性。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把意识形态作为颠覆和控制他国、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重要工具,凭借经济、科技、军事等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不断加强对我国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其他领域的渗透,企图西化、分化我国,达到和平演变的图谋。在一定程度上混乱人们思想、模糊是非判断,致使社会思潮更加复杂化。
2.当代社会思潮在高校传播途径剖析
社会思潮要获得认同,产生影响,通常经过三级层面进行传播,第一级是专业学术界,这是思潮的源头,也是核心层面;第二级是一般知识界;第三级是社会公众。不难看到,通过核心层传播的社会思潮能否被第二层一般知识界所接受和拥护,是社会思潮能否形成的关键。在这一层面,青年学生显然就是社会思潮影响的主要对象。[5]因此,社会思潮以传统式的和现代式的、人际形式和大众形式等多种手段影响高校学生。
2.1 课堂、讲座、论坛等学术活动依旧“论辩”着社会思潮
新形势下社会思潮传播途径多样化,但是传统的课堂、讲座和论坛依然发挥着“余热”,问卷和访谈显示,不少学生正是在课堂或者讲座中通过老师讲授接触到社会思潮,或者课上有意无意间听到某种社会思潮,感到新颖、好奇,虽然此时接触到的社会思潮略显零碎化、散点化,但只要勾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之后会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逐渐加强认识。
2.2 期刊论文、译著译文等书籍系统“介绍”着社会思潮
高校大量的藏书、丰富的学术期刊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思潮提供了便利,学生通过系统化阅读,更深层次认识各种社会思潮,并内化为自己认识。正如受访同学所言“我们听老师或者同学提过某种社会思潮,感觉挺新鲜的,但只是字面上理解,想获得深入、权威理解,我们通常到图书馆借书,通过阅读书籍获得相关知识”
2.3 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潜隐”着社会思潮
广告影视等大众传媒经过形象化包装、时尚化设计,打着社会时尚、社会潮流的旗帜,无疑是一种最容易引起共鸣的途径,也最能隐藏着社会思潮的思想观念。例如,消费主义利用影像和明星的结合,以强大的画面感、视觉感来冲击大学生的视觉,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极易“捕获”学生的心理。
2.4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即刻传递”着社会思潮
网络和手机媒体技术的崛起,带来了信息传媒功能革命性的飞跃,极大地改变着舆论传播、思想交流、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信息传播形态从“单向性”的网络媒体新闻到“双向性”的论坛社区、博客、空间,发展到现在流行的“即刻互动性”的微博、微信等等,信息传播更具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海量性。新的传播方式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生动形象,时尚新颖,与生活越贴近,使人们更乐于接受,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网络和手机新媒体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领域。
2.5 人际间交往“传播”着社会思潮
人际传播在社会思潮的早期传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这个阶段,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媒介。在大众传播空前繁荣的今天,人际传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往往会认为人际传播多存于传播媒介不发达的时期,这是一种误解。[6]人际间交往对社会思潮在高校传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校园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老乡朋友之间、同门师兄之间等人际间交往非常频繁,特别是社会思潮借助学生同辈群体传播,会迅速在同辈群图获得接受和认同。
3. 当前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就积极影响而言,表现在开阔了师生视野、活跃了师生思维,促进了思辨能力提升;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促进了理性思考能力发展;更加凝聚爱国意识、唤醒民族意识、体现时代精神、促进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然而,比较而言,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突出表现在:
首先,造成学生思想意识的混乱,动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我们需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指导思想多元化。那些宣传“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言论,借用民主、自由等在意识形态中不断渗透,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统领地位,使得一些学生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继而信仰迷失,形成信仰多元化的倾向。
其次,造成学生理想信念的弱化,侵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出现,带给人们一系列现实困惑,一些社会思潮乘虚积极介入,消释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侵蚀广大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主张以民主、自由为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极具虚幻性、煽动性和迷惑性,对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发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动乱,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进来中亚的颜色革命等。[7]
第三,造成学生价值观的扭曲,腐蚀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由于世俗化特征明显,极易在高校青年学生中传播和流行,这三种思潮又相互叠加影响,在部分学生身上表现出爱好攀比、追求名牌、奢侈浪费、短视功利、享受懒惰、娱乐至上、拜金盛行等现象。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强调个人至上,契合当前独生子女学生的“自我”心理,助长了他们盲目追求自身发展,自由放纵的反集体主义倾向,导致同学关系冷漠,集体参与意识不强。青年是人生价值观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受以上种种思潮的不良影响,会出现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判断标准错乱、道德荣辱观念弱化、学习动力不足等心理行为,严重影响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思考
面对当前暗流涌动的社会思潮,高校师生接受社会思潮的世俗化特征以及对师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亟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
在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一元统领,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
4.2 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获取科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加以巩固、拓展和创新,绝不能因为遇到质疑与挑战而错误失守阵地或主动放弃阵地。面对社会思潮的侵扰,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巩固思想政治课相结合,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功能,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案和教育模式。
4.3 注重隐性渗透功能发挥
要认识到青年学生逆反的个性特征,传统的显性教育、正面灌输正受到青年学生的反感与抵制,其功效有弱化趋向,必须开发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功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和感染式的教育方式。如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凝练和浓缩,集中表达为24个的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就是其隐性渗透功能开发的写照。
4.4 多手段推进核心价值观传播与抢占网络阵地相结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充分运用理论、舆论、文艺等多种手段、途径和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传播和覆盖,使其为青年学生所熟知、所认同、所接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营造社会心理基础。在巩固传统手段的同时,积极创新传播途径,尤其是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8]
[参考文献]
[1] 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9):7-11.
[2] 梅荣政,王炳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 (6):8-12.
[3] 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09-223.
[4] 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106-114.
[5] 邱柏生,韩巍.试论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27-32.
[6] 王炳权,梅荣政.论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J].求实, 2005(11):81- 83.
[7] 鄢本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须警惕五大社会思潮[J].中国青年研究,2008(2):61-66.
[8] 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