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分析当前教学热点翻转课堂,并对高职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包括高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意义、具体实施时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对策等,力图通过翻转课堂探寻转变高职教学的途径,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由于在高职教学中对翻转课堂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程;微视频;高职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2-0027-04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为了解决学生缺课的问题把自己的课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下来制作成视频课程并上传到YouTube上,缺课的学生借此可以在家看视频补课。谁知这一教学模式一推出便被北美的许多学校采纳而广泛传播,如今已在全球推广开来,成为当前的教学模式新热点。两位化学教师也都由此获得了“数学和科学教学卓越总统奖”。与之相似,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是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旨在通过网络教学视频进行免费授课,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机构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
在我国翻转课堂的研究和试点也如火如荼,目前很热的微课程、微视频已经被许多一线教师所接纳并尝试,各种微课程的讲座和大赛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翻转课堂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模式,重在结构;而微课程是实现这种模式的手段,重在内容。翻转课堂的实施研究目前比较多的集中在普教领域,而高职在这方面还是个空白。笔者认为,考虑到高职教学内容和学生等特点,翻转课堂的实施一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在具体方法上有别于普教,以下展开这方面的探讨。
一、 高职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与意义
1.翻转课堂切合高职教学的专业性和行业性特点,是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有力补充
高职课程由于专业性和行业性的特色较强,很多课程需要大量的观摩、实验、实践的要求,如果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往往效果会很不理想。许多细致的操作需要学生的观察和揣摩,而且还需要多次的观察,如果能把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回家在网上自行播放学习,自行暂停和反复回放没看懂的内容,势必会增进学习的效果,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这些过程是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只能在课外进行。
特别对于实训课等课程类型,对个性化的要求比普通文化课要高,如果能将课堂学习的实验演示内容事先做成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有了这个基础后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减少演示的时间而把重点放在有选择的指导学生上,学生一边动手操作教师一边给予指导,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而这正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
2.翻转课堂更好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符合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
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是比较大的,之前毕业学校的好坏、进校的分数高低都说明了他们之前的高中文化基础。翻转课堂可以满足分层教学的要求,特别对学习困难学生有利。翻转课堂具体实施起来的要求是课前学生在家观看视频自学,课内教师针对学生看视频后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由于教师是针对学生的预习和课堂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来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同时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教师一对一的指导这些形式使得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比以前更多了,这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互动性是翻转课堂的最大价值所在。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在课外自己掌控学习(随时、随地、随意学习微课程),同时在课内成为课堂的主体和中心;教师则退居其后成为课堂的组织者、解惑者、学生学习的“拐杖”。
高职学生或多或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监督、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比起中小学生更容易实验翻转课堂。当然,课前在线学习视频并不等同简单的预习,微视频也不是课件,它是比预习更有深度的学习,其效果不亚于原本教师课堂上讲授知识的质量。这实际上是将课内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微课程的设计成了关键。关于微课程或微视频的设计、制作等已经有了不少研究可以参考。虽然要费一番心思有一定难度,但是,成功的微课程一旦制作完成就成为共享的财富,使广大师生获益。
3.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就是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当年翻转课堂提出时是针对缺课等学习困难学生的,提出者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声称翻转课堂模式并非源自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其采用的仍然是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掌握学习法。掌握学习是布鲁姆提出的,虽然这一理论很早就提出了,但却难以实施,主要的问题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与个别化辅导与矫正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学生为了跟上班级群体教学进度不可能按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最终学习效果难以落实。翻转课堂解决了这个矛盾,通过课外的在线学习,学生有伸缩的时间变量和学习的自主进度控制,这就满足了布鲁姆认为的“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关键在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量”这个问题,学习落后的学生通过更多的时间来弥补能力倾向(反映在学习速度上)的不足。另外,课堂内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各种形成性评价手段的运用,不仅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也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兴趣和毅力,而这些都是掌握学习成功的决定因素。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习困难学生只要花更多的时间就一定能掌握,而一旦通过评价测试,他们就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收获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兴趣,从而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是他们在课外的学习情况,教师针对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所开展的分层教学说到底就是找准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这些是传统的统一步调教学进度要求所难以做到的。
4.翻转课堂促进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翻转课堂试点中有人错误的认为既然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回家自学了,那么教师在课堂上会比原来要轻松了。这种认识只是看到了知识传授这一层面,的确这方面教师会比原来要轻松,但实际上教师的工作发生了侧重,从原先的知识传授偏向了知识的内化,教师要通过学生自学后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课内采取个性化的手段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而且这点正是教师更能发挥创造力、展现教学艺术性的所在,这是对教师的更高要求。当然,教师通过这一改变也获得了更大的职业成就感,因为教师从重复、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从事更有意义的活动,从教书匠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学生一起去理解和探究,这必然会收获更多的乐趣。当学生学得更好、更会学习了,教师也就更乐教了,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过去管控课堂是教师的一种必备能力,教师在教学外还要管理课堂,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督促学生认真听讲;现在,知识的学习在课外完成了,课堂内有了更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更多样的互动,这样,学生分心的情况更少了,教师也不用多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担心了,教室成为了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活动场景,教师不再为课堂教学而发号施令,不再是管束者、纪律维护者,教学也变得越来越有效。
微课程不仅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间相互学习的资源,教师通过观看他人的微课程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好的学校、优秀教师的微课程是师资培训的好教材,而且加上网络便捷的传播手段,很容易宣传推广。
endprint
二、 高职实施翻转课堂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观念的变革比起具体实施方法更重要
翻转课堂背后所体现出的是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等的翻转,是对传统教学的翻转,而不仅仅是课内、课外的翻转或颠倒。如果我们注意的只是课外预习、课内指导练习这种形式上的改变,骨子里还是传统“三中心”和应试教育那套理念,那这只是浅层次的改革,是形似神离的模仿而已。理念的改变上至校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下至一线教师,甚至包括家长在内。如果没有这方面认识上的翻转,改革很可能会误入歧途、举步维艰、半途而废。
2.选择合适的学科专业先尝试后推广,突出高职特色
专业课、实训课相比基础文化课更具有试点的优势,特别是动手类、实验类需要课上演示的课程,事先制作视频录像,避免上课时无法看清楚和比较浪费时间的问题,也便于学生反复多次观看。
在职培训、继续教育、成人培训是推广翻转课堂的最佳首选阵地。弘成教育集团旗下的101网校副总经理梁承昊认为:中国网络教育市场分为三个主要板块,即网络学历教育市场、成人的线上在职培训市场、中小学的线上课外辅导市场,其中成人网上在职培训是目前获得更快成长的市场,这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非常适合于开展网络教育,目前在这个市场开展较好的是一些职业证书类的培训和考试以及技能和能力提升类的线上培训。高职院校中如果有在职培训的,包括校企合作培训的,开展翻转课堂的尝试不失为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另外,高职教学中很多课程并没有好的现成教材可以使用,利用微课程的制作也是自编教材、校本教材建设的一种好的抓手,可谓一举数得,学校应采取鼓励措施,激励更多一线教师制作优秀的微课程。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就目前来说还是常规教学的补充而不是全面取代,因为国内的研究还刚起步,面临的问题很多,所以应先小范围、逐步渐进的试点并积累经验而不可一哄而上。
3.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的技术支撑手段和基础
在当今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微课程如果不借助网络,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为传统教学服务的新型课件而已,不可能在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带来重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可以借助自己校园网搭建网上自主学习平台,这方面的软件可以购买、自行开发或利用现成的开源软件来实现。同时对内对外提供服务,对内满足部分住校学生在宿舍的学习,对外满足走读学生回家后可以学习。如果学校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服务器,也可以租用或利用公网上的免费平台。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比以前有了很大发展,对信息化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比原来有很大提高,但硬件的投入不等于信息意识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我们要意识到没有技术发展就不可能有翻转课堂;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技术只是手段不是万能的,当技术变得我们感觉不到,但它又时刻在我们周围像空气一样存在时,才是技术作用最大发挥和体现。
4.微课程制作是翻转课堂的前提和重要组成
目前,在全国已开展了大规模的微课制作,很多教师尝试用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式来设计微课程。所谓微课程或微视频的“微”是从时间上和内容上来说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内容一般仅为一个知识点,往往是难点和重点,而且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一些书本上很难描述清楚或理解的知识点可以优先制作成微视频,通过微课程把这个知识点讲解清楚,所以,微课程是有别于课件、积件的,它不是辅助性的,它有教学大纲、目标、过程、方法、评价等环节,是一个相对缩微版的课程。
高职在微课程的制作上不同于中小学,应该更体现学科专业特点、课程的逻辑性、教师的授课方式和个性特征,而不应只注重趣味性、言语表达生动性等方面。微课程有四个特点: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微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只是翻转课堂的第一步,也是相对比较容易实施和看得到效果的,但是翻转后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如何设计,这才是更考验教师创造性的地方,是教师发挥实力的地方,也是翻转课堂最核心的地方,但是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5.翻转课堂背景下的师资要求和教师角色转换
高职教师要培养数字化视频教学的方法和能力,目前除了电教、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可以帮助教师制作微视频以外,大多数的微视频都是教师自己制作的,因为现在网络、数字媒体都很先进,一线教师完全可以自己设计并制作微视频,通过录屏软件甚至光是一部手机就可以制作出好的微视频。教师要学习视觉艺术、视觉传达效果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更好地分析学生的能力,在数字化传播技术中学生能否理解所学内容是关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小学和高校的微课大赛提出的高校评审标准中可以看出,对高校教师的风采、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要求相对中小学更高,这也可以看作是对高职教师的相应要求。
制作微课程时目前的做法是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看视频学习,辅之以网上的练习、辅导材料、学生小组互动讨论、与教师一对一的交流等方式完成课外的学习,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在课内解惑答疑。如果说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表现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制作与“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的学习资源,则表现为通过开发教学视频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不经意间,教师扮演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的角色。由此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职能开始发生变化,确确实实地从“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转型了。这种做法比起整天喊要教师转型的口号实在多了,也找对了突破口。
6.微视频与其它教学、自主学习方式方法相结合,发挥最大效果
翻转课堂是一个多方协作的合力工程,除了教师外,还有软件开发人员、网站管理人员、教育学、心理学工作者、学校信息中心、电教中心等的共同参与,微视频必须与网上在线学习平台、在线资源平台、远程教学平台等相互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例如,在微视频的观看过程中系统有可能会停下来问学生几个问题,答对后继续播放下面的内容。这种交互形式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避免被动接受;还有,在学习微视频过程中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可以参考网上的一些资源、与其它学生和老师互动,学习完微视频后可能会有些小练习检测学习效果等等,同时会将这些学习情况、学习难点等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任课教师将这些问题带回到课堂内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以上这些需要多方配合,学校要从管理上给出制度上的配合。
三、结语
随着翻转课堂研究的风生水起,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变革传统教学的一个大好契机。最近C20慕课联盟(高中)成立,20余所高中联手创建在线公共课标志着慕课(MOOCs, 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同时标志着翻转课堂的实施开始走向大规模发展阶段。据《中国教育报》报道称联盟将在2014年1月开展全国中小学“翻转课堂”微视频大奖赛,借此实现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虽然对翻转课堂、慕课仍有批评抵制的人,但对新事物还是应该有包容的胸怀和态度,大学和中小学都积极行动了,高职也不应该落后。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翻转课堂的实验和研究涌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梁承昊.网络教育,未来有多远?(一)[EB/OL]. 2013-10-11. http:∥www.jiaojianli.com/5025.html.
[2]张一春.如何理解微课?——微课的“四微特点” [EB/OL].2013-10-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 9ca 20101shyl.html.
[3]张一春.微课如何评价?——好微课的“五个关键” [EB/OL]. 2013-10-0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 20101shyz.html.
[4]焦建利. C20慕课联盟成立,慕课由大学向中学蔓延 [EB/OL]. 2013-10-1. http://www.jiaojianli.com/4692.html.
[5]金陵. 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 [EB/OL]. 2012-12-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4tvs.html.
[6]罗必新. 关于翻转课堂研究(一) [EB/OL]. 2013-01-0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7bce050101f4kj.html.
(编辑:郭桂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