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丁亮
摘 要:笔者对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任教近十年来的经验和心得进行总结归纳,得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最好模式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构建职业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课;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
一、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程相互配合,将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健身娱乐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把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堂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效结合。
二、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实现职业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其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二,其是营造多元化校园体育氛围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训练,如基础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培训、体育竞赛、健身锻炼指导、裁判员培训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职业院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第三,其是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必然要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体育教学由关心体力发展或技能转变为关心体力、技能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过程。
三、构建职业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途径
1.重构课程体系,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是职业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选择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体育文化含量,科学对待传统竞技体育,做到吸收精华,放弃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发展,同时还要结合当今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成果,吸收新知识、新内容,构建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必须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将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校外活动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已成为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不仅要依靠体育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外体育锻炼,因为课外体育锻炼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技术水平的掌握与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2.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使体育课堂教学时数有限。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网络是信息高速传播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强化网络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建设职业院校体育网络课程,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挥体育教育教学的作用,这是职业院校体育课教师需要探索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建设校园体育网络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为目标,结合学生校内外生活和个体差异的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和整合体育网络课堂内容,建设校园体育网络教学。二是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对优化成才环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征文演讲等形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四、结束语
进入21世纪,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体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这就需要各院校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比较适合国内的体育教学发展的。我们应深化研究,并且不断地进行本土化,为我国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