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发展的思考

2014-09-25 04:26刘琳
教育界·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理工科社科文科

【摘 要】近年许多理工科高校陆续开设文科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各院校的文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分析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发展的意义、现状、存在难题,探索加强文科专业在理工科高校的发展路径,提出加快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人文社科专业理工科高校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意识逐步增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302所理工农医类本科院校中,有290所院校设有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各院校的文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正确认识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发展的意义、现状,探索加强文科专业在理工科高校的发展路径,对促进文、理科专业融合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0年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到了更高的层次,加强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是促进高等院校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再到逐步融合的过程。人文社科教育的复兴,并非排斥和替换现代科学教育,而是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形成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并重的局面,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文社科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的融合,一定意义上实现了理工科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培养有理性的工程人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学生在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成为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全方位促进人文社科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的融合,才能促使人和社会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是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211工程”和“985”工程,标志着我国开始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从世界一流大学的现状看,哈佛大学最强的专业是商学、法学、政治学、医学等学科;剑桥大学有31个学院62个系,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的院系多于自然科学类的院系;美国耶鲁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校长理查德宣称耶鲁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人文学大学”,其英语、法语、比较文学、历史、艺术学、音乐、戏剧和法学等方面位居美国高校前列。即使是以理工科见长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加入到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队伍中来,如麻省理工学院在1861年创办时所设立的学科以理工为主,自20世纪初,学校为“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创造更好的联系”而适当发展了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世界高水平的语言学及商学等学科。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学科设置上的共性,几乎所有一流大学都有文理学院,都有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人文学科和以数理化为核心的自然科学学科。

三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增强竞争力的需要。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世纪。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世界普遍认可的教育大目标。当今科技发展趋势呈现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日益交叉、融合和渗透。加强人文社科教育,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科研活动离不开形象思维,科学发展和艺术一样,需要想象、直觉和灵感。科学研究需要广阔的思维品质和创新品质,而人文素养有助于优化思维结构、激发创造性思维。科学发展史表明,知识狭隘的人在科学研究时具有局限性,遇到专业外的问题就会束手无策。[3]未来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实质是人才竞争、国民素质竞争,更是一场素质教育竞争。因此,在理工科高校发展人文社科专业,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更是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具有战略性举措。

二、人文社科专业在理工科高校发展存在的难题

虽然各高校都比较重视人文社科专业的发展,但由于一些主观及客观存在的因素,人文社科专业在理工科高校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瓶颈。

一是人文社科专业往往难以成为理工科院校的特色学科。有一定历史的理工科高校都有着自己的办学传统及优势学科,这是经过长时间积淀所产生的品牌效应,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会影响大众的判断和选择。尽管许多理工科高校也设置了文科专业,但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发展不均衡、科研经费紧缺、研究水平较低等不足,这类文科专业很难形成自身特色,与优势理工科专业抗衡。从历年的高考就可以看出,每年优质生源报考的仍是招牌优势理工科专业,而不会考虑理工科高校中的文科专业。

二是人文社科专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时间积累。文科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往往时空跨度大,社会生活面广,因而需要兼收并蓄和广闻博记,需要有时间的历练和人生的积累,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特立独行的品格,需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真理终极追求的志向,需要用大脑和心灵去思考和感悟。所以,期盼文科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上项目、上水平、上台阶颇有难度。每一部有分量的文科著作往往花费文科工作者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长时间的研究周期带来文科成果产出的缓慢性。很多理工科高校常常延用自然科学量化法的评价体系来评价人文社科的成果产出,虽然起到一定的效果,使得文科论文数量稍有提高,但文科专著质量很难保证。

三是认识的偏差影响人文社科专业在理工科院校的发展。从学生层面上看,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学生认为人文社科知识不重要,不愿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更乐于将时间花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从教师层面上看,大部分理工科高校教师是理工科出身,加上不少工科教师认为学生人文社科教育是文科教师的责任。因此,在他们的课程教学中只对学生进行理工科专业知识的教育,很少涉及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从学校层面上看,理工高校中很多管理人员出身理工科,对人文社科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加上一些形式化和功利性的观念的影响,使得校园内缺乏人文气息,普遍缺少人文内容。

三、加快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不断营造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建设具有浓厚人文社科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通过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修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使学校的文化气息更浓一些。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科知识讲座、文艺演出、文化月、文化艺术节等,活跃校园人文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社科知识的无限魅力。第三,学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加和更新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图书,有利于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认识的进一步加深。

二是利用理工优势,促进学科交叉。理工科高校可借助本校优势重点学科,曲线发展文科专业。多创造文科与理工科教师学术交流的机会,为文理科教师发展出交叉方向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高校也可设置一些自主科研专项,为交叉学科提供配套科研经费,从而有效扶持它们的发展,如此,既可依托优势工科发展人文学科,使人文学科独具特色,形成亮点,又能为理工科学科注入人文理念,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促进理工科学科发展。[3]当然,人文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可改变依附理工科发展的命运,寻求独立发展,努力实现与优势理工科齐头并进、和谐发展。

三是合理设置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课程。完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主要是指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注重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协调和统一。适当增加人文社科课程,将其中部分较为经典的课程设为必修课,以强调其重要性,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成为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的主要目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这一层面上。学习国外理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方法,加强人文教育中开设综合性交叉课程,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所有课程中,把哲学视角引入工科课程,通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开设人文社科知识辅导课程,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自愿选择参加人文社科知识的辅导,调动学生了解和学习人文社科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李立国,石邦宏.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59.

[2] 司林波.地方重点理工科高校文科发展的特色及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45.

[3] 骆小春,胡永红.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的定位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5):67-70.

[4] 罗英姿,伍红军.跨学科研究转型组织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7):52.

【作者简介】

刘琳(1986-),女,江苏盐城人,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哲社管理科,从事社科管理研究

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工科社科文科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孙文科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