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乾
摘 要:诚实守信是立人之本,做人之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本文针对当前农村职业中学学生中存在的不诚信现象,从其诚信缺失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职业中学;诚信缺失;原因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首要德行。农村职业中学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农村职业中学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职业中学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由此可见,道德建设的成功与否事关国家安危与民族兴衰。由于当前学校教育受家庭、社会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德育状况令人担忧,农村职业中学学生的道德建设更是不容乐观。诚信作为一切道德之基础和根本,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二、农村职业中学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的原因
进入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没有考上普高的学生,他们的自控力差,学习基础薄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习上没有动力。大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只是想让他们再长大几岁,对其没有过高的期望值,忽视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想观念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家长本来在家干私活,却给单位打电话请病假。甚至有的家长也在“教”孩子撒谎,学生不想上学时,家长给班主任请假,说是有病、家里有事、没有坐上车之类,这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不诚信之风。
2学校方面的原因
一是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伴随着这几年甘肃省会宁县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撤校并点,初中学校基本都集中在乡镇,造成乡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人数增加,班额扩大。面对如此多的学生,班主任只能是抓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后进生只能任其发展,导致这些学生在德育方面缺失了诚信的养料。
二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应试制度的惯性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对诚信产生了疑惑。上级部门的检查与考核制度使学校为应付检查做出了不诚信行为,难以以身作则。
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实施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甚至以智代德。只要学生成绩好,能考上大学就行,对学生如何做人缺少关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名存实亡。
3学生方面的原因
大多数中学生都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许多学生对《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中。有人在场与无人在场不一样;在校与在家不一样;在班主任老师面前是一套,在任课老师面前是另一套。当迟到、早退被班主任抓住时也能够认错,但第二天还是照旧迟到、早退。表面看这是缺少班级荣誉感的问题,其实只是做人问题、诚信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自律意识不强是导致农村职业中学学生诚信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生不重视思想品德的自我塑造,缺乏自我约束,是非观念淡薄,抵御不了来自外界的不良引诱,最后,成了不诚信的“俘虏”。比如,考试作弊问题,许多学生也知道这是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存在侥幸心理,铤而走险,作弊后又感到自责。
4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意场中一部分人不讲诚信,购物中的短斤缺两、以假充真,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尔虞我诈、欠债不还等。无诚信的行为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在社会出现严重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学校不出现问题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是农村职业中学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