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悦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1678-1741)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产作曲家。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共创作了一部清唱剧、五十多部歌剧和近五百首器乐协奏曲,其中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这个理发师的儿子从小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尽管他在学校里的主课为神学,并在1703年二十五岁时加冕为神父,但最终是他在提琴演奏上的造诣令他名声大噪,并作为提琴教师受雇于皮埃塔市的一所女子音乐名校。1718年,维瓦尔第来到曼图亚,在曼图亚市市长菲利普王子的宫廷乐队里担任乐长(职位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总监)。1723年,他回到皮埃塔的音乐学校,除了继续担任提琴教师一职以外,他还被要求每月提供至少两首全新的协奏曲。于是,维瓦尔第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高产期,据传当时他的创作速度比抄谱手的速度还要快,使得当地的一些抄谱手们叫苦不迭。轻快而优雅的风格,严谨而不落俗套的三乐章曲式使得他的协奏曲在欧洲风靡一时,为他带来各地的仰慕者,其中就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大多为高音乐器而写,这可能缘于他本人是一名小提琴手。我们现在时常听到的维瓦尔第的协奏曲主要以小提琴、长笛、双簧管、高音小号和圆号等乐器为主要独奏乐器,而本唱片收录的却是他专门为竖笛而谱写的协奏曲。提起竖笛,我们并不陌生。作为一个价廉而又便于学习的乐器,塑料制竖笛正受到众多的业余爱好者和音乐普及教育家们的青睐。在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竖笛早已成为中小学初级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许在不少西方古典音乐的乐迷眼中,竖笛就如口琴、排箫一样,仍是一个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乐器。其实早在中世纪的欧洲,竖笛已成为音乐会的常客。当时的竖笛都是手工制作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比较常见的有桃木、红木、象牙、水晶等。由于音域的限制,一位职业的竖笛演奏者必须随身携带多支不同调性和音域的竖笛,于是就产生了高音竖笛、中音和次中音竖笛以及低音竖笛等,其尺寸也由短到长。据《新格罗夫音乐大词典》记载,目前欧洲仅存的一套完整的巴洛克竖笛中,低音竖笛的长度超过两米。由于笛头太高,乐器不得不配有类似巴松的S管,演奏者通过适合他身高的S管向笛头里吹气。
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竖笛有着许许多多的名称。“甜音笛”或“柔音笛”(flauto dolce)是意大利人对竖笛的称呼,这可能是因为竖笛富有甜美而又温柔的音质。而在法国,人们称之为“鸟嘴笛”(flūte-à-bec),因为其笛头酷似鸟类的尖嘴。德国人把竖笛叫做“直笛”(blockenflute),以区分在巴洛克时期已广为流行的“横笛”(transverse flute),也就是现在的长笛。几乎每一位知名的文艺复兴或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都曾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竖笛。作为一种色彩乐器,竖笛那独有的音色通常能使听众联想起田园的风光和鸟鸣。巴赫喜欢在他的作品里将高音竖笛称为“短笛”(flauto piccolo),他在《马太受难曲》和第二、第四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作品中都使用了竖笛作为独奏乐器。
由于当代木制专业竖笛的稀缺和演奏家的匮乏,我们在演奏巴洛克或更古老的作品时,通常以长笛取而代之。十八世纪中叶,随着交响乐的飞速发展和音乐厅的建造,竖笛作为一种缺乏穿透力的乐器,音量上无法与其他管乐器所抗衡,因此逐渐退出了作曲家们的视野。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竖笛被音乐教育家们所发掘并以机器生产取代了过去的手工制作,才使得人们对竖笛有了新的认识。当代所使用的塑料竖笛大多是模仿巴洛克时期已相对定型的高音竖笛,而其它调性和音域的竖笛由于携带的不便和制作工艺的复杂,并没有被当代人所采用。
竖笛的发声原理与我们所熟悉的长笛相同,都是通过空气摩擦而产生振动。与长笛不同的是,竖笛的笛头本身已有固定好的角度让空气摩擦,而长笛则需要演奏者通过练习找到最合适的角度来制造摩擦。这就好比我们吹口哨,每一位健康人都具备吹口哨的条件,而真正发出声音则需要我们在唇形、舌尖和舌根以及上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竖笛的笛头好比我们小时候体育老师出操时用的哨子,任何人,无需嘴型的控制和练习,都可吹响。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竖笛受到人们特别是初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维瓦尔第共创作了二十二首竖笛协奏曲,本张唱片收录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七首。值得一提的是,在古意大利文中,“concerto”(协奏曲)一词是带有争鸣、竞争的意思,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一个由乐队伴奏的独奏作品。每一首协奏曲的配器编制只有竖笛和其它一件或几件乐器,通常是双簧管、大管或小提琴,加上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所以每一件乐器,包括独奏竖笛在内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其说是协奏曲,不如说是一组由竖笛为首的重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