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人民画报》的意义场域分析

2014-09-22 03:03陈娟
文教资料 2014年15期
关键词:报头画报场域

陈娟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晋冀鲁豫《人民画报》的意义场域分析

陈娟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图像是“意义”的“生产”与“交换”的载体,是意义构成和传播的十分有效的媒介。对于图像意义的诠释,主要关注三个场域,即图像的生产制作场域、自身构成场域和传播(观看)场域。本文通过意义场域分析诠释晋冀鲁豫《人民画报》的图像意义。

晋冀鲁豫 《人民画报》 意义场域

晋冀鲁豫《人民画报》创办于1946年8月,与新中国在1950年7月出版的面向世界的综合性摄影画报 《人民画报》同名。就图像的意义而言,创刊于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生长于晋冀鲁豫解放区、由晋冀鲁豫解放区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晋冀鲁豫《人民画报》具有不同于现代《人民画报》的特点。图像是“意义”的“生产”与“交换”的载体,是意义构成和传播的十分有效的媒介。对于图像意义的诠释,主要关注三个场域,即图像的生产制作场域、自身构成场域和传播(观看)场域。本文通过意义场域分析诠释晋冀鲁豫《人民画报》的图像意义(下文中的《人民画报》不作特殊说明均指晋冀鲁豫《人民画报》)。

一、《人民画报》图像新闻的生产场域

1.技术条件:照片制版技术

尽管摄影术和照片制版技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中国的报刊大量采用,但当时根据地一缺设备,二缺技术。虽然晋冀鲁豫有一个名为《战场画报》的画报,但因无照相制版条件,《战场画报》刊登的全部为手绘漫画和木刻版画类美术作品。

1944年夏,《战场画报》的编辑高帆携自己的摄影作品步行至晋察冀根据地,请晋察冀画报社制作成铜版,再携铜版步行返回,在当年8月《战场画报》第12期发表了这些摄影作品,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使军区领导看到摄影的宣传力量,成为晋冀鲁豫创办摄影画报的一个由头。

1945年12月初,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派高帆再次去晋察冀军区,带着刘伯承、邓小平给聂荣臻的信件,要求晋察冀派人支援晋冀鲁豫创办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社不仅支援了懂摄影、制版、印刷方面的技术人才,还带去一批照相制版设备和摄影器材,为《人民画报》的创立打下了技术基础。

尽管军区重视,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都给予画报很大的支持,但画报的出版还是遇到很多困难,画报第一期编后记对此有所记述:

人民画报筹备了好几个月,直到现在才和大家见面,这是因为我们碰到了许多困难,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克服。在制版方面,因为机器从晋察冀运来,受到震荡损坏了,而这里修理条件又很差,一直修理了两个多月,及至制版时,又发现这里水质不行,最后经过技师们的一番努力,才用蒸馏水解决了问题。另外,人力也很薄弱,印刷条件又碰上了新的困难,同时因为是创办,经验不多,能力有限,也是延期出版的原因。

另外,摄影科、美术科并存的这种组织构架决定在《人民画报》上,美术作品在其中还占有一席之地,但就数量而言,摄影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美术作品的数量。

2.版式

画报中的图像新闻,一般在图像的基础上还添加了文字作为说明,在《人民画报》上的图像新闻中,有超过99%的图片都配有文字介绍。而且很多新闻不再只是简单地用文字描述画面内容,还加入了报道人对于该事件的评论作为补充介绍。少则一百字,多则五六百字,让读者在欣赏图像之余,还能对图像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充分而深入的了解。

由于军队画报的特殊性质,报社的人员也是部队作战人员,要服从作战的需要,加之报社人手不足,因此画报在发刊的不到两年时间里,它的出版时间实际上是不确定的,在版式方面也没有形成规范。

画报版式的不规范,首先体现在报头的更换上。八期画报,第1期和第8期为画册形式,这两期的报头都与它们的封面联为一体,但字体不一,风格各异。第1期封面采用文字压图的方式,“人民”两个大字黑底勾白边,压于图左上方,在“人民”二字的右下,有英文“THE PEOPLE FIELD”的字样,是唯一标了英文刊名的一期,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出版”及出版时间则压于封面图片的下方。第8期则采用了文字与图片分别排版的封面形式。在封面照片上方,“人民”二字变体斜排,图片上方还有图片说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图片下方除了“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出版”字样,及出刊时间、期数以外,还标注了“特大号”字样。其余六期的报头变化也很大。第2期和第3期采用相同的报头,报头题字为“人民画报”四个字;第4期到第6期的报头改为“人民”,字体也有变化;第7期又改为“人民画报”四字报头,且字体压扁。增刊的报头又与其他几期不同。

画报版式的不规范,还体现在发刊时间表达的混乱上。八期画报中,第1期到第4期、第6期、第8期使用公元纪年,而第5期、第7期和增刊采用民国纪年方式。

另外,第1期和第2期还在醒目位置印刷“欢迎投稿、欢迎批评”的字样,在第1期的编后记中也提及“这里有些照片由部队送来,未注明作者的姓名,只好从略,当望作者原谅”。但第3期以后“欢迎投稿、欢迎批评”的字样就不再有了。

二、《人民画报》图像新闻的构成场域

影响图像意义产生与传播的除了图像的生产场域外,图像自身在构成上的变化也大大促进了图像意义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影响图像传播效果。图像自身的构成除了在技术方面的决定因素以外,图像在画面格局、内容范围的表现上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当时办报者对于事件的解读,就通过其对于图像要素的画面安排体现出来。因而研究《人民画报》图像的构成场域,可以很好地了解报纸的态度和主张。

1.题材选择

《人民画报》所刊载的新闻图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战争信息。这是因为《人民画报》是一份军队画报,它的任务就是宣传自己,揭露、打击敌人。在战争信息中又包含多类,除了直接表现“前线战场”情景的,还有表现部队生产生活的图片、部队文化建设的图片。虽然这些图片刊登是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但也一定程度满足了部队战士的信息需求。

战争信息之外,解放区人民的生活也占了一定比重,比如第1期“不识字的村民进行豆选”和“新村长宣布怎样给群众办事”、第8期“农民们分粮分财闹翻身”。这些事件往往是在共产党军队的领导下进行的,是解放区路线方针政策的体现。

2.人物报道

《人民画报》所刊登的图像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物报道图片,一类是事件报道图片。在人物报道中,有人物摄影报道,也有手绘漫画或木刻版画形式的人物报道。

(1)人物摄影

在人物摄影中,以表现新闻人物为主,较多的是采用全景和中景模式。以新闻人物主角为中心,身后部分场景摄进画面中。画面除了人物主体的表情行为再现外,主体所处的环境,如身后的景物,人物所站的位置、场所等也都涵盖其中,正是由于这样的拍摄方式,使新闻人物与背景结合起来、与事件结合起来,让图像中可以包含更丰富的信息。

如1946年8月1日第1期的画报,刊登了一幅“冀南参议员郭栋臣向大会作提案演说”的照片。在这幅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党人士,穿着一身旧式长衫,在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上发言,共产党的军队干部们十分入神地聆听。另外他面前摆的考究的茶壶和茶杯也侧面说明此人的身份和共产党军队对非党人士的尊重。

在画面的构图上,《人民画报》图像适应人眼看出去的最合理的角度。首先看到主体,然后看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等,一眼看上去能直接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义。并且这个合乎人眼视觉的观看角度,更贴近读者平时看东西的习惯,能更好地理解画面内容,更能激发阅读的兴趣。

相比较于新闻人物,纯粹的人像摄影画面构成就变得单调得多。一般多采用近景拍摄,人物腰部以上摄入画面,几乎无背景,图片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到这些人物神情动作的特殊之处。这样背景一片空白,只有一个行为主体的构图在本身上看来,比较单调突兀。但是因为此类图片要么是领导人或战斗英模,要么是战俘,人物本身已经取代了画面构图等拍摄的技术手段。

如1947年6月15日的画报增刊,有一组照片“放下武器的蒋军第二快速纵队将官”,这一组三张照片,背景近乎全黑,图像被裁剪成圆形,三张并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需要说明的是,画报所刊登的人物肖像照片中,有大量国民党战俘的照片,画报第6期刊出13张照片,总题为“七月鲁西大捷所活捉之蒋匪军高级将领”,全部为被俘人员的图片,这些战俘肖像并不脸谱化。如画报第2期刊登了一幅“蒋介石嫡系第三师师长赵锡田被俘后近影”和一幅被俘的“蒋军一一九旅旅长刘广信”的照片。这两幅照片篇幅相对较大,人物目光坚毅,气宇轩昂,衣着整洁。如果不看图片说明则会以为是解放军的英模典型。

(2)美术作品形式的人物报道

人民画报社分为摄影科和美术科,美术科也创作了一些以人物作为报道主体的手绘漫画或木刻版画形式的作品。高诗林所作的刊登于画报第1期的木刻版画“罗玉海同志”、范云所作的刊登于画报第3期的木刻版画 “张庆和副团长”是以某个英雄人物为主要形象的单幅作品,作品上只有一人图像,并且不涉及这个人物的事迹,是以一种抽象的形象进行典型宣传的方式。

但出现在《人民画报》比较多的手绘漫画形式的人物报道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人物的某个英勇事迹。这样的作品有第2期的“大杨湖战斗中的栗治富同志”、第3期的“突击英雄周锡奎”、第5期的“突击英雄李步善”等。其中“大杨湖战斗中的栗治富同志”,用6幅画面展现一个叫栗治富的普通战士参战时的英勇表现。

3.事件报道

(1)事件摄影

画报中刊登的重要事件的新闻摄影作品拍摄手段灵活多样,远景、全景、中景全部都有涉及,一般能够把事件发生的场景完整地反映在读者面前,当然特殊的场景还会用近景与特写。如果涉及人物,则会以人物为中心,再配上周围的环境,让人一目了然。

一般的新闻事件都会有两幅甚至多幅,在刊登这些组照的同时,画报的编辑们会考虑对照片进行裁剪加以重新编排。如1947年6月25日《人民画报》第5期,将“俘虏孙殿英”头像图片(据图片说明为活捉孙殿英时所拍)压于“挤塞汤阴街头的俘虏军”场景图片之上,让画面产生一种既有重点又有整体情况的信息传达效果。这种编辑手段的运用在《人民画报》中不止一处,如第8期画报,“我神勇对空射击手,击落敌机四架”这则新闻中,编者也对四幅照片进行了拼接组合处理。

(2)美术作品形式的事件报道

《人民画报》第3期以近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杨庄之战,近似于专题报道。在这一“专题报道”中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杨庄之战的战斗英雄张庆和的木刻版画肖像;二是杨庄战斗的一角“吴连长率部坚守北房”的场景,也是木刻版画形式;三是用一组手绘漫画式的15幅连环画表现了战斗中的某一个阶段。三组作品相配合进行宣传。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杨庄之战异常惨烈,解放军坚守杨庄的官兵有500余人,战斗结束后仅17人没有带伤,但在人民画报“杨庄之战”的专题中,只说“蒋军一八六团全部覆灭”,并没有提及解放军的伤亡情况,这应该说是《人民画报》及当时解放区报刊的宣传理念的表现。

三、《人民画报》图像新闻的传播场域

图像在经过技术上的创作,画面构成上的精心安排构成意义后,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将图像的意义传达给读者。只有传达出去的图像,其意义才具有现实性。传播场域是图像意义得到实现的最终场所。

《人民画报》成立于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为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所办,它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部队的战斗人员。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解放军部队的士兵,而解放军士兵主要的来源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官兵将士们阅读时间多为作战空余时间,阅读场所多在前线或部队驻地的宣传栏前。在那样一种情况下,对画报的阅读是一种集体化的而非个人化的、公开性的而非私密性的信息接收方式。而且由于解放区的其他类型的报纸并没有刊印照片的技术条件,摄影人员拍摄的照片要么是交由画报发表,要么是进行战地照片展览,画报第4期就刊登了一幅“摄影展览在前线部队里”的照片。用于照片展览的照片和画报发表的照片有可能是交叉重合的。这种集体化、公开性的信息接收方式再加之重复的信息接收过程,能够强化报刊宣传的力量。

本文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学改革课题“以培养应用型媒体人才为导向的新闻理论类课程改革探讨”成果之一,并受到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青蓝工程”培育计划支持。

猜你喜欢
报头画报场域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城市党报报头:政治与艺术的平衡
陕西画报航拍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淡妆浓抹总相宜
——对中国晚报报头变化的研究与欣赏
IP语音报头压缩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