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探索和思考

2014-09-25 04:15李秀梅
教育界·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记下苏霍姆被动

李秀梅

【摘 要】高中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打造高效课堂,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钻研。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的吸收之中。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该放手时要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思考是自由的,相信他们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主体全面发展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高中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此影响,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收获不少,感受颇丰,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几十年来,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一直在强调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得知识和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一直独霸课堂。老师把学生当做了一个个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老师成了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了配角,只能被动地跟在老师后面走。

在我近十年的教书生涯中,也早已经习惯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我是权威,从头讲到尾。为了检查听课效果,也时不时地提问几个学生。有时候也会设计一两个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讨论,而这样的探究活动更多的是出现在公开课上。老师上课,总是习惯于老师喂,学生吃,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能不能接受,吃下去能不能消化。这样一来,学生吃得难受,老师喂得费劲。长此以往,学生听得枯燥无味,而我却讲得满头大汗。学生累个半死,老师累得要死。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于是乎,我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我选择了高二(8)班这个实验班。课前我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选定两名同学担任上课的小老师去做准备,其实就是要求他们像老师一样去备课。课堂上就由这两位小老师给同学们上课。刚开始,两位同学由于准备得不够充分,不知道怎么讲,再加上有些紧张,还有点害羞,讲得不够好。于是我对后面要上课的同学在备课、上课方面做了一些指导,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讲。当轮到第三组的时候,就能准备得很充分了,课堂环节几乎完整,课堂气氛异常的活跃。小老师备课非常认真,细致,重难点也很突出。为了把道理讲清楚,引经据典,有的从网上搜集,有的从课外书上查阅,经常举出一些非常典型和贴近生活的实例,言简意赅,课堂效果大大地超出了我的意料。最让我满意的是课堂探究讨论。每当小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就会有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同学还没等小老师讲完,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打断小老师的讲课开始发问了。可以看得出,有些问题是同学们真的不懂,也有些问题是他们有意地刁难小老师的。但不管什么样的问题,小老师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一定的解释。

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做什么呢?我并没有闲着。我的任务有三个。一是组织和掌控课堂。每节课上课前,我会做一个漂亮别致的开场白。就像中央电视台节目“明星开讲啦”中的主持人撒贝宁那样。二是听课。这个时候我的角色既是一位老师,也是一名学生。我会记下小老师讲得精彩的地方和好的实例,更要记下小老师对课本内容理解肤浅的地方,尤其是要记下小老师讲解失误和讲授不太清楚的知识点,最后还要记下同学们和小老师回答得不太好的问题。三是讲评。对小老师的授课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尤其是对重点和难点知识再进行强调和讲解,对同学们和小老师回答得不太好的问题再做必要的补充。

就这样,课堂轻松而又不零乱,简约而不简单。越是到了后面,同学们讲课的热情越高涨,都想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他们把上课当成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把讲台当成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课也越讲越好了。一学期的哲学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为了检验课堂效果,期末我进行了一个小测验,成绩令我和同学们都很满意。同学们学得愉快,我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然而,我们却“瞎子放驴,不敢松手”。总感觉老师不讲,学生肯定不懂,生怕讲不到位,所以上课喊破了喉咙一讲到底,自习上还要加班加点。当然,高投入会有高产出,但效率很低。新课程改革要打造高效课堂,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钻研。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的吸收之中。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该放手时要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思考是自由的,相信他们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参考文献】

[1]荆志强. 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M].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endprint

猜你喜欢
记下苏霍姆被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童年不同样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记下你的梦
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
如何写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