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了美国、日本和德国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我国高校“内+外”体育模式,即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外多元辅助,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创新型体育课程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具体内容构建和创新之处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国外经验;“内+外”体育模式;构建
1.国外体育课程模式概述
1.1 美国体育课程模式
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克赛迪·布朗(Cassidy Brown)首次提出了动作教育的概念,后被美国引进,并逐渐发展,现已成为当今流行于欧美的一种颇具影响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1]。
动作教育模式是由教师按照体育课程目标和实施计划提出学习内容,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学习目标和方法进行规划,在练习过程中,完全尊重学生自主自由的地位,老师则只是加以引导,考核方式也是由学生做出自我评价和结论。由此可见,在美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始终,老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美国高校体育课程动作教育教学模式淡化了“教”的过程,突出了“学”的主体,促成了“会”的结果。
1.2 日本体育课程模式
日本高校体育课程以“民主的、身心健康的国民”为使命,强调“终身体育”思想, 让学生参与到运动实践当中, 不仅达到增进体质健康,而且还为学生树立起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日本高校倡导的“快乐体育”[2]。快乐体育理论是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现已成为日本高校体育课程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其主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掘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进而达到认识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的目的。
日本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保健课和实践课。日本高校体育更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个体差异, 强调以学为主, 以教为辅。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项目, 待其项目选定后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促使学生自己建立起相应的学习目标。
1.3 德国体育课程模式
德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开放式的多元化模式。由老师根据课程目标为学生指出教学内容,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练习,考核的形式也非常的灵活,主要采用教师和小团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样会避免由于老师主观意识而造成的评价偏差,使得评价更为公正、客观。然后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学习内容。
德国体育教学模式,既突显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又显示出学生自我练习、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这种模式的有效运用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地认知和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2.基于国外经验构建我国高校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
2.1 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的具体含义
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是指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外多元辅助,且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纳入其学分管理中的创新型体育课程模式。
课外体育活动是由学校牵头,有组织的举办小型多样的与课程教学相呼应的并且有专业教师参与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锻炼、体育协会活动、小型体育比赛等各种特色体育活动,达到要求或考核合格,给予一定的学分,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有机结合的模式。
2.2 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的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第二教学课堂”的实施,有效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阳光体育”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地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3 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的具体内容与实施
2.3.1管理办法
首先由学校组织,统一开设项目,每个项目有至少一位专业教师参与管理。同时,制定该项目相应地管理办法和措施,每个项目为一个项目班级,确定总人数并明确各学院的具体名额分配,报名条件不予限制。
然后,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报名,由于项目开设越多,班级就开设越多,学生的选择空间就越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每人限报一个项目。报名结束后由学院组织审核与调剂工作,最终确定各项目的分班情况,并且以学院为单位,形成各项目班级的小组形式,各小组设定负责人,负责人可由学院辅导员或学生担任,协助该项目班级的负责老师参与活动的管理过程。
2.3.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由负责老师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产生课堂效应,为其后期的课外锻炼或学习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教”的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构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课堂教学可采用传授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教学课时宜控制在该课程总课时的1/3。课堂教学既可以安排在体育课程的前段进行,为整个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也可分散在整个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有利于边学边练,对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吸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可以放在课程的两端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为后期的学习提高理论支撑,而且有利于学习成果的考核及总结。
2.3.3课外体育锻炼
课外锻炼活动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要求,既可以以各项目班级为单位,独立安排该项目的课外活动内容,这种形式有利于增强老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辅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也可以组织全校性的课外锻炼活动,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有利于创立特色的体育文化,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课外体育锻炼主要采用早锻炼和其他课余时间锻炼的形式。除天气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外,每天早上“锻炼一小时”。早锻炼具体时间可自行决定,内容则是按照负责老师制定的教学计划来进行。其他锻炼时间,可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锻炼情况,适当地安排。早锻炼尽量安排为全校参与的形式,而其他时间则最好以项目班级为单位,进行小班练习。
2.3.4考核机制
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是一个全校性参与的课程模式,并将课外锻炼纳入学分制管理,而课外锻炼是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考核方式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所以,应建立以出勤率为主、其他考核方式为辅的全面灵活且简单易行的考核机制。例如:课程成绩=出勤率(60%)+其他成绩(40%)
其他成绩为辅助考核方式的成绩。辅助考核方式的设定因项目的不同,方式也是比较灵活的。比如,在学期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或者汇报演出,根据小组的表现给予该小组一定的分数,这个分数既可作为小组成员的分数,也可作为小组成员的最低或中间分数。又比如,在学期末,让学生提交一篇心得体会或者学习报告等文字材料,但必需要结合课堂学习时自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及一学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
3.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的创新性分析
3.1创新学分管理体系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之间基本毫无联系,各自独立进行。在“学分至上”的理念下,体育课程很难顾及到学生的意愿,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中,丰富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增加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身体素质擅长、兴趣等因素,自由自主地选择项目,并能积极地投入其中。学期结束时,将根据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考核合格的学生将获得相应学分。
3.2 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体育锻炼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学生选择课外锻炼时往往是由个人兴趣所驱动的,没有合适的项目或者不感兴趣时,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很低。
在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中,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盲目性。并且实行学分制可以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到“内+外”体育模式的实施过程,使得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更为深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该计划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3 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体育锻炼贵在持之以恒。根据“行为的阶段性改变理论”分析,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改变会经历“无意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执行阶段---维持阶段”的逐步发展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参与,会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规律,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中,学生选定自己喜爱的课外锻炼项目后,会投入很大的热情。当学生不断感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时,就会积极地、持续地参与其中。根据“21天习惯”理论的推断,这样久而久之就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进而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
3.4 丰富校园文化的发展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是面向全校学生,是一个全校性参与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外结合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施会点燃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热情,也会掀起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热潮,形成了良好地课外体育锻炼氛围,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
在良好地氛围影响下,更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参与其中,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文化,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为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俊浩,张俊勇.新世纪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及课程目标比较分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1):37.
[2] 杜炳辉. 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09,31(3):48-49.
[3] 毛振明.简明体育课程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
[4] 曾永忠,董伦红.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6.
[5] 雷继红,贾进社.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3):110.
[6] 陈琦等.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8.18(5):l—4.
作者简介
刘忠坤(1982-),男,山东省沂水县,硕士研究生,社会体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