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晗
【摘 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民生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生力军要积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要从民生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和人情味等方面准确把握宣传报道方向,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倡导正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创造美好、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活环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关键词】民生新闻 教育引导 社会和谐
2002年,随着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一档全新栏目《南京零距离》的正式播出,不觉中这种以平民视角观察生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民生类新闻已经走过了近15年的发展历程。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民生新闻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有增无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中,特别强调新闻报道的主旋律作用,作为新闻报道的生力军,民生新闻同样需要担负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然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些新闻工作者对此存在着模糊认识:一些人认为,民生新闻主要是对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等行业新闻的补充,是起传递信息作用的;也有人认为,民生新闻主要是报道奇闻趣事的“花边新闻”,是起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作用的……因此,在采访、报道民生新闻时,只重视它的趣味性、新奇性,忽视了它的教育导向性。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民生新闻不仅仅是报道百姓家长里短、名人趣事、社会热点、奇谈怪事,更多的是反映有关社会秩序、社会风气、公共道德等社会民生问题。从内容上概括民生新闻,就是指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身边事、关心事、麻烦事、感人事和稀奇事”为主要报道题材,能体现社会伦理道德关系、具有教育意义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因此,民生新闻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作用。新闻工作者只有正确认识并把握民生新闻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本应具有的教育引导作用,更好地服务百姓、服务社会。
民生新闻的知识性特点
民生新闻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也相应地向受众介绍了相关方面的科学知识,这是民生新闻不同于一般科技新闻报道的特点,也就是民生新闻的知识性特点。民生新闻报道风景名胜、考古发现,目的是介绍科学知识;民生新闻报道百姓生活、自然界的奇闻轶事,如多胞胎、千年古树、日食月食等等,目的也是介绍科学知识;民生新闻揭露巫婆神汉、网络赌博等迷信欺骗活动,目的同样是宣传科学知识。民生新闻通过鲜活的事实、百姓关注的事物所反映的知识,比一般的知识介绍和理论讲座要生动有趣,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宣传教育效果好。例如,前一段时间很多新闻媒体都报道了“气功大师”王林通过所谓的神功进行空盆来蛇、纸灰复原、悬空提水等骗术,人们通过这些新闻报道进一步弄清了伪科学的危害性,进一步增强了防范意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再比如,有关法制案例的报道,2016年8月15日《新北方》报道了沈阳王女士暑期给孩子报了游泳班,可孩子刚上了一节课后,眼睛就出现了急性结膜炎。于是王女士准备要对方退回余下的学费,但双方因为事先模糊的学习合同问题产生了纠纷。人们在关注事件的同时,也了解了这样的知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一切活动必须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寓知识于宣传报道之中,通过事实向人们传达正确的观念,普及科学知识,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民生新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社会教育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
民生新闻的趣味性特点
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吸引广大受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趣味、有看头。但是这种趣味性不是西方社会新闻所猎取的“恐怖新闻”“桃色新闻”“名人隐私”等类型的所谓趣味性。社会主义国家对新闻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因此,民生新闻应该是寓教于乐,将教育蕴含于趣味之中,既要有趣味、吸引人,又要能够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富有教育意义。
应该看到,人的欣赏品味有高有低,爱好趣味也各有不同。民生新闻在报道题材选择上应该摒弃那些庸俗、低级的内容,选择那些格调较高的事实,通过新闻事件本身的有趣和语言、表现形式的生动活泼,吸引受众的注意,引导、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情趣,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教育作用。2016年8月29日新疆博湖县《头上顶天线!半岁绵羊长五只犄角》这条新闻,报道了新疆博湖县69岁的买买提明·伊斯马伊力老人家里养了一只长有五只犄角的小绵羊。这只小羊头上的犄角最长的16厘米,最短的有10厘米。从头部来看,挺像无线路由器的5根天线。这是一条趣闻,很吸引人,人们看了之后必然要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专家认定是由于近亲杂交产生基因变异的特殊现象后,人们由此会产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需要强调的是,把握民生新闻的趣味性特点,一定要处理好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我们提倡的情趣是健康的情趣,而不是低级庸俗的情趣。民生新闻以及时准确地报道一些新奇的现象,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同时提供科学知识,还可以防止有人利用自然界的一些奇异现象来麻痹和愚弄群众。因此,认识和把握民生新闻的趣味性特点要像讽刺喜剧一样,既要让人们开怀大笑,又能发人深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类新闻不偏离正确的导向,更好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民生新闻的人情味特点
从报道的内容上看,民生新闻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反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如婚姻、家庭、邻里等新闻。民生新闻力求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来教育、感化受众,鞭挞缺乏人性的行为,因此必然充满着人情味。所谓人情味,就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种给人以爱与关怀的奇妙感觉,是一种由内而外感染他人的个性魅力,是一股可以温暖人心的思想感情。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怎样使用和处理这些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有的处理得好,彼此之间就相处融洽;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矛盾、隔阂;有的甚至失去理智的控制,就会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比如,有这样一条民生新闻,在宜宾工作的一名河南籍女士,因轻信丈夫的一名网友精心编造的丈夫有小三的秘事,被骗12万元帮助化解一场本来没有的“家庭危机”,最后险些造成一场真正的家庭危机。民生新闻就是要通过对这些事实的报道,歌颂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友谊、爱情和团结协作、彼此尊重的精神,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社会风气,创造美好、融洽的社会生活环境,批判那些损人利己、危害他人,违反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的行为,起到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应当注意的是,民生新闻中,尤其涉及到人的问题,无论是正面典型还是反面典型,采访报道时都要注意适度,不要片面,不要过火。正面的人和事不要“什么都好”给人留下完美无缺、高大上的印象,一定要实事求是。对于批评报道,有经验的记者主张“十分事实七分写”,既把问题讲清楚,又留有回旋的余地,有时还要给受批评者“留个台阶”,使其有改正的机会。有些消极的事件也可以做积极的报道,既体现出人情味,又可以避免这类事件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民生新闻的新奇性特点
新闻讲求一个“新”字,民生新闻也自然不例外。但民生新闻的“新”不但是时间上的新,新闻事实本身也要新奇。很多民生新闻之所以流传甚广,正是因为新奇,唯有新奇才能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兴奋,人们才打听、才流传。民生新闻如果不新不奇,人们就对其失去关注。而民生新闻的新奇是指新闻事实本身不落俗套、有新意、有意义,使人有新鲜意外之感。这种求新好奇的心理是人们共有的。因此,民生新闻应当反映这种广大受众欲知、应知、未知的重要事实。如果民生新闻只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就满足不了受众的需要和求知心理,也不可能起到很好地教育人、鼓舞人、影响人的作用。但必须明确的是,所谓的新奇绝非那些光怪陆离、荒诞不经、故弄玄虚、耸人听闻的东西,更不是西方社会媒体所追逐的那种“刺激性新闻”“爆炸性新闻”,而必须是有益于社会、对人们有教育意义的新闻,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民生新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生新闻的本质区别。
民生新闻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独到反映,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同时它又服务于社会生活,民生新闻的任务和作用是其他类别新闻不可替代的。鉴于此,我们应该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倡导正气,鞭挞邪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创造美好、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活环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让民生新闻这种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宣传报道形式发挥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葫芦岛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盛蓉.树立精品意识 办好民生新闻,《青年记者》2005年第6期;[2]王铁军.浅谈社会新闻的教育作用,《声屏新论》200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