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声晖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1Y511。
摘要:云南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公平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介绍了云南高职教育的现状,教育公平改革进程及今后的发展,重点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与对策,可供政府决策及学校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边疆;高职教育;公平;思路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4014901
云南高等职业院校成立前大部分办学模式是中专、高职等,很多是以前的中专和中职生格而成。这类高职院校教育观念、专业设置、教育管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落后。同时,边疆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也普遍较低,教师学历达标率低,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普遍缺乏。云南高职院校从学校的分布来看,存在城乡、地区的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2011年全省共有高职院校36所。其中位于昆明的有24所,占学校总数的67%,比较集中。从办学水平看,存在整体质量不高。到目前为止,只有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被列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这两所学校办学水平相对较高,我省类似较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太少。云南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有的是具有多年高职高专办学经验的专科学校,有的是成人高校转制而来,有的是中专学校升格而成,还有的是几所学校联合组建的。针对当前云南高职教育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解决。
1推动高职教育的教育公平理念
公平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国民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要高职教育公平,就意味着要促进入学、享受教育、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就业等机会的均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面向精英服务转向为大众服务,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80%的工作与高职教育有联系,解决诸如剩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贫困、污染等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都离不开高职教育。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它是永恒追求的理想,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则可以向这个理想目标不断迈进。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民族性,应当面向所有需要的人,着力培养云南本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边疆民族地区人民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为他们成才、创业和就业创造条件。高职教育是云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桥头堡建设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云南要发展高职教育,离不开教育公平理念的引导。高职教育要办出学科特色,面向社会的需要,而且要把教育视野拓展到社会上的其他人群,包括为工人转岗培训,为农民奔小康、向城镇或非农产业转移服务。把云南高职教育办成一种“公平教育”,即没有排斥,没有歧视,不分城乡差距、民族差异、地区差距、性别差异,充分体现“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理念,突破传统高职教育的束缚,向全社会开放,不管是正规教育还是职业培训,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应纳入其范畴。
2合理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随着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可能会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而需要进行变革。当前云南高职教育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公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高职教育需求迫切与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高职教育发展要素主要指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包括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区域资源。在加快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的指导思想下,应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结合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和建立桥头堡”战略目标的实施,优化教育资源,加大云南边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表达合理分配。一、在云南各地州至少设立一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以物流、旅游、生物、制药、花卉、民族工艺、小语种等技术特色专业,培养本地区急需的人才,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二、开设五年制大专教育。这种教育主要针对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入学后前面两年主要是学习高中的基础知识,随后三年再进行专业学习。三、“订单式”培养。高职教育可以与一些企业联合,实行先招工后入学的办学模式,招收企业“订单”班。这些学生在校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后,第三年就可以到“订单”企业定岗实习。四、开设专升本衔接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少数具有相应基础条件的学生,开展专升本衔接教育。高职院校开专升本衔接教育,既可满足少量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升学愿望,又可以为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部分具有职业技术基础的生源,起到进一步开发优秀人才的作用。
3积极推进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刻,从社会学角度看,改革会产生社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结构具有收入分配均等化,社会身份分层稳定的特征。改革开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表现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等。有数据显示社会阶层与职业教育有密切关系:高职教育与低社会阶层人群关系比较紧密,这样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合适的教育;另一方面,高职业教育很有可能复制他们原有社会阶层。只有改变现有的社会阶层,加大各社会阶层的合理、稳定、持续地流动,才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当前,很多弱势群体依旧把这种通过获得高等职业教育改变自己地位做法,作为改变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一旦这一道路不畅通或者不公平,可能就会出现“农民的儿子永远是农民,穷人的孩子永远穷,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将会凝固,社会稳定的将存在隐患。反之,如果能够推动社会各阶层的合理流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平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这种流动包括能否解决农民及农民工的待遇及户籍、能否改变现有收入分配办法、进城儿童的入学问题、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减少贫富差距等社会不公平问题。只有妥善地解决类似问题,加强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才有利于改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平。
4以解放思想为契机,重新定位高职教育的发展
发展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即是云南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云南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云南高职教育要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努力建设与边疆地区发展和面向东南亚需求的专业。在解决云南边疆高等职业教育公平上,结合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和建设东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目标的实施,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的调整力度。一方面明确区域优势,挖掘现有高职院校的潜力,使现有高职院校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实训基地风方面做好引领示范工作,把高职教育建设成为对东南亚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基地。另外一方面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在经济和文化基础比较好的地州至少建设一所高职院校,以物流、旅游、小语种、民族医药、热带作物、矿产、水利、烟草等具有云南特色的学科,打造一批本土化、民族化和特色化的地方高职院校。同时,结合本地经济、文化情况实施兴边富农培训,开展一些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为本地区培养一批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最大程度地满足云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高等职业的需求。
5结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时代的诉求。当前云南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有自己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每个边疆人民的关系,尤其是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重视。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对高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该辩证分析、理性对待,要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着眼高职教育公平,在政策上继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达到公平与效益的统一与和谐,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张霜.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多元文化与课程[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3]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4]李延平.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5]余秀兰.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7,(1).
[6]翟轰.西部高等职业院校的功能定位[J].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7]吴舸.高等教育大众化视域下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
[8]乐莉,毛颖.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