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锡琛+刘文杰
摘 要: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贯穿着追求和谐的道德理想,在“阴阳中和”这一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从多个层面提出了社会和谐的理想:君、臣、民“三合相通”的上下和谐;人各有宜、男女相和、人际互助的社会和谐;“得天地人和悦”的人天和谐。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些思想资源依然对我们有所启示。
关键词:太平经;社会和谐;上下和谐;人天和谐
作者简介:吕锡琛,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3)
刘文杰,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3)
作为早期道教经典的《太平经》中处处贯穿着追求和谐的道德理想。处于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宦官专权、贫富分化这一极度不和谐的社会现实中,作者以代天化民为己任,继承发扬古代“以神道设教”的传统,吸收天人感应这一时代思潮,在继承发展道家的和谐思想并吸收儒家政治理想的基础上,不仅从哲学的高度阐发了和谐的理念,以阴阳这对最为基本的哲学范畴为例,提出了“要在中和”的哲学理念,不仅强调精气神三者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以论述养生之道{1},更将这一哲学智慧以及对和谐理想的追求拓展到社会政治领域,构想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
作者指出,阴阳相生相养,而又相互转化,《守三实法》一文说:“夫阳极者能生阴,阴极者能生阳,此两者相传,比若寒尽反热,热尽反寒,自然之术也,故能长相生也”{2}。书中的《乐怒吉凶诀》一文更为清楚地阐明了物极必反的必然规律:“阴之与阳,乃更相反,阳兴则阴衰,阴兴则阳衰”。阴阳这一对立的双方是相互通过复杂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对立统一局面。阴阳双方发展到极限,便会朝着相反的方面转化,因此,必须防止走极端。为了防止偏阴或偏阳的倾向,在阴阳平衡原则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和之气”这一重要概念:“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这里的“中和之气”乃是介于阴阳之间或调和阴阳的物质,是构成太平之世的重要因素之一:“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3}。“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4}均衡和谐、阴阳和顺的“中和”局面,才能使万物得以滋生,物产丰足,人民和乐,实现太平之治。从这一目标出发,作者从政治治理、人际交往和人天关系等层面勾勒了和谐社会的理想。
一、君、臣、民“三合相通”的上下和谐
《太平经》的作者非常重视君臣上下和君民上下的相通与合作。作者强调,君、臣、民“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作者将血缘家庭的人伦关系推及到政治领域,认为君、臣、民之间犹如父母子女的关系,三者必须同心同德,共为一体:“君为父,象天;臣为母,象地;民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扰扰之属,悉当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也。”{5}
《太平经》虽然也强调臣民对于君主效忠,但我们却很少看到迫使臣民依附或服从于君主的主张,作者更为重视的是君臣民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关系。在《和三气兴帝王法》一文中,作者强调说,君臣民“乃天使相须而行,不可无一也。一事有冤结,不得其处,便三毁三凶矣。故君者须臣,臣须民,民须臣,臣须君,乃后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故君而无民臣,无以名为君;有臣民而无君,亦不成臣民;臣民无君,亦乱,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须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当应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比若夫妇共为一家也,不可以相无,是天要道也”{6}。在这里,君尊臣卑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被淡化了,反复强调的乃是君臣民“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事”,缺一不可的协作关系。
作者看到,要实现君臣民之间的和谐,首要的前提是三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书中指出:“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今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作者还认识到,君臣民当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阻滞,皆会妨碍和谐太平之政治局面的出现:“人君之心不畅达,天心不得通于下……臣气不得达,地气不得成,忠臣何从得助明王为治哉?……民气不上达,和气何从得兴?”{7}故作者反复告诫说,君臣民之间的相通与合作乃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宜当相通辞语,并力共忧,则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8}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君臣民这三者当中,作者似乎更看重民的地位。作者将君臣分别比附为天、地或父母,而民则为中和或赤子,民虽然为父母所生,但却“主调和万物”,“中和乃当和帝王治,调万物者各当得治”{9}。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在“君为臣纲”这一封建道德原则业已形成的东汉时期,作者的上述主张犹为难得。
作者由以上“三合相通”的思想出发,进而引出了政治上平等和经济上平均的要求,该书中的太平理想即是无贵贱之分的平等社会。《三合相通诀》说:“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这里的“平均”,既指经济上的平均,又包括政治上的平等。作者强调,政治上均等无争的实现是“为人君”的前提,故书中说:“天地施化得均,尊卑大小如一,乃无争讼者,故可为人君父母也”{10}。同样,在经济上也不允许少数人聚敛独占,作者直言不讳地宣称:“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帝王府库中的财物是大家“委输”的,“本非独给一人也”,穷人也应当从中取用,那些将天地间的财物据为己有的人,是“天地之间大不仁人”{11},理应受到天地神灵的惩罚。作者看到,社会财富急剧地向最高统治集团集中,而处于社会下层的数量众多的民众却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在贫困线上,这种毫无公平正义可言的制度安排是无望实现社会和谐的。这种“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财物“本非独给一人”等主张是对于当时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的不和谐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以上思想,既表达出社会上层的改良派人士融会儒道,力求君臣民相通相谐的“中和”理想,又反映了下层民众痛恨贫富分化、要求实现政治上和经济平等的愿望。故《太平经》既能为改革和重新整合官方道德提供素材,又成为后来激励和号召人民揭竿而起的旗帜,书中的不少道德主张积淀为广大下层民众的道德规范和美好追求。这些思想主张对于现代社会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公平正义亦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二、人各有宜、男女相和、人际互助的社会和谐
《太平经》的作者继承发展了老子顺应自然、顺应民心的治理思想,强调顺民心、得民心是实现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前提:“帝王所以能安天下者,各因天下之心而安之,故得天下之心矣”{12}。如何才能顺民心、得民心呢?作者认识到,必须尊重和顺应人性,注意发挥众人不同的特性,因材而用、因性而治。作者告诫统治者说:“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13}“因其天性而任之”,才能“所治无失”,“得天下之欢心,其治日兴太平”{14}。人各有性,物各有宜,尊重这一事实,采取扬长避短,顺性而治的治理方式才是合理和有成效的。相反,如不顾其自然之本性,“强作其所不及,而难其所不能”,又不加以引导,反而多加责难,“使其冤结”,则人民“愁苦困穷,即仰而呼皇天”,引起“灾变纷纷”,“不能致太平,咎正在此”。书中呼吁,这种违背民性的做法是“大害之根”,“危亡之路”{15},统治者对民众进行封建强制压迫不仅是极不合理,而且是导致社会失和的极其危险的政治治理方式。这些话语激烈地批判了桎梏人性、违逆民心的封建专制统治,将社会和谐的理想建立在顺应民心、尊重人性基础之上,可谓看到了通往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
男女两性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太平经》的作者对于这一问题予以了充分的注意。《太平经》虽然有别于《道德经》贵雌尚阴的主张,而提出了贵阳贱阴的价值取向,与董仲舒的主张相吻合,这显然受到当时业已形成的“夫为妻纲”道德观念的影响。但可贵的是,在男性占居统治地位、男尊女卑已经成为某种成见的情况下,《太平经》的作者更侧重强调的主要是阴阳互补,和谐相生,缺一不可。作者以阴阳相养的理论来论证男女相和的重要性,文中说“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一阳不施生,一阴并虚空,无可养也;一阴不受化,一阳无可施生统也”,“男女不相得,便绝无后世。天下无人,何有夫妇父子君臣师弟子乎?何以相生而相治哉?”{16}阴阳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独阳不生,孤阴不养,二者相互结合,才能相生相养,发挥其各自的功能。男女双方的相和相得是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存在的基础,在这一论证中,妇女的地位得到了公正的确认。更可贵的是,作者由此出发而激烈地抨击当时“多贱女子,而反贼杀之”的陋俗,因为男子承天统,应天之气,女子承地统,应地之气,贼杀女子就公“断绝地统”,“贼害杀地气”,“令地气绝,灾害益多,其罪何重!”因此,必须将禁杀女子的条文,记之竹白,让“天下无复杀女”。{17}
人际之间的互爱互助互帮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引导人们行善积德,《太平经》的作者抨击那些冀利望誉、患得患失的行径。作者指出,如果行善乃是为了日后图回报,那么,这种善行的道德意义是会大大打折扣的:“今日食人,而后日往食人,不名为食人,名为寄粮。今日饮人,而后日往饮之,不名为饮人,名为寄浆。今日代人负重,后日往寄重焉,不名代人持重,乃名寄装。今日授人力,后日往报之,不名为助人,名为交功。”这种建立在利益交换基础上的行为,不是一种道德行为,故不能得到上天的奖赏,“如此者皆无天报也”{18}。相反,“人不佑吾,吾独阴佑之,天报此人。言我为恶,我独为善,天报此人。人不加功于我,我独乐加功焉,天报此人。人不食饮我,我独乐食饮之,天报此人。人尽习教为虚伪行,以相欺殆,我独教人为善,至诚信,天报此人”{19}。在这里,作者并非鼓吹完全不计功利的道义论,而是力图消除道德生活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等价交换等浮躁心态,缓解民众中因恶者得福、善者遭祸等社会现实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作者认识到,情义无价,如果只图报答而行善将使人类失去仁爱、同情这些最宝贵的道德,将会导致人类行为乃至人类自身的商品化,只会使人类的良知萎缩,陷入鼠目寸光、斤斤计较、锱铢必争的狭隘之中,从长远来看,这是既不利于个体发展又有损于社会和谐的。
为了推进社会和谐,《太平经》继承老庄尚朴贵真的主张而强调以“至诚”为“急务”,强调外在的道德行为必须以内在的真情为基础,摒弃虚情假意。作者指出,至诚才能够感动天地神灵:“至诚于五内者,动神灵也”。人类从内心真诚地感念和遵循天地好善恶恶之德,效法天道地德而行,才能感动心神,进而感动上天,产生“天地乃为其移,凡神为其动”的效果。以此为基点,作者将至诚之德延伸到人际交往中:“与人交,日益厚善者,是其相得心意也;而反日凶恶薄者,是其相失心意也”{20}。人际交往如能以至诚之情为基础,则心意相得,心心相印,和睦与共,此乃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之理想境界也。
三、“得天地人和悦”的人天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太平经》继承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将天地人视为紧密相联的大系统,并以人类血缘家庭模式中的父母和子女来比附天地人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该书的《起土出书诀》中说:“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父教有度数时节,故天因四时而教生养成,终始自有时也。夫恶人逆之,是为子不顺其父,天气失其政令,不得其心。天因大恶人生灾异,以病害其子。”{21}人如果不能顺应天地自然之度数时节,天将降下灾异以病害人类。因此,人是否顺应天地自然,是否能够实现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这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安康与幸福:“得天地意者,天地为和,人法之其悦喜。得天地人和悦,万物无疾病,君臣为之常喜。”{22}“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23}这一与天地相和谐的理念贯穿于《太平经》的全书之中。
作者指出,只有那些“与天同心、与地合意”的人才可称之为“圣贤”{24};只有“命系天地,当更象天地以道德治”的君主才可称之为“上德之君”{25}。作者还将与天地相和谐视为“善”的第一要义,“善”这一概念的具体内容是顺应天地,与天地相和谐,而人类“乃天地之神统”,伤害人的生命,乃是“断绝天地神统,有可伤败于天地之体”{26}。因此,与天地相和谐不仅仅只是顺应天心,还必须包括顺应人意:“夫为善者,乃事合天心,不逆人意,名为善”。相反,所谓“恶”,就是违逆天道和人意:“夫恶者,事逆天心,常伤人意;好反天道,不顺四时,令神祗所憎,最天下绝雕凶败之名字也”{27}。
虽然《太平经》中所说的天地不完全同于老子所说的自然之天地,而是兼有神灵的含义;书中所说的“道”不完全同于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之道,而是具有人格神意味的“与皇天同骨法血脉”、“疾恶好杀”之道。{28}但是,这并未影响作者协调人类与自然天地之关系的思考,并未妨碍作者对于人类以外的自然万物的关爱。书中关于人类与天地相和谐的思想亦包涵了对于自然万物生命的保护和珍爱。书中说:“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29}在这一天谴论的神秘外衣下,实际上向人们揭示了过度破坏自然环境则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一客观真理。
从人类与天地“同骨法血脉”的观点出发,作者还提出了保护土地资源的主张。该书的《起土出书诀》一文专门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地者万物之母也”,“人以地为母,得衣食焉”,人类应该爱护大地母亲。人类居住于大地之上应该仅仅限于避风御寒,“但居其上,足以自彰隐而已,而地不病之也。大爱人使人吉利”。但作者看到,人们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享乐欲望,大肆破坏着土地资源。作者通过“天师”之口谴责人们对土地的破坏行为:“人乃甚无状,共穿凿地,大兴起土功,不用道理,其深者下着黄泉,浅者数丈。”“不共爱利之,反共贼害之。”{30}作者告诫说,人类贼害大地母土的各种行径最终将导致上天和神灵的清算,清算的方式多种多样:“今有一家有兴功起土,数家被其疾,或得死亡,或致盗贼县官,或致兵革斗讼,或致蛇蜂虎狼恶禽害人。大起土有大凶恶,小起土有小凶恶,是即地忿忿,使神灵生此灾也。”“伤地形,皆为凶。深贼地,多不寿。”{31}
为了提高其权威性,作者托言说,此乃上天“教真人急出此书,以示凡民”,故作者“慎无藏匿”,希望百姓“见禁且自息”。作者警告说,如果不听劝告,上天将会予以严厉的赏罚,“祸及后世,不复救。得罪于天地,无可祷也”{32}。
诚然,《太平经》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理想与我们今天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作者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而提出的关于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构想,却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为我们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资源和思想启示。
注 释:
{1}唐志:《<太平经>养生的道家生命伦理思想探析》,《求索》2013年第10期。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第44页,第18页,第20页,第150页,第150页,第20页,第19-20页,第19-20页,第683页,第242、247页,第725-726页,第203页,第206页,第204页,第44页,第34-36页,第464页,第465页,第415页,第113-114页,第587页,第124页,第158-160页,第425页,第80页,第158页,第166页,第572页,第113-115页,第116、120页,第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