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瑶 罗阳
摘 要:语文既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实际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而忽视了对其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此种方面的原因有我国教育现状的因素、有学校的语文教学制度的因素。本文基于现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提高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提出对现有的语文教学体系进行优化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中职语文教育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职 语文 人文精神 培养
一、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强化背景及其意义
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密不可分。同时,汉语言作为我国文化的象征,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更是起到关键性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由于语文教育的职业性与文化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人文精神关怀与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符合新社会与时代的要求。从宏观方面来看待我国的语文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以及职业教育阶段)则主要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对于语文教育的不认同,更容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整体的文化断层,对于后续的文化传承以及人文精神的发扬起到消极的作用。
通过必要的方式来增加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承载,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通过人文素质的提高提升学生在日后学习与工作中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其在更广泛的学习范围内对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理解与深化;(2)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运用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3)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助于学生日后的综合素质提升,并形成自我独立的核心竞争力;(4)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助于我国悠久的文化与文明进行系统的传承与发扬。
二、中职语文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职语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从宏观角度来看,其教育的覆盖面相对狭隘;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语文教育的内容以及学制的设置偏向于技能训练,而部分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具体表现如下:
(一)语文教育覆盖面狭窄
在中职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并不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校的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也仅仅作为部分专业的工作技能来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限制了语文教学推广的广度,在受教育的学生范围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而导致其技术性界限相对模糊,这对于语文教学成绩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均具有不利影响。从上述的观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育,无论是从教学模式,还是从教学范围方面,均不具备对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条件。这从人文精神的核心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语文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基于文化底蕴的行为、言语、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体;而语文仅作为对文化精神的传承载体而存在。现行的语文教育将载体与精神核心进行了片面的分离,这是造成语文教育覆盖面狭窄的根本原因。
(二)语文教育内容缺失人文精神
现阶段,中职语文教育的内容一般按照学科的不同而进行分类,包括《中职语文》《现代文学史》《现代汉语》《现代文学作品精读》《应用文写作》等语文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职的语文教育过程中过分地强调语文的应用技巧,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真正内涵。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第一,中职与其他大学相比更具有职业指向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往往来源于对未来工作的定位。在这样的指向背景下,学生在对于人文精神的渴望层面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二,基于企业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可以量化以及容易造成显性竞争力领域的教学。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语文教学指向的偏差。第三,中职学生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延续,在学生学习心态方面也有一定的心理特点。从具体的调查角度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普遍不高,结合高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工具化教育现状,其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必要的心理动力是必然现象。
(三)语文教育形式缺乏人文精神
从语文教育的形式方面来看,现阶段语文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并没有什么不同。二者主要是通过对教材内容或者相关的教辅内容讲解,并利用一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考核。此种教育方式对于部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输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中职学生的学习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所占到其学习的权重是下降的。在这样的背景与趋势下,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收到应有的作用。在具体操作方面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当下的教育形式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带入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内容对语言的人文理解进行生搬硬套式的灌输;此种方式不仅破坏了语文中的人文精神,更从根本上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其次,语文教师并没有充分地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入的理解,也没有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从根本上讲,人文精神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仅作为其载体而存在。其他的载体包括电影、音乐等内容。在宏观方面也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之内,且在学生接纳以及人文精神传递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优势。最后,语文教学的考察模式相对单一。现阶段大部分中职依旧通过试卷的方式对语文教学成效进行考核。此种考核是无法对人文精神水平进行考察的,也就无法综合、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三、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培养体系的优化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现有的中职语文教育框架内,无论是学生的接纳程度、教材与教学方式的人文精神以及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引导都相对缺乏。这也是造成当下学生缺乏必要的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根本原因。为了有效地规避与优化此方面带来的负面效应,除了从宏观方面进行必要的人文疏导与教育体系改革之外,在中职学校语文教育层面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优化:
(一)适度增加语文教学的受众广度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基础学科,在未来学生的工作与生活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必须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同样,我们也应该考虑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普遍的教育制度建设过程中采用一种宽松的、自由的、自主的、可选择的方式来进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课形式来进行建设,并建立多种授课与考核方式供学生选择。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的条件下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将人文精神引入到语文教学的核心体系中
在语文教学的授课环境中引入人文精神概念。此方面的具体建设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通过培训、研讨等方面来提高整体授课团队的人文素养,并采用如大讲堂等公开报告的方式来提高校园内整体人文精神的氛围。
其次,改变教学的学制与内容,使其更具有人文精神的引导作用。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适当地降低书本与理论知识的讲解,降低应用文写作的比例。以近代文学案例为主要的教授依托,对人文精神进行适当的侧重。
最后,利用学生自我能动性来提高其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自我把握以及自我激发的要求相对较高。只有在学生自发进行相关的精神培养下,语文教育才能够达到相应的结果。在中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加大讨论、分析等课程的比例,以此来激发学生自我完善人文精神的兴趣。
(三)通过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提高其人文精神培养能力
除了上述对于教材、教学等方面的优化之外,要想提高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能力,还需要对教学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具体可以从优化教学模式以及优化考核模式等两个方面入手:在优化教学模式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基于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的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体系来进行。在基础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依托于舞台剧、话剧、电影等其他相关领域的欣赏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在考核方式的优化方面则主要可以通过利用对学生平时人文精神的观察来代替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来进行。比如对于有明显人文倾向或者具有文学创作积极性的学生在考核的平时成绩中给与适当的倾斜。同时人文精神也可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得以体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采用类似面试的考核方式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司晶卉.浅谈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语文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顾俊.试议钱穆人文教育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何瑶 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 644002;罗阳 四川省成都师范学院 6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