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明
摘要:工程建设又称基本建设,是指横贯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之中,并为其形成新的固定资产的综合性经济活动过程,即包括了规划设计、建造、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类工作。工程建设工作涉及范围广,各方需协作配合完成。而建筑工程施工又是工程建设各阶段中,投资量最大、涉及部门和人员最多、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一项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的好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信誉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建设单位;项目;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U41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即在项目实施阶段对施工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系列工作,在现代化施工活动中该项工作应由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其中建设单位的施工管理是建设项目控制的重点,也是投资方和建设方利益的根本保证,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但由于项目建设具有单线作业、流动性大、环境多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项目施工管理难以高效实施,因而如何在管理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各个生产要素,合理有效的调整各方面协作关系,实现人财物等的最佳组合,方能更好的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建设单位强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强化施工管理,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隐患
建设单位通过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进行,因为很多施工现场都是高空作业,都需要搭设脚手架,同时经常出现多个工种之间的联合作业,因此施工现场是安全事故高发的场合。建设单位通过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可以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有效规范脚手架的搭设与安全带的使用规范,同时也能进一步规范施工现场的用电,防止电线的乱拉乱扯,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2、强化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建设单位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产品的质量,建设单位通过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建立于健全规范化、标准化与程序化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进而能够有效促进施工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能够将施工质量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施工部门与每一位施工人员,进而保证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从而保证了建设工程的质量。
3、强化施工管理,降低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造价的高低与建设单位现场施工管理水平有着很大的联系,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设工程造价。建设单位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建立严格的材料定额领取制度与材料回收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浪费,同时通过材料的回收又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进而降低了建设工程的成本。除以之外,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通过进一步加强各项变更、签证资料的整理完善,并且建设单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做现场签证单时,都亲自到施工现场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协商,这样有效避免了不合理的签证的出现,有效的降低了工程造价。
4、强化施工管理,保证工程工期
建设工程的工期管理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管理,它涵盖了施工技术、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建设工程工期的管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设单位的投资收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对施工进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及时掌握了建设工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调施工各个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建设单位通过加强施工现场每个施工工序的管理,保证了建设工程施工在保证前一个工序质量的前提下才进行下一个工序,防止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返工,进而延误了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
二、建设单位强化施工管理的措施
1、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施工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工程开始之前就制定好的规范,它规定了项目具体的程序。标准、方法,是保证项目顺利实现的基础,项目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符合大原则的前提下由施工单位内部领导决定。施工项目管理制度具体有项目部员工制定和起草,在企业内部对所有员工都适用,作为公司的规定具有约束力,任何人违背了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施工项目管理制度可以保证项目按照既定的原则进行,保持秩序井然,防止混乱和事故的发生,它无论是对于工程本身还是对于施工单位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因此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管理制度十分必要,这是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2、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不可避免。设计变更应尽早发生,发现越早损失就越小,最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初期阶段。对于必须进行设计变更的,应由建设单位牵头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并将变更内容及时落实到施工中。
3、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控制和编制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优化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4、严格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4.1要严格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精确的工程施工测量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比如在公路桥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导线点,中间桩和高程点实施科学有效的测量方式,并多次测量,使得测量结果能够达到闭合的标准,同时,要客观公正的做好记录,减小工程测量的误差,保证工程测量的精确性。
4.2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测
严格质量标准,加强对各种原材料和工程构件的质量检测。严格原材料和各种工程构件,配件的入场机制,对各种质量不达标,不合格的原材料,构件,配件,不准进入施工环节。比如,在水泥和钢筋的入场时候,要对合格证做出细致鉴定,并要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质量合格才可以投入工程施工。
加强对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等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钢筋,砂浆等各种半成品,在相关的工程环节使用的混凝土,砂浆具有不同的等级要求时候,应做出科学合理的配比,并实施挂牌作业制度,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挂牌的标准配合比,科学严谨下料,严禁违规操作,杜绝浪费。
5、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系统的组织包括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以及工作流程组织。如果把一个施工阶段项目管理视作一个系统,其目标决定了项目管理组织,而项目管理组织是项目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施工项目组织机构与企业组织机构是局部与整体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组织系统能否正常运转,首先要看项目部领导核心——项目经理。选择什么人担任项目经理,看施工项目的需要,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领导才能、政治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时间观念。
结束语
建设单位在进行现代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应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在遵守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遵守相应建设基本程序,合理履行合同和法规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对参建各方的服务和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提高整体素养、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方可保证项目在进度、质量及成本等方面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保证最终各个目标的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薛庆文管理方法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1(29)
[2]王胜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体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