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创新思维培养 缘于教师“有心”而为

2014-09-23 15:53仲维华
化学教与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师

仲维华

摘要:文章讨论了如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除了离不开实验这方“沃土”,少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更缘于教师通过热心关注学生好奇心,细心留意学生建议,耐心教会学生思考,潜心注重自我提高等系列举措“有心”而为。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师;有心而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8-0065-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3

随着电化教育的发展,“讲实验、画实验”的教学行为少了,但教师“放实验”,学生“看实验”的现象却有增加的趋势。不可否认通过多媒体呈现出色彩缤纷动感十足的画面,确实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给实验教学带来新气象,其积极意义明显,但部分老师时有完全替代实验的做法不免喧宾夺主,不仅与强调“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新课标要求严重背离,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和权利,这种让学生在远离实验的模式下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其弊端显而易见,对“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来说,或许就是水中捞月,画饼充饥。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是新课程标准的一种基本理念。怎样渗透这种理念,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拥有创新精神?结合实际教学,笔者体会: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实验这方“沃土”,少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更源于教师的“有心”而为。

一、热心关注学生好奇心

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其强烈的趣味性常常激发着学生好奇心这种天性,因而凡遇到一些新奇的物质、性质或现象,总想去一探究竟,可谓一有“风吹草动”就“寂寞难耐”,总喜欢“看热闹”、“凑热闹”,甚至偶尔还会因抵不住诱惑去违背老师的教诲不听话地“动动手”。作为教师亦无须对此“不听话的举动”加以扼杀,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好奇心是“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鼓动”这种“动手”行为的心理无非是想去感知一下,体验一回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因此对学生的好奇心我们要热心关注,加倍利用,利用由此激发的强烈兴趣、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因势利导,从而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契机、平台。

例如:氧气、铁丝作为生活中常见物质,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给我们直觉,铁不可以燃烧,可神奇的氧气却让铁丝剧烈燃烧且火星四射,“风景独好”。铁丝为啥也能燃烧?“普通”的物质今天为何多了许多“神奇”,咋看起来还有些“陌生”?学生惊讶之余,好奇不已,追根求源的意愿空前。教师此时只需略加点拨,学生很快就可想到铁丝燃烧与氧气浓度也许有关,而更多的同学好奇的是:铁丝绕成螺旋状干啥?集气瓶中为何要放入少量的水或细沙?为何燃烧没有熟悉的火焰?即使是一些平时胆小文静的女生都有跃跃欲试的冲动:这个实验我可以做吗?我能成功否?种种有发散创新意识的问题想法从不少学生脑海泉涌,其实正是缘于这种熟悉莫过的物质产生的让人匪夷所思的“怪现象”,强烈地刺激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好奇心,激发着探究欲望。而作为教师此刻务必热心及时关注学生这种好奇的行为和心理,因为这个动力强大的“发动机”,能高效地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维,去想象,我们教者只要轻松施以巧问,就能让学生保持这种积极性,保持这份对化学的的热情,不仅创新思维能力能迅速得到培养、发展和提高,化学的课堂效率、学业水平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二、 细心留意学生的建议

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优秀的教师呈现的该是开放的思维形式的课堂,能给学生营造宽松、亲和、信任、民主的课堂氛围。因为当学生能信任老师,有了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被挖掘。作为启蒙教育的初中化学,其新课程标志性口号“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说明了很多物质来源于生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则提醒教师要细心留意学生结合了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而发的一些建议,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甚是重要。当然也许不少建议不会尽如人意,有些甚至是错的或“有悖常理”,但“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学生不犯错误是可怕的事情。”因此不管对与错,利于学生自主思维习惯养成的建议就应该予以鼓励,确有不着边际的建议教师可略加适度的点拨和宽容,由点拨加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由宽容保持思维的积极性,但切忌机械呆板的程式化、公式化教学,因为只有把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积极性调动起来,“百家争鸣”的现象出现了,创新思维才有存在的根基,才会“唯有源头活水来”,当学生从“知识的奴隶”转化为“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保护和发挥。

例如:浓硫酸稀释实验中,笔者演示了操作要点,强调了该过程会放出大量热,甚至出现沸腾。有学生建议:“能不能放进温度计,看看放热的程度如何?有没有达到水的沸点?”说实话,多年来,笔者也没想到通过温度计进行数值化的度量,只是“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地重复“昨天的故事”,即借助少数学生触摸盛放稀释液的烧杯壁,通过他们获得的经验感知告诉大家该实验放出大量热,但放出热量多到何种程度,会使溶液温度升高多少?温度上升的高低快慢又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只有实验才能最直观地告诉我们一切。在按学生建议放进温度计,结合多个班级实验发现:在酸和水温皆为19.5℃左右,硫酸与水体积比为50mL∶100mL时,温度很快上升几乎靠近100℃(若加酸稍快可达104℃左右);继续加入硫酸并不断搅拌,在体积比为100mL∶100mL时,温度可达到124℃左右(也与加入硫酸缓急、搅拌快慢等因素有关,操作要注意安全),这种借助温度计数据量化的实验改进不仅很好地在全体学生面前形成良好教学效果,其在水中稀释超过100℃的读数更可谓效果“震撼”,学生惊讶之余,印象极其深刻。由此笔者感触颇多:其实创新思维,有时就近在咫尺,可往往因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却又“咫尺天涯”;今天缘于有心留意了学生的建议,尽管对实验仅仅是小小的创意、改动,却化“天涯”为“咫尺”, 有柳暗花明之感。

三、耐心教会学生思考

布鲁纳曾经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主题中设置了‘活动与探究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再走“填鸭式”的老路,而是要按新课程理念选择科学的方法和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同时教师发挥好引领作用,教会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授之以鱼,更求授之以渔。也许这个过程比直接告知来得漫长且曲折,但我们要有耐心,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例如:“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有同学发现本组红色很快褪去,做了几次都如此,观察其它小组,有的小组红色较长时间存在,也有的小组红色很快褪去。借此意外现象,能否既捕获“鱼”,又收获“渔”?

endprint

引导原因分析:相同的空气环境中,遇碱性溶液变红的酚酞,为何在本组实验中会很快褪色?观察、对比、思考目前只用了两种试剂即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从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出发,可以推测溶液的褪色要么与酚酞有关,要么是氢氧化钠的原因。

实验探究设想:有的小组红色依然存在,证明该组试剂没有问题,能否借助该组试剂来检验本组酚酞和氢氧化钠溶液,到底是那种物质导致红色很快褪去?

操作探究过程:先用本组的酚酞滴入该组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红色不褪去;再拿该组的酚酞滴入本组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现红色很快褪去。

初步得出结论:溶液的褪色与本组酚酞无关,应是由本组氢氧化钠溶液导致。

引导猜想分析:是否是氢氧化钠变质了?可氢氧化钠即使变质为碳酸钠,其水溶液也是碱性的。实验开始时酚酞都变红,已说明溶液呈碱性,但为何本组溶液颜色还是很快褪去?如果我们重新配置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呢?而且浓稀有别呢?

学生实验验证:通过向新配置且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发现浓溶液中红色很快褪去,稀溶液中红色能较长时间存在。

综合上述过程可初步知道:红色褪去是缘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大导致。到此,一个意外发现的问题在学生充满趣味的探究和快乐的体验中得到解决。最后教师还可延伸问题:酚酞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时红色不能较长时间存在,浓度应该多大?其它碱也会有此类似性质吗?我们能知道更多?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兴趣被激发,意犹未尽之时不忘对学生的有心“煽情”,不仅利于学生长期保持对化学学科学习热情,同时也让教师再次清醒地认识,彻底搞清楚有些知识点,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需要我们耐心地教会学生思考。

四、潜心注重自我提高

创新思维是动态发展的,怎样教育培养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抓住契机,则要求教师的能力水平需不断发展、升级、更替。加里宁说过:“知识是必须补充的。当教师的人不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因此教师务必要静下心来反思、钻研,潜心注重自我提高。

1. 养成反思的习惯

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而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掌握这些成果与结论的获取途径与过程。[2]如何走出传统教学的“围城”,突破陈旧的观念的束缚来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养成反思的习惯。因为只有借助了反思,才能知道教学过程的呈现与方法实施是否合理、科学;才会注意问题的提出知识的传授是否考虑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近发展区域,学科综合能力等因素,才能熟悉是否调动了学生自主思维意愿,践行生为本的理念。当学生有了主动参与乐于思考的意愿,潜能有了激发的机会,思维有了发散的空间,创新思维的培养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所谓“自反”“自强”正是要求我们要有反思的习惯并在反思中提高。

2. 注重创新实验的“躬行”

化学学科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实验,没有实验,化学学科就失去了根基,难以前行。事实上,也许一次探究活动,一个偶然性的问题或者一次意外的实验现象,学生从中经历了瞬间的过程体验,因而提出了新的问题,不同的想法。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后,如何判断学生思维的正误,则需要做有心人、实践者。我国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古语亦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有时只有通过切身 “躬行”才会有所发现、领悟,才会拥有最终的话语权。如浓硫酸稀释实验,正是由于有了细心留意学生建议后的“躬行”,不仅知道该实验中温度可达到或超过100℃的结论,而且发现对该实验放热量化衡量,教学效果绝对震撼,对比分析实验操作和教学过程,我们也就拥有了实验创新和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和话语权。

约翰·D·洛克菲勒说过:“如果你要成功,你要朝着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的成功之路。”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变通的思想,开放的做法,在抓住细节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灵活选择教学过程和方法,把握学科特征,走进实验,用热心开启,用细心雕琢,用耐心坚持,用潜心钻研提升,在化学创新思维培养问题上,做到“有心”而为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杨异德,付芸.高中化学课程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2,(2):18

endprint

引导原因分析:相同的空气环境中,遇碱性溶液变红的酚酞,为何在本组实验中会很快褪色?观察、对比、思考目前只用了两种试剂即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从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出发,可以推测溶液的褪色要么与酚酞有关,要么是氢氧化钠的原因。

实验探究设想:有的小组红色依然存在,证明该组试剂没有问题,能否借助该组试剂来检验本组酚酞和氢氧化钠溶液,到底是那种物质导致红色很快褪去?

操作探究过程:先用本组的酚酞滴入该组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红色不褪去;再拿该组的酚酞滴入本组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现红色很快褪去。

初步得出结论:溶液的褪色与本组酚酞无关,应是由本组氢氧化钠溶液导致。

引导猜想分析:是否是氢氧化钠变质了?可氢氧化钠即使变质为碳酸钠,其水溶液也是碱性的。实验开始时酚酞都变红,已说明溶液呈碱性,但为何本组溶液颜色还是很快褪去?如果我们重新配置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呢?而且浓稀有别呢?

学生实验验证:通过向新配置且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发现浓溶液中红色很快褪去,稀溶液中红色能较长时间存在。

综合上述过程可初步知道:红色褪去是缘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大导致。到此,一个意外发现的问题在学生充满趣味的探究和快乐的体验中得到解决。最后教师还可延伸问题:酚酞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时红色不能较长时间存在,浓度应该多大?其它碱也会有此类似性质吗?我们能知道更多?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兴趣被激发,意犹未尽之时不忘对学生的有心“煽情”,不仅利于学生长期保持对化学学科学习热情,同时也让教师再次清醒地认识,彻底搞清楚有些知识点,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需要我们耐心地教会学生思考。

四、潜心注重自我提高

创新思维是动态发展的,怎样教育培养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抓住契机,则要求教师的能力水平需不断发展、升级、更替。加里宁说过:“知识是必须补充的。当教师的人不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因此教师务必要静下心来反思、钻研,潜心注重自我提高。

1. 养成反思的习惯

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而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掌握这些成果与结论的获取途径与过程。[2]如何走出传统教学的“围城”,突破陈旧的观念的束缚来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养成反思的习惯。因为只有借助了反思,才能知道教学过程的呈现与方法实施是否合理、科学;才会注意问题的提出知识的传授是否考虑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近发展区域,学科综合能力等因素,才能熟悉是否调动了学生自主思维意愿,践行生为本的理念。当学生有了主动参与乐于思考的意愿,潜能有了激发的机会,思维有了发散的空间,创新思维的培养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所谓“自反”“自强”正是要求我们要有反思的习惯并在反思中提高。

2. 注重创新实验的“躬行”

化学学科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实验,没有实验,化学学科就失去了根基,难以前行。事实上,也许一次探究活动,一个偶然性的问题或者一次意外的实验现象,学生从中经历了瞬间的过程体验,因而提出了新的问题,不同的想法。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后,如何判断学生思维的正误,则需要做有心人、实践者。我国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古语亦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有时只有通过切身 “躬行”才会有所发现、领悟,才会拥有最终的话语权。如浓硫酸稀释实验,正是由于有了细心留意学生建议后的“躬行”,不仅知道该实验中温度可达到或超过100℃的结论,而且发现对该实验放热量化衡量,教学效果绝对震撼,对比分析实验操作和教学过程,我们也就拥有了实验创新和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和话语权。

约翰·D·洛克菲勒说过:“如果你要成功,你要朝着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的成功之路。”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变通的思想,开放的做法,在抓住细节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灵活选择教学过程和方法,把握学科特征,走进实验,用热心开启,用细心雕琢,用耐心坚持,用潜心钻研提升,在化学创新思维培养问题上,做到“有心”而为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杨异德,付芸.高中化学课程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2,(2):18

endprint

引导原因分析:相同的空气环境中,遇碱性溶液变红的酚酞,为何在本组实验中会很快褪色?观察、对比、思考目前只用了两种试剂即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从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出发,可以推测溶液的褪色要么与酚酞有关,要么是氢氧化钠的原因。

实验探究设想:有的小组红色依然存在,证明该组试剂没有问题,能否借助该组试剂来检验本组酚酞和氢氧化钠溶液,到底是那种物质导致红色很快褪去?

操作探究过程:先用本组的酚酞滴入该组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红色不褪去;再拿该组的酚酞滴入本组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现红色很快褪去。

初步得出结论:溶液的褪色与本组酚酞无关,应是由本组氢氧化钠溶液导致。

引导猜想分析:是否是氢氧化钠变质了?可氢氧化钠即使变质为碳酸钠,其水溶液也是碱性的。实验开始时酚酞都变红,已说明溶液呈碱性,但为何本组溶液颜色还是很快褪去?如果我们重新配置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呢?而且浓稀有别呢?

学生实验验证:通过向新配置且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发现浓溶液中红色很快褪去,稀溶液中红色能较长时间存在。

综合上述过程可初步知道:红色褪去是缘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大导致。到此,一个意外发现的问题在学生充满趣味的探究和快乐的体验中得到解决。最后教师还可延伸问题:酚酞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时红色不能较长时间存在,浓度应该多大?其它碱也会有此类似性质吗?我们能知道更多?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兴趣被激发,意犹未尽之时不忘对学生的有心“煽情”,不仅利于学生长期保持对化学学科学习热情,同时也让教师再次清醒地认识,彻底搞清楚有些知识点,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需要我们耐心地教会学生思考。

四、潜心注重自我提高

创新思维是动态发展的,怎样教育培养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抓住契机,则要求教师的能力水平需不断发展、升级、更替。加里宁说过:“知识是必须补充的。当教师的人不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因此教师务必要静下心来反思、钻研,潜心注重自我提高。

1. 养成反思的习惯

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而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掌握这些成果与结论的获取途径与过程。[2]如何走出传统教学的“围城”,突破陈旧的观念的束缚来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养成反思的习惯。因为只有借助了反思,才能知道教学过程的呈现与方法实施是否合理、科学;才会注意问题的提出知识的传授是否考虑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近发展区域,学科综合能力等因素,才能熟悉是否调动了学生自主思维意愿,践行生为本的理念。当学生有了主动参与乐于思考的意愿,潜能有了激发的机会,思维有了发散的空间,创新思维的培养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所谓“自反”“自强”正是要求我们要有反思的习惯并在反思中提高。

2. 注重创新实验的“躬行”

化学学科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实验,没有实验,化学学科就失去了根基,难以前行。事实上,也许一次探究活动,一个偶然性的问题或者一次意外的实验现象,学生从中经历了瞬间的过程体验,因而提出了新的问题,不同的想法。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后,如何判断学生思维的正误,则需要做有心人、实践者。我国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古语亦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有时只有通过切身 “躬行”才会有所发现、领悟,才会拥有最终的话语权。如浓硫酸稀释实验,正是由于有了细心留意学生建议后的“躬行”,不仅知道该实验中温度可达到或超过100℃的结论,而且发现对该实验放热量化衡量,教学效果绝对震撼,对比分析实验操作和教学过程,我们也就拥有了实验创新和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和话语权。

约翰·D·洛克菲勒说过:“如果你要成功,你要朝着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的成功之路。”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变通的思想,开放的做法,在抓住细节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灵活选择教学过程和方法,把握学科特征,走进实验,用热心开启,用细心雕琢,用耐心坚持,用潜心钻研提升,在化学创新思维培养问题上,做到“有心”而为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杨异德,付芸.高中化学课程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2,(2):18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美育教师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