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角游戏的“建构”

2014-09-22 21:24翁健蕙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区角游戏指导经验

翁健蕙

摘要:区角游戏是一种自主性探索活动,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区角游戏中,孩子们除了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实践经验、拓展知识外,还能获得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力求为幼儿创设开放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如何为幼儿建构丰富多姿的区角游戏呢?可以说:生活经验是区角游戏的“源”,材料是区角环境的“泉”,教师的策略性指导是游戏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游戏中耐心观察、用心聆听幼儿,在与幼儿共创开放性游戏环境及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不断优化。

关键词:区角游戏;经验;材料;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73-02

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孩子喜欢游戏活动,是因为其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符合其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特别是区角游戏,孩子们除了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实践经验、拓展知识外,还能获得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力求为幼儿创设开放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为幼儿建构丰富多姿的区角游戏,使孩子获得更加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再现和积累生活经验

区角游戏活动是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幼儿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就能创造出怎样的游戏情境。区角游戏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幼儿生活情境的再现。因此,在指导区角游戏活动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丰富游戏素材。利用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幼儿再现和积累生活经验。教师是孩子游戏的支持者和引领者。当发现孩子的一些游戏活动时,要及时捕捉,并利用利用图片、录像等将相关生活场景进行再现。让幼儿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分享经验、丰富游戏。使有不同生活经历的孩子,都能借助有限的教育资源,获得发展。如在开展“大卖场”游戏时,可以预先将卖场中的物品摆放、人们的买卖活动以及收银员、理货员、促销员的工作录制下来,让幼儿获得身临其境的直观感知。还有一些游戏活动场景,如服装厂、染印车间等,虽然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孩子们都很熟悉,也很适合成为孩子的游戏内容,但是幼儿平时生活中很难参观到现场的制作过程。还有一些地方考虑到健康和安全因素,不太适合幼儿前往,如加油站等,这也可以通过资料片的播放,帮助幼儿获得相关经验。虽然有的孩子已经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但是没有通过集中、有预设问题提示的观察,还不能马上在游戏中再现出来。通过录像资料的呈现,可节省过多的回忆交流、现场参观的时间。通过有目的地观察交流后,再开展游戏活动,可以大大提升效率,使幼儿在游戏场景的自主创设。在游戏互动中有更直观的经验可供模仿,有效地帮助幼儿丰富游戏素材。

二、用收集和利用材料的方式拓展开放性游戏环境

皮亚杰说过“儿童认知发展要在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幼儿的活动需要环境的支持。在开放的游戏环境中,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互动中增进智慧、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在创设游戏环境时,要用收集充足的游戏材料和对材料有效利用的手段来进一步拓展开放性游戏环境。

1.把收集材料作为拓展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前奏曲。充足的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操作的有效保证,能使孩子在游戏中自主选择、大胆创意,这也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及在游戏中的发展。那充足的游戏材料从哪里来?靠老师单方面的收集是有限的,要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实现家园共同参与游戏的前期准备工作。当发现收集来的材料不够理想时,可根据季节特征、课程进行和孩子们的兴趣等因素,巧妙地加以引导,逐步丰富。如,我们在开展大卖场游戏时,经过前期的经验分享,孩子对游戏已有了初步的构想。于是发动孩子收集大卖场里的“货物”,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与日俱增。我们除了对孩子收集来的商品大加赞赏,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外,还要关注材料的数量、品种、实用性、安全性等因素。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使材料更具价值。收集材料的过程不仅能激发幼儿创设游戏环境的积极性,还能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构想,进一步提升游戏经验。丰富的材料配备也是开放性游戏活动成为可能。

2.把对材料的有效利用作为拓展开放性游戏环境的主旋律。当材料收集到一定丰富程度时,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利用材料,共创开放性游戏环境?我认为要做到精、巧、新。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筛选,使游戏材料更“精”。这么多的游戏材料,肯定不是每一样都适合的。于是让孩子在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自主选择,进一步完善游戏环境。例如,我们在开展“娃娃家”游戏时,孩子想要为娃娃过生日,于是就收集来了各种各样的“蛋糕”,有上下分体组装的蛋糕盒,有泡沫做的大号蛋糕盒,还有小号的折叠式蛋糕纸盒……在这么多蛋糕盒中,让孩子边游戏边自主选择。在一次次尝试中,孩子们发现上下分体组装的蛋糕盒,虽然很漂亮,但是不便于携带。泡沫的太大,小桌子上摆放不方便。小号的小巧玲珑便于携带,非常适合游戏。这样做给了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使幼儿在游戏中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能更好地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拓展开放性游戏环境的有效形式。其次,要使品种繁多的游戏材料“巧”而不乱。孩子们对于新收集来的材料充满好奇,往往会全神贯注地摆弄,而使原来就很杂的材料更加凌乱。我们要引导孩子利用已有的材料巧妙分类和布局。建立一定的规则,便于自主地整理取放,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如孩子们喜欢的大卖场游戏,当发现“营业员”对大堆流动快速的“货物”束手无策时,教师可以及时介入:为孩子提供开放性的货柜,引导幼儿设计分类标识,引导幼儿分工合作。让幼儿在合理的规则指导下,共创有序的开放性的游戏环境。

三、用问题的解决和情节的发展推进和丰富区域内容

丰富的区域游戏内容不是靠老师预设出来的,而是教师通过在游戏中观察幼儿与材料、与同伴的互动情况,在新出现问题的互动解决和情节的发展中不断推进和丰富起来的。

1.当游戏出现“新问题”时要在游戏材料、介入方式、时间、空间、及知识点等方面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悉能力,及时去接孩子抛出的球。但是,教师不能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应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在接和抛的过程中巧妙地介入游戏,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达到不断丰富区域游戏内容的目的。

2.要把游戏结束后的讲评环节,作为用问题的解决和情节的发展推进和丰富区域内容的有效契机。在这一环节中,要组织幼儿围绕游戏中的突出问题集中展开讨论,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师生共同在分享交流中解决问题、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例如:在过端午节时,娃娃家里需要粽子→去超市买(买不到)→让加工厂做(没材料)→共同收集材料。“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制香袋、赛龙舟→制作→提供多种材料→布局游戏空间……—系列区域游戏内容,顿时丰富了起来。于是,在交流中把游戏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展现了出来,能让孩子展开积极的讨论。使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区角游戏,在孩子们的智慧碰撞中,不但想出了许多新的玩法,还为下一次游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共同建构游戏内容。

区角游戏是一种自主性探索活动,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生活经验是区角游戏的“源”,材料是区角环境的“泉”,教师的策略性指导是游戏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是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关键因素。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有效“建构”,需要在教师耐心观察、用心聆听幼儿游戏中的言语中,在与幼儿共创开放性游戏环境及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不断优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角游戏指导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教育功能分析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