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职场和卓越导向的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思路

2014-09-21 08:02
关键词:职场国际化交流

张 鸰

(厦门理工学院外语系 福建厦门 361024)

我国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理念。纲要同时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一战略确定了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这十年发展的走向,目的在于培养适应日益国际化的职场人才。

国际化发展意味着国内有更多行业参与国际市场,有更多的工作方式须向国际规范看齐。英语教育的跟进是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大学英语教育面向各专业学生,它的目标定位和教学内容对各行各业人才的国际化具有重要影响。

一、国际化和卓越计划对大学英语的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获取国际语言竞争能力的主要训练平台。查建中等学者的调查中指出,中国的工程教育毕业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偏低,外语水平尤其是英语水平是制约毕业生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障碍。麦肯锡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可雇用的达到其质量标准的工程师数量与各国求职人数的比例,中国仅为10%[1]。2010年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把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作为其四大战略重点之一。在这计划中,国际化素养是卓越人才的重要标签特征,传统大学英语教育纯人文性的语言输入已经显露出其在满足国际化形势要求的局限性。束定芳教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服务,为学生今后用英语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2]。”这说明,大学英语教育需要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强化其服务性和工具性功能。

与非试点高校比较而言,卓越计划下的试点高校要求的外语能力偏重实用的成分相对较多一些,其差异不仅体现在学期课时安排等操作层面的措施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对工程教育的国际化理解等深层次的理念方面。北京石油大学是卓越计划中的第一批试点高校之一,它把服务卓越计划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作为通识教育中的信息交流与应用模块内容,课程体系包括《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和《大学英语实践训练课程》,即整体统筹考虑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体系,在夯实公共英语教学的同时,深化与工程教育特定专业相关的英语教学[3]。这个试点的实践说明,国家所期待的卓越不仅着眼于学生专业能力上的突出,还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素养。要提高中国工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真正国际化和卓越化,大学英语教育不能只专注于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而应重点转向于国际职场,从教学输入的内容上展现出国际化和卓越化的前瞻性知识,为学生提前做好职场技能的预备。

二、大学英语教育滞后于现实和职场

探讨大学英语教育问题的文献有许多,经常被学者和学生都诟病的问题就是大学英语没有新鲜东西可学。在多数高校,大学英语还是一门听说读写综合基础语言课,课程设置上没有细分或细分不够。蔡基刚教授在比较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评论了,国内学者对于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重复问题的研究,列举了学生对大学英语不满的调查数据;他认为大学英语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是造成学生普遍懈怠的原因[4]。

目前,高中新课标下的高中毕业生英语词汇必须达到3500个,优秀高中毕业生甚至达到4500个[5],而大学英语教学规定的四级词汇仍维持在4200单词,六级词汇为5500单词。从单词的数上看,学生在大学里多学不了几个生词。以我校目前使用的某教材为例[6],许多标出的生词如:competent、ancient、discourage、harmful对于现在的中学生都已不再是生词,却仍被当做大学一年级下学期阶段的生词,教材里不少课文内容老迈,缺乏时代性,加上语言句式上也无新特征可供学习,学生怎么会有新收获呢?一方面,大学英语的知识或是已经掌握的或是可以通过自学完成的,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阶段之间的知识产生不了信息差,除了应对四六级考试,学生学习没有持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的英语语言能力适应不了职场。蔡基刚教授2009在上海地区企业的调查发现,使用英语较多的企业认为自己单位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基本不能满足企业工作要求的达到78%[7]。若把这个“不能满足”问题简单归咎于学生自身语言能力不足有些欠妥,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审视和反思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让我们看看香港这座国际化都市在英语教育上的做法,杜予景和胡敏琦对香港几所大学的走访反馈:香港高校的外语课程设置虽然各有不同,却有着国际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共同特征;他们的英语选修课分为社会应用型、兴趣人文型、英语技能型三类,可以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应用型英语课程设置和社会接轨;兴趣型英语课程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反映时代特征;技能型英语课程具体和细化到针对词汇、语法、口语、听力、写作不同侧面辅导[8]。束定芳教授认为,香港对于大陆优质学生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其拥有国际化的师资,拥有国际化的课程。她指出,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有太多中国特色的必修课,许多课程的内容老化,严重脱离社会实际需求,她强调,国际化课程首先是内容要反映国际上最新的发展趋势,要符合社会和学生的需求[2]。

实践表明,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大学英语明确定位在学术英语上是一种有效的模式,虽然它的模式不一定能广泛照搬,但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大学英语需要有比大纲更明确的导向。职场是社会发展动向的风向标,如果把服务国际化职场定位为大学英语教育创新的目标,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亲职场”,把职场中信息交流所遵循的原则、所提倡的英语规范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考虑。

三、国际职场信息交流的原则:易找、易懂、易用

华中科技大学的樊明武教授说得好:“国际化没有界限,没有学校优劣之分,没有学校档次之分。高校不在大小,不管处于什么区域,按照国际化规律办事都同样是当务之急”[9]。这里的国际化规律可以理解为国际规范,培养学生遵照国际规范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都是当务之急。根据西方学者Burnett提供的一项20多年的调查显示,职场中近一半的人40%的工作时间是用于准备各种业务信息文本,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则达到40% ~100%的工作时间[10]。这说明,在职场中收集、编制、撰写、呈现各种专业信息是许多人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业务文本显性而又持久地映射出一个人的信息沟通能力。

国际职场中普遍把易获取性(accessibility)、易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易使用性(usability)作为信息交流的三大原则,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信息文本如:资讯文件、往来信函、营销文件、建议(提案)书、策划书、报告书、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演示文档,不管这些文本是打印版还是网络版,也不论技术含量多高[11]。职场中用户对于目标信息的普遍期望是“能够简单地被获取、能够简单地被看懂、能够简单地被使用”。因此,业务信息需要在字里行间尽量满足用户的这种期望,传递对信息使用者的充分尊重和人本考虑,这是职业化人士交流遵循的规范,也是一种国际职场素养。

国内毕业生难以胜任与英语相关的工作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口语和听力上的不足,这两项技能都是可以强化的。而一个人的职场信息交流能力则更显性地体现在他所制作的业务文档上,这种能力需要通过相当的一段时间来培养才能形成,由学习者内化为一种意识和行为习惯。国内学生在学校写作业时鲜有考虑老师作为“评改用户”的感受,他们毕业后到职场处理英语信息,很可能延续当学生时的这种“自我”惯性,用自己的视觉体会来组织、编排或撰写信息,如此产出的业务信息令人(同事、上级、客户)难以满意是预料之中的结果。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缺乏对他们进行职场信息交流规范的训练。

如果我们把语言教育放在国际化职场信息交流的背景下,要求学生翻译时、写作时、演示时按国际规范呈现和传递信息,不论他们毕业从事何种职业,使用何种工作语言,他们以较职业化的方式来沟通业务信息。笔者曾听过一个美国教授在课堂上这样教育他的学生说:“Technical Communication is not just technically right,but of humanistic concern 专业信息交流不仅关注专业信息的准确无误,还需要体现人性的微关怀。”它带给学生的理念是“专业信息交流不是生硬的,严谨和人文体贴不矛盾”,这反映了国际职场信息交流原则的思想。因此,致力于以国际职场为导向的英语信息交流完全有理由成为大学英语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值得业界去努力和实践。

四、大学英语教育的创新思路:受众、通俗、视觉

在上个世纪,美国Tuft大学的Samuel教授提出英语教学要着重于培养工程师的四项语言能力:(1)将抽象思想转变为文字的能力;(2)描述一项不在眼前的物体的能力;(3)针对不同受众写作的能力;(4)在写作中展示对一个概念全方位理解的能力[11]。

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育中尚未对工科学生的语言能力做出类似的具体要求,但这四项语言能力对于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细化有可参照性,它所提到“叙述性、描述性、指向性、阐释性”的语言能力主要是与写作相关。全球来看,职场中使用英语进行业务交流的非英语本族人远多于英语本族人,这说明立足国际化职场,大学英语教育需要超越英语母语用户群体的局限,传授通俗英语plain English(也有译为“简明英语”)。

美国官方通俗语言中心主页http://www.plainlanguage.gov公示着:“Plain language is a civil right,使用通俗语言是一项民权”。美国通俗英语专家Kimble提示说,通俗语言不是指幼稚的语言,也不是指语言无能,它是指清楚有效的沟通方式[12]。有国内学者指出,使用通俗英语符合语言经济学中对语言经济属性的分析,是国际商业界语言使用的一种趋势,语言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在国际化背景下,使用通俗英语更加有效。因此,对于学习和使用者来说,使用通俗英语更加符合现实的需要[13]。

英国通俗英语专家Martin Cutts总结了通俗英语的七个方面的要求:Style and grammar(格式和语法),Preparing and Planning(准备和计划),Organizing the information(信息的组织),Management of writing(写作的管理),Pla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特殊用途通俗英语),Layout(排版),Proofreading(审阅)[14]序26-27。这些有语言层面的要求,但它们还包括产出信息前后端的计划、编排布局和审核等要求;这些要求与英文商务文本文体特点有相通之处[15]。这既是国内英语语言教学中的盲区,也是我们创新中需要拓展的领域。大学英语教育的创新立足于国际职场信息交流的原则和通俗英语的使用要求,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实践:

1.提高学生受众的意识。作文是大学英语教学产出的最主要文本,其常见的问题多受关注[16]。从词汇、句法讨论中国学生作文特点的研究较多,但几乎没有看到从受众角度来评价中国学生作文问题的相关论著。由于学生受众意识的缺失,他们的作文中因人称、视角混乱而出现的错误比比皆是,同一篇文章有时似乎是对社会说,有时似乎是对同伴或对老师说的,有时又像是自言自语。受众的概念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上应该被高调提出。在写作教学时,老师有必要要求学生明确作文的受众对象后才构思内容。学生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后方能树立受众的概念。在大多情况下老师是学生作文的主要受众,当学生意识到老师对其作文所期待的知识点,就或多或少地考虑到老师的期望。在每次满足受众期望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学习的目的。当学生把这样的意识带到语言交流的其它活动时,他们能学会以“作者负责”的态度审视自己产出的信息[17],甚至包括母语信息。这是不可跳过的“磨刀之功”,等他们毕业到职场“砍柴”时,在制作业务文档,总结、汇报、演示等语言输出性的工作时,他们会自然地把职场用户作为受众,以受众为中心考虑内容,提升自己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2.输入职场通俗语言的训练。相当多的学生对四六级词汇的掌握停留在“sight word我会认”,但不会用,这些词汇对他们来说属于“receptive消极”层面的知识,不具备产能。通俗英语提倡工作文档中尽量使用最普通的词汇,多用主动时态,写不太长的句子(长度在15~20个词即可),这些要求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具鼓舞性,并且是他们所能够做到并容易做好的。Cutts从英国国家语料库的100万词汇中列出了最常用的基本动词300个,名词、形容词、副词各150个[14]22-27。这个单词量仅仅是四六级词汇量的十分之一,训练学生高度熟练地“productively产出性地”掌握这些词汇,比单纯强调扩大词汇量,或写长句、复合句会更有意义。

学生在写简历时常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写英语简历就更没词了。以下摘录了部分关于描述技术能力的行为动词(action verb)[18],如:Adapted,applied,assembled,built,calculated,computed,conserved,constructed,Debugged,designed,determined,developed,engineered,fabricated,fortified,installed,Maintained,operated,overhauled,programmed,rectified,regulated,remodeled,repaired,Replaced,standardized,upgraded,utilized。它们基本属于四级词汇,但却很少出现在工科学生的英文简历中,学生不会把自己的能力和经历“动词化”。这是因为大学英语很少提到行为动词的概念,更鲜有训练学生使用行为动词以增强信息传递的效果。

输入通俗英语的思想,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英语的畏惧,还可减少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用处不大的对抗情绪,让学生感觉到创新的大学英语内容到职场上就能学以致用。

3.增加视觉语言的通识教育。用英语做演示活动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较常规的内容,学生在演示中暴露出的视觉语言素养严重不足而令沟通效果大打折扣。有研究表明,善于使用视觉语言能大大提高信息交流的有效性[19]。哈佛大学已故语言学家Zipf所发现的“省力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解释了人类认知行为的倾向:不管是处理文字语言还是视觉符号,用户往往会下意识地用省力的方式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用户期望信息的呈现方式是“易找、易懂、易用”[20]。职场信息交流的原则正是满足了“用户省力”的需要而具有推广价值。

国际化职场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多维的,广泛地使用视觉信息来辅助文字语言。演示文档是最典型的例子,它融合文字、图表、符号、声音、视频等信息为一体对目标信息进行描述,被西方学者Doumont称为“职场语言”[21]。应对这样常态的职场语言现象,大学英语需要安排有相应的话题来讨论和学习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在沟通中相辅相成的应用,教师提示和传授信息编排布局,图例色彩和文字协调匹配等一些基本视觉语言知识,鼓励学生使用和表达图文信息,提交图文作业,教师有指导性地而非完全由学生自主性地进行演示活动。善于运用合适的图文手段进行交流的技能在职场中很具彰显性,经过相应训练的学生容易使自己在竞争激烈的职场脱颖而出。

我们用表1总结以上的思路,并建议开展卓越计划的高校优先在试点专业尝试这些新措施,然后再铺开使大学英语的其他学习群体受益。

表1 大学英语创新思路

(续表1)

五、结语

不论是应用型高校还是研究型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都要到职场中搏击,为中国培养能适应国际化职场工作的学生是大学英语教育首要也是终极的目的。大学语言类或沟通类的课程需要高调倡导国际化职场信息交流的双效思想:让用户“有效率”(不费劲)地获取理解其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该信息“有效果”地解决其问题,培养学生“英语语言通俗化(简明化),传递信息有效化”的职业交流习惯。相信以国际职场和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思路的回报将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对英文职场的适应度的提高上,还会更多地表现在他们以国际化的视角规范自己汉语信息交流的努力上,达到母语职场上的卓越,希望将来有研究能够在这方面进行讨证。

[1]查建中,陆一平.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1-15.

[2]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德国高校英语授课学位课程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137-144.

[3]左颖,等.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英语教改探析[J].价值工程,2011(24):272-274.

[4]蔡基刚.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大学教学模式差异[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9-23.

[5]黄利生.新课改高考加大词汇考察力度[N].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2009-06-22.

[6]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M].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7]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3):3-12.

[8]杜予景,胡敏琦.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刍议——香港高校英语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18-120.

[9]樊明武.纵谈国际化办学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3(3):14-18.

[10]Burnett Rebecca.Technical Communication[M].6e,San Francisco:Thomson Wadsworth,2004:4-5.

[11]Markel Mike,Technical Communication[M].9e,Boston:Bedford/St.Martin’s,2009:4-7.

[12]Kimble,J.Writing for Dollars,Writing to Please[J].The Scribes Journal of Legal Writing,1996-1997,6:2-19.

[13]张鹂.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简化运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54-57.

[14]Martin Cutts.Oxford Guide to Plain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15]张宇.英文商务信函文体特点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2-116.

[16]迟梦筠.大学英语作文常见问题探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2-75.

[17]Connors,Robert J.The Rise of Technical Writing Instruction in America[J].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1982(12):329-351.

[18]Kathryn Rentz,et.al.Lesikar’s Business Communication[M].12e,New York: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2010:210.

[19]Tileston,D.W.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About Learning,Memory,and the Brain[M].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2003:12-13.

[20]Zipf,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Least Effort[M].Cambridge,Mas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Inc,1949:21-22.

[21]Doumont,J.The Cognitive Style of PowerPoint:Slides Are Not All Evil[J].Technical Communication,2005,52(1):64-70.

猜你喜欢
职场国际化交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如此交流,太暖!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