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京华 常 宁
自1972年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沉默螺旋理论之后,业界对沉默螺旋理论的质疑便开始了,也出现了许多针对此理论的进一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环境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出现了不少关于网络环境下沉默螺旋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中,有的认为,沉默螺旋理论在网络环境下仍起很大的作用,有的研究则认为,沉默螺旋理论在网络环境中已不再适用,或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弱化,并认为网络匿名性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而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和兴盛,网络环境已不再完全虚拟,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因此,现实生活、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环境的共存让新媒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研究沉默螺旋理论时,不应只研究其在现实中的情况,也不应只研究其在网络匿名环境下的情况,或者只对比现实和网络匿名两种环境。而是应该考察沉默螺旋理论在现实生活、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三种环境下的情况或表现究竟是怎样的,由此探究这些情况或表现背后的原因。
另外,在对沉默螺旋理论的质疑声中,有不少学者认为,该理论忽略了舆论形成过程中“少数派”或“中坚分子”的作用。国内学者谢新洲2003年的研究显示,坚持己见的“中坚分子”会坚定自己的观点不受影响。①而在侯雯雯2013年的相关研究中也显示,“中坚分子”的力量不容小觑。②那么,现在的“中坚分子”在如今这样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情况又如何?他们的意见表达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表现对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理解沉默螺旋理论又有什么样的启示?
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本文借助《媒介·消费:2014中国大学生调研报告》③的研究进行搭车调查,对90后大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意见表达”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问卷中采用了李克特5级态度量表,询问了90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三种环境下的意见表达情况,意在比较90后大学生在三种环境下“意见表达”之间的差异。态度值1~5,1和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和“非常同意”。题目如下:
Q1、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针对某个热点话题我与大多数同学的观点不一致,我会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
Q2、在某些匿名的网站上参与话题讨论,如果我与其他人的观点不一致,我会保持沉默。
Q3、在诸如微博或微信等有身份认证的社交平台上,我不会考虑其他人的观点,而是坚持说出自己的想法。
上述三个问题可分别概括为:“现实生活中的意见表达”“网络匿名环境中的沉默”和“网络实名环境中的意见表达”。
在描述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区分出了在三种环境下6类不同“意见表达”的人群。其中有3类人群在现实生活、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环境下的“意见表达”差异较大,值得重点研究。因此,在这3类人群中选取了24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1.现实生活中坚持“意见表达”的程度最高
从90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见表达”“网络匿名环境中的沉默”和“网络实名环境中的意见表达”均值和频数的比较可见,90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表达自己观点的程度最高。
表1 90后大学生在三种环境下“意见表达”的态度均值分布
如表1所示,90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见表达”题上的态度均值达到3.79,与其他两种情况相比,该均值所反映的“意见表达”程度最高。需要注意的是, “网络匿名环境中的沉默”数值越高,所反映的“意见表达”程度越低。表2中的数据也显示出,90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意见表达”的比例最高,有65.5%的大学生同意“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针对某个热点话题我与大多数同学的观点不一致,我会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此态度的大学生仅占5.4%,也就是说,只有5.4%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观点不一致时,不会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保持沉默。
以往研究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群体压力的存在而会有更少的“意见表达”。比如,有学者表示,在现实社会中,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规范与价值,一味以自我为中心便会招致误解并造成个人的社会孤立。因此,这种顾虑会让人的“意见表达”更慎重。④但是,从前文数据所表明的现实生活中较高的意见表达来看,至少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应该不太存在这种顾虑。
90后大学生“网络实名环境中的意见表达”的均值是3.01,在网络实名环境下坚持表达自己看法和不坚持表达自己看法 (即保持沉默)的比例分别是29.5%和30%,态度“一般”的是40.6%。这说明,网络实名环境下在使用诸如微博和微信等有身份认证的社交平台时,他们的意见表达处于中立的情况。
表2 90后大学生在三种环境下“意见表达”的态度取值分布
2.网络匿名下有更多的“沉默”
表1的数据还显示,90后大学生在“网络匿名环境中的沉默”题上的态度均值是3.19,高于3。这说明,90后大学生整体偏向于在网络匿名环境中保持沉默。表2中的数据也显示,39.5%的90后大学生在网络匿名环境下会“保持沉默”,而在网络匿名环境下不沉默 (即坚持“表达自己观点”)的比例是26.7%,“保持沉默”的人明显高于坚持“表达自己观点”的人。
研究进一步对三种环境下的意见表达和沉默的情况进行分析,将表2中的“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合并,“非常不同意”和“比较不同意”合并,分别计算出“同意”和“不同意”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匿名环境中的沉默”题的“同意”程度越高表示越沉默,“不同意”的程度越高表示越坚持意见表达。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90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表达自己观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网络实名环境,而在网络匿名环境下坚持“表达自己观点”的比例是最低的。另外,无论从整体均值还是具体的“意见表达”数据分布来看,90后大学生在网络匿名环境下“保持沉默”的程度和比例都是最高的,其次是网络实名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保持沉默”的比例是最低的。
图1 90后大学生在三种环境下坚持“表达自己观点”和“保持沉默”的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如表2所示,在“网络实名环境中的意见表达”题上态度一般的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6%。这部分人的意见表达态度比较模糊,徘徊在坚持“表达自己观点”和“保持沉默”之间。
3.网络匿名性并非促进“意见表达”的主要因素
如图1所示,90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见表达明显高于网络实名和网络匿名环境下的意见表达。他们在网络匿名环境下没有更多的意见表达,反而会更多地“保持沉默”。
这说明,网络匿名性并没有促进意见表达,甚至还有减弱意见表达的趋势。这一结果比Yun和Park关于网络匿名性对意见表达影响的研究结果又进了一步。Yun和Park在2011年的实验研究中,将匿名和实名两种环境考虑在内,结果显示,匿名与否对人们发表意见的意愿并没有什么影响。⑤
这样的结果恰与许多反沉默螺旋理论研究的结论相反。反沉默螺旋理论研究认为,匿名性是促进意见表达的主要因素,是给沉默螺旋理论造成冲击的主要原因。理由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受制于面对面的压力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网络虚拟环境会让人们释放,从而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表达更多的意见。
比如,有学者强调,网络的匿名性使网民在网上交流时很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以及所承担的心理压力有限,使得他们充分自由地表达自我。⑥也有学者将沉默螺旋理论失效的主要原因归于网络的匿名性,认为人们在网络中可以随意发表言论,忽视了社会规范的约束,使“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提出的“因害怕孤立的恐惧感而不表达自己的异议”逐渐淡化,以致彻底消失。⑦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在三种环境下的“意见表达”存在差异,在个体上有所区别。由此,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根据三种环境下的意见表达程度进一步区分出了不同类型的6类人群,这6类人群在意见表达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表3所示。表中数据分别是各类人群在总样本中所占的比例和在不同环境下意见表达态度的典型取值。
表3 6类人群在三种环境下态度取值的聚类中心 (n=1557)
1.6 类人群的“意见表达”特征
将6类人群意见表达态度的典型取值具体化,可归纳出如表4所示的6类人群的特征,并根据他们的突出特征加以命名。在人群命名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保持沉默”的人数比例极少,只占5.4%,所以表4中的“一般”即相对于坚持“表达意见”的对立情况—— “沉默”。
表4 不同人群在三种环境下的“意见表达”特征
“意见表达中坚分子”在三种环境下都会坚持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类人群占比15.1%,是最不符合沉默螺旋特点的人群。“网络匿名下的沉默者”占比最高,达到30.9%,这类人在现实生活和网络实名环境下会坚持“表达意见”,但在网络匿名环境下会保持沉默。“现实和网络实名下的沉默者”的人数比例占21.6%,这群人只在网络匿名环境下坚持“表达意见”,而在其他两种环境中会保持沉默,他们是最符合沉默螺旋现象的人群。“现实生活中的沉默者”在网络匿名和实名环境下都会坚持“表达意见”,但在现实中保持沉默,这类人比例较少,仅占4.3%。“网络环境下的沉默者”占比16.1%,在现实生活中会坚持“表达意见”,而在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两种环境下会保持沉默。“沉默者”在三种环境下都会保持沉默,这类人群的比例是12.0%。
从这6类人群的意见表达程度来看,“意见表达中坚分子”坚持表达自己观点的程度最高,也比较符合以往沉默螺旋理论研究中“中坚分子”的特点,因此值得进一步探讨。对于“网络匿名下的沉默者”和“现实和网络实名下的沉默者”这两类人群来说,他们在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环境下的“意见表达”反差较大,也是研究希望关注的重点。所以,针对这3类人群,分别选择了其中一部分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共计24人。
2.“意见表达中坚分子”行为分析
“意见表达中坚分子”在访谈中描述了他们在三种环境下坚持表达自己意见的各种情况和现象,从中反映出他们的性格、心理、思维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比如首都师范大学的孙同学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在访谈中就表示,他曾在课堂上的一个问题讨论中与其他人有强烈的观点碰撞。他说:“大多数人还是有跟群的心理,可能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回答这样的看法,他们觉得也要这样回答。而我就是那种不跟群的,死都不跟群。我认为我是这样的看法,然后我就一直坚持,哪怕我一个人跟好多人看法不一样也不怕影响,也是坚持自己的。”他表示,观点“没有明显的对与错的问题”,只是“想说说我的想法”,“而且会坚持”。
北京工业大学的段同学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他经常浏览一个名叫“龙的天空”的论坛,比较关注时政和社会话题。在该论坛上他曾针对“网络化技术的发展让大学教育没有意义”的类似观点而与别人进行过长达1小时的辩论。他认为,“现在通过高考选大学,让人有一个选择性的余地,能离析教育的精英化趋势”,让更多人有机会平等接受教育,大学的存在很有意义。在访谈中他也表示,针对网络上的某个新闻与别人的评论观点不一样时,他经常“会反驳”。他说:“我会专门给他回复,然后说他哪儿错了,就说‘你难道就是这么觉得的吗?’经常用这种反问的句子。”
在访谈中,其他“意见表达中坚分子”也都描述了在各种情况下坚持意见表达的行为,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通过访谈发现,“意见表达中坚分子”的性格大多比较率真和坦诚,心直口快,表达也直截了当。虽然他们都比较坚持自己的观点,有的人比较理性,考虑问题的角度比较独特,而有的人就比较冲动,有想法就只管说出来,不会深思熟虑。并且,这类人群表达观点的欲望非常强烈,有的人比较渴望自己的观点能得到他人的认同,有的人也表示“别人认不认可都无所谓”。从访谈中可以看出,“意见表达中坚分子”坚持表达意见的行为与他们自身的这些特点直接相关,而与网络或现实的环境没有太大关系。
3.“网络匿名下的沉默者”行为分析
在访谈中,“网络匿名下的沉默者”描述了他们在网络匿名环境下“沉默”的具体情况和原因,以及他们在另外两种环境下坚持表达自己观点的各种情形。他们在网络匿名环境下的沉默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这种环境中的发言者通常缺乏理性,或者是因为网络匿名环境中讨论的问题无聊而懒得理会。
比如北京大学的赵同学是一名大二的学生,经常会与周围同学讨论身边或网络上的事情,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她说:“我基本上看这种话题都会剖成两面,我觉得一个事情不管怎么说,都不应该很极端的好或极端的坏,我会看到它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会跟人说,我不否认这件事有好有坏,但我不会因为别人都说它坏,我就跟风。”
但是,在匿名的网站上,赵同学却不愿意发表评论。她说:“我不太爱在匿名的话题网站上去讨论一个话题,因为我比较喜欢在生活中跟别人讨论。比如我看网易或者其他网站一些很有话题性的新闻时,我会看别人的评论。有时候就发现,这些评论真的非常不客观。比如说中日的问题,有些仇日分子,他们说的话真的是很过分,我觉得在这样一个网站上去发这种东西,其实不是很好的事情,所以我一般都保持沉默,我只是会看一看,不会去发表评论。”她表示,之所以沉默是因为她“发现其实有很多人并没有基于理性去对待这个关系,如果我说出我的观点,就会激出一些更不理智的东西和一些无谓的争论。”
首都师范大学的曹同学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平时热衷于与别人讨论国事和敏感话题。他说:“在国家问题上,尤其是这种政治问题,尖锐的政治问题上,我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会坚持。还有就是,你说的不对的时候,我会坚持,我会把你说对,我甚至会想方设法让你跟我的思想一致,因为我这人就是这样,是一个性子比较直的人。而且我黑白分明,看东西都是正反都看,善恶分的很清楚。我不会去偏袒谁。”
在提到平时去的一些匿名网站时,曹同学表示,一般会去看凤凰网或新浪网上看新闻,并会看网站下面讨论版的评论。但对于网络匿名环境下“沉默”这种情况,他说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就是对于有些比较二的观点,就懒得讨论。”他会看话题的性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会谈。但对于无聊的事情,我一般不会谈,也懒得去说。而且我不会谈八卦、追星、流行的东西,没兴趣。但是一些很尖锐的问题,我会说一两句。”他表示,在匿名网站上遇到自己的观点被别人攻击的情况不多,但他“看到别人确实碰到过恶劣的语言攻击。”遇到这种情况时,他说“对方要是好好说,我会跟他聊一聊。如果他骂人了,我就觉得没劲了,不用理了。他的等级比我的要低,我干吗要跟他较劲?”
在访谈中,其他被访者也大都提及,网络匿名环境的杂乱影响了他们表达意见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通过对“网络匿名下的沉默者”的访谈发现,这类人群大多比较直爽,很有主见,所以他们通常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这类人群看待问题时比较理性和冷静,一般会全面地考虑和分析事情,并会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查证和核实,对自己的言论较为负责。在访谈中,他们多表露出对网络匿名环境下的语言暴力、虚假信息等现象的排斥,并表示更希望在规范的环境中进行理性的讨论和意见表达。正因如此,他们在面对网络匿名环境中不规范言论和不理性行为时,不愿意参与意见的讨论和表达,显得较为“沉默”。
4.“现实和网络实名下的沉默者”行为分析
在访谈中发现,那些“现实和网络实名下的沉默者”在网络匿名环境下表达意见的行为或心理有许多相似性,比如网络匿名环境会让自己更加释放,所以表达自己看法时会更放松。但是,这类人群在现实和网络实名下“沉默”的情况却是不同的。有的人确实是因为恐惧孤立心理,有的人主要是因为性格内向,有的人是因为不自信甚至自卑,还有的人主要是怕影响和周围人的关系。
北京大学的刘同学比较腼腆,对自己很不自信,他表示,“不喜欢去张扬”, “比较喜欢站在圈子边上,不想被别人关注”,“很多人看我的那种情况下,大脑就会一片空白,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本来的那些观点,自己的逻辑思路啊就会一下变没有了。解释不出来就会很囧。原先有过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但经历过几次囧的情况后,就觉得以后不要再发表观点了。慢慢习惯就成这个样子了。”但刘同学表示他在匿名的网站上就能比较从容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言辞也比现实中激烈。他曾在百度贴吧反对那些对自己老师吐槽的评论,“在每个吐槽评论上面都骂了一下,没有说脏话,就是反驳了一下。支持一下自己的老师。”
当谈到在不同环境下这种表现的反差时,刘同学表示,“在现实中讨论问题时,是面对面的,没有一个时间差。如果别人反驳你了,你很长时间不说,就会很尴尬。如果很囧的话会被同学们记住。但是网上不一样,即使别人反驳你,你还有很多时间去思考,然后再去反驳回去。在这个网站上别人也不知道你是谁,不会对你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
从中可以看出,刘同学的这种沉默更多是在于他对自己的不自信,“有时候就是怕自己的观点没水平,人家反驳就没底气了。”
北京大学的张同学比较内向,很羞涩,她在现实和实名网络上越是遇到与自己生活比较相关的话题时就越会选择沉默。她说,“有些时候跟别人看法不一样,会隐藏起来,不会把真实的一面表达出来。比如日常生活中针对一些大学生恋爱关系、性取向这些事情,如果不一样的话,我就不说了。”当问到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时,她说“怕影响他人对我的看法啊,他们看到的我跟真实的我不太一样,以后在同学的相处中就比较麻烦。我觉得我是挺在意的。”他人的看法对张同学的影响程度很大,她说“可能会影响我一些事情的做法”,甚至“有一些行为会改变”。
但张同学表示,在百度贴吧这样的匿名网站上“就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她说:“这个匿名网站其实就是比较开放的网站,不像是同学群或者人人网那样。然后遇到的话题就比较广泛了,如果我觉得主要观点跟别人不一样,我就会表达看法,跟大家讨论一下,这样没有关系啊,别人也不会知道我是谁啊。”
从对张同学的访谈中看出,她的这种沉默更多是因为太过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别人总会背后议论啊,一些闲言碎语,其实最终可能会影响到跟同学的关系”,“这其实是一个压力”。
无论从意见表达特征还是意见表达的具体行为来看,这类人群是最符合沉默螺旋现象的。如果按照沉默螺旋理论来理解,这类人群在现实或网络实名环境下“沉默”的原因应该归因于“恐惧被孤立”的心理。但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 “沉默”的原因有多种,而“恐惧被孤立”心理只是其中之一。
综上,90后大学生在三种环境下“意见表达”存在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沉默螺旋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复杂性。从90后大学生“意见表达”的程度来看,90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意见表达”的比例高达65.5%,在三种环境下都坚持表达自己意见的人群比例是15.1%,只在网络匿名环境中沉默的人占30.9%。也就是说,有46%的人都能够在现实生活和网络实名环境下坚持表达自己的意见。
对于只在网络匿名环境下呈现“沉默”特征的人群来说,影响其沉默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网络匿名坏境的混乱和杂音降低了这群人参与意见表达的热情,他们的“沉默”是面对嘈杂声音时一种“主动回避”的表现和态度。
应该说,网络确实是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但却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意见沟通和讨论的环境。大量不理智的行为充斥着网络,比如微博上的言语攻击、“骂战”“约架”等现象,这种非理性的互动只会让事实真相淹没于口水战之中,并不会对问题本身的解决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和帮助,反而会让这些不规范的言语行为更大范围地扩散,引发更多的混乱。同时,也会让更多理性的人逐渐“逃离”网络平台,减少线上的互动,而选择线下沟通和交流。所以,我们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人们在网络匿名环境下会随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网络环境中意见互动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更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注释:
① 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② 侯雯雯:《探索网络舆论中的沉默螺旋现象——以天涯论坛为例》,《学理论》,2013年第2期。
③ 该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等机构实施调查并撰写,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于2014年1月出版发行。其中的实证调查方法的执行情况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武汉地区15所大学的90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和消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样本量1562个,调查执行时间是2013年10月25日——2013年11月15日。
④ 赵柳青、王鹏:《浅析“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的存在》,《河北企业》,2009年第12期。
⑤ Park S-Y.Selective posting:Willingness to post a message online.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11(16),pp.201-227.
⑥ 王国华、戴雨露:《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
⑦ 郜晋亮:《浅析网络传播中“沉默螺旋理论”失效缘由》,《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