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新闻表达与日常生活改造
——基于农民视角的解读

2014-03-03 02:31刘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生主体消费

■刘萍

论民生新闻表达与日常生活改造
——基于农民视角的解读

■刘萍

本文以电视民生新闻的农村新闻表达为切入点,展开电视民生新闻对日常消费世界的理性表达、日常交往世界的感性表达以及日常观念世界的知性表达的相关梳理,探寻民生新闻表达与传统日常生活改造的本质关联,建构民生新闻研究的多元视角。

民生新闻;日常生活;农民;农村

就其宗旨与定位而言,民生新闻最应不弃草昧。然而,十几年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实践的一个明显缺憾恰恰正是“农民的失语”。这是多年来社会各界对电视民生新闻担当缺失的一个集中指向。事实上,“民”是人的集合、类的概括,“人自身的发展”是涵括了农民群体的总体的人的发展,缺失了农民群体和农民话语的民生新闻可以称之为市民新闻,而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民生新闻。因此,这里笔者基于一档有意识将镜头聚焦“民”之总体、“生”之全貌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①,在抽取并梳理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剖析电视民生新闻表达与农民日常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改造之间的本质关联。

一、日常消费的理性表达: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存

日常消费活动是为了维持个体生命的延续而进行的生产资料获取与消费活动。在日常主体的活动层面上,日常消费是日常生活世界最基础、最底层的活动领域。同样,日常消费世界也是我们解读电视民生新闻表达与农民日常生活世界内在关联的基础视阈。

1.“生产资料的占有”凸显个体生存的内涵差异

认真体验并审思电视民生新闻的文本内容就能体会到,几乎一切涉猎到农民的新闻内容都无法绕开“物质”二字。无论是日常交往的冲突根源,还是日常消费的明确对象,一切似乎都与个体基本物质生产资料的获得直接相关。但是,迄今为止,农村日常主体的物质消费活动与城市日常主体在物质消费行为中表现出的健康、品质的指向特征有所不同,农村物质消费依然以围绕“生产资料占有”而进行的基础性消费为主,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所以,审思电视民生新闻中农民的日常生活,会深刻体会到多元文化交织存在的一个客观根源,即社会发展进程在城乡之间的巨大时差,这个时差直接造就了中国人个体生存内涵上的明显差异,同时也在强烈地提醒着我们,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与改造需要从实际出发。

具体而言,在民生新闻的农村物质消费表达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异化消费,体会不到在浩瀚的商品海洋中,人的身上刻画的物质印迹。这里的物质消费的“物”,不是与商品相联系的商品群,不是商品符号的象征意义,而是实实在在的某一具体商品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意义上的时间轮回中,“土地”这一农民生存之根及其作为农民最大物质保障的媒介表达。例如,我们关注的《新闻夜航》栏目连续多年在备春耕时节策划播出“春雷行动”系列报道。《过期农资药查处保春耕》②《春雷行动服务民众》《整顿化肥市场保障农资安全》《假劣刹车油怎能让你留》等新闻,都是在农民备春耕时节对农资市场的混乱现象的集中关注。新闻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消费过程中的辨别能力,避免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炎炎烈日似火烧农民覆膜要烧苗》和《科学覆膜需引导大伙一定要记牢》这组新闻中,虽然农民与村委会之间的纠纷很难断明是非,但同样可以确定的是,对农民而言,一切围绕“土地”本身而进行的消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决策。

2.文化消费的问题呈现

当电视民生新闻的镜头对准乡镇的世界以及最底层的日常消费群体时,消费领域的狭小和消费形态的单一,便一目了然地获得客观呈现。我们在民生新闻呈现出的农村日常消费世界中不难发现,现代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并没有在今天的中国农村确立起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依然是农民的主要依赖。城市中的市民享用的是基本已经步入现代化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很多贫困农村地区面临的状况依然是儿童失学和缺医少药。农民群体的日常文化消费也的确呈现出令人忧虑的畸形表现,如丧事奢办风气盛、人情消费花样多、封建迷信死灰复燃、赌博恶性沉渣泛起、消费方式枯燥单一、消费内容低级庸俗等等。③因此,从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表达来看,大多数农民在传统农业文明根基下的日常生活世界并没有受到本质性破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自在生存依然是当下很多农民(尤其是扎根农村的农业生产者)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让大多数农民走出传统日常生活世界或完成自身生存模式的文化转型,任重而道远。

审思电视民生新闻的农村消费表达时,更感慨于民生新闻对农村文化消费的积极关注,以及民生新闻所书写出来的农村文化教育的那份沉重。在笔者集中梳理的4个月的新闻内容中,与农村文化消费相关的新闻委实不少,也能够从中读到农村文化消费的诸多问题。如《小房不寻常赌博挺疯狂》和《举报被打伤房主挺健忘》这一新闻组中,农闲时节的疯狂赌博让我们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当下农村文化消费的悲哀,足以让人体会到抑制和根除农村畸形文化消费的系统性与艰难性。再如《女孩遭毒打老师已被抓》和《留守儿童应多关爱》《取暖煤不够烧学校出“新招”》等新闻让受众逐渐可以理解,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消费,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力量,为农村孩子们提供一个设备完善、环境舒适的好学校,让他们拥有公平而先进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传统日常活动图式的经验主义特征和自然主义色彩,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今日中国农村这个封闭的乡土社会的存在。

二、日常交往的感性表达:从封闭走向开放

日常交往是日常生活领域中主体间的交往活动,非日常交往是非日常生活领域中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二者比较而言,日常交往的空间相对封闭和狭窄,非日常交往的空间环境则较为开阔和理性。应该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主体间的交往世界在总体态势上表现为以日常交往为主的格局向以非日常交往为主的格局嬗变的过程。但在不同的文明形态与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各不相同的交往特性。梳理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表达会发现,一方面主体的交往体验与交往感受再次验证传统日常交往图式的完整结构,同时不可否认,转型社会的农民日常交往带有明显的“交叉性”或“过渡性”。日常生活领域中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特征,日常交往的基本类型和交往过程中的主体感受越来越深地嵌入到处于转型中的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语境里。

“胆小也不是什么坏事,它会让你活下去。”安洁西冒出一句,“而且,你尾巴上面的宝石很漂亮。”她站起身,揪住白狗小九的脖子,“回去睡觉了,明天不是还有任务吗?”

1.传统日常交往图式的媒介再现

在日常交往世界中,农村日常交往主体的构成相对单一,传统、习惯、习俗、道德规范等自在的文化因素是日常交往的重要组成要素,血缘关系和自然基础之上的天然情感决定了日常交往的封闭、自在、缄默、非理性特征。而这些日常交往的传统图式特征,我们均可在电视民生新闻内容表达中充分领悟。

首先,民生新闻关注主体在日常交往中所获得的各种积极情感体验。我们知道,邻里、同乡是农村日常生活主体中除了家庭成员之外最主要的日常交往对象。邻里间和睦相处、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均有利于日常生活主体愉快、充实地体验日常生活的“平平淡淡才是真”。民生新闻表达出的日常生活主体与邻里、同乡等交往对象之间的日常协作,常常对个体生存具有巨大意义和价值。如新闻《老人掉冰窟乡邻伸援手》中,危急时刻正是同村的村民们及时将老人救出。而谈起救人的情景,村民却只是淡然地说:乡里乡亲,谁遇到了都会伸出援手。当然,游戏娱乐与竞技活动对主体间日常交往的促动,以及为平静呆板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喜悦之感也同样被民生新闻诠释得淋漓尽致。新闻《农民竞技大赛增友谊有实惠》报道的是一场农民金秋竞博会,冠军的奖品竟然是一台他最想买的拖拉机,亚军和季军的奖品则是脱粒机和播种机。于是,日常生活主体表达情感和交流情感的复杂多样的方式——无论是表情、语言,还是行为、动作——均在电视屏幕上一一呈现。

其次,无法视而不见的是,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经验主义元素和自然主义元素打造的非理性特征依然在当下民众日常交往世界中显性存在。如礼尚往来是日常生活主体人际交往中一项无法或缺的内容,但基于功利目的的礼尚往来则是情感对理性的蚕食,是基于情感的礼尚往来的异化。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体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以物为中介的人际交往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沉重负担和人际关系的严重异化,同时更极大地侵蚀和阻滞法制的、理性的、平等的社会关系的顺利建构。新闻《农民辛苦钱借走不归还》中的老人之所以轻松将钱“借”给孩子老师,原因很简单,一是乡里乡亲碍于情面,更主要的是“想让他对咱孩子好点”。

天然情感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注入无限的价值与意义,但并非所有的情感都是和谐的。透视电视民生新闻的信息表达,可以非常清晰地梳理出大量来自于情感根源的交往冲突。《回村祭拜祖先只剩几块破砖》和《靖家遭遇不敬解决还需商定》新闻组直接而具体地展示出邻里乡亲之间的情感矛盾;新闻《扫地引发争执朋友伤了感情》中的一对好朋友因为一时的不冷静而葬送了友情;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但新闻《爱情受阻误入歧途》中的农村小伙子却因爱生恨实施了犯罪行为,甚至以极端的冲突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电视民生新闻几乎周而复始地再现着因情感冲突而导致的各种人际关系紧张,而身处其中的每一位日常生活主体都常常处于痛苦、悲伤、甚至于绝望的煎熬状态之中。

2.日常纠纷中的民众代言

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重组和社会文化的多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开始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从依赖情感关系和经验关联的传统日常交往,逐渐迈向开放、平等、理性的现代日常交往或非日常交往。因此,转型社会中,日常交往内容与领域的扩展,必然给传统农民的交往体验带来明确变化。一个显著特征是,需要一定的外力干涉,甚至要溶入一些与非日常生活世界直接相关的管理部门的介入才可能得以形成的日常纠纷日益增多。而且,我们通过关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大量新闻内容,可以非常轻松地断言,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日常冲突与日常纠纷,几乎占据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内容表达的大半江山。

在新闻《拆房出意外全家陷悲恸》和《鉴定有结果补偿已到位》中,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源自于一次政府形象工程的“催促”,不幸发生后,尽管相关部门进行了经济补偿,但新闻传递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亲人逝去后的纠纷并没有完全结束,死者家属对赔偿数额并不满意,双方之间很有可能继续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问题。新闻《打工断指索赔挺难》的主人公身心疲惫,为了省去麻烦,在媒体的帮助下接受了一万五千元钱的赔偿金额。对日常生活主体来讲,一次不愿面对的日常纠纷算是告一段落。但是,在新闻的背后,日常主体的无奈与无助带给观众的心灵触动却很难立刻消失。

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通过上面的这两个案例似乎就可以体验到电视民生新闻对日常生活中日常纠纷的表达,基本以民众立场、百姓代言的身份出现。我们姑且不去探讨这是否是转型期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殊使命,但是,认真对待和审视电视民生新闻所表达的日常主体的日常交往世界,理性地在电视民生新闻表达中体验民众的真实生存状态,能够获得改造日常生活世界的原初动力。同时,对于发展相对薄弱的法制化和理性化的非日常交往也具有积极的促动。这样,在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不断地交叉与渗透中,或个体交往从日常走向非日常的嬗变中,个体的交往能力才会有望提升。

三、日常观念的知性表达:非日常思维改造日常思维

蕴含着科学精神、人本意识和理性价值的精神生产活动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演进与改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持续关注民生新闻的内容表达即可发现,在普通民众生活世界的深处来挖掘和培育现代人的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民生新闻表达对此一直都在积极实践。无论是基于服务意识的知识启蒙,还是主体社会化过程的理性引导,民生新闻以“非日常思维改造日常思维”的知性表达,主要诉求都在于弘扬科学、理性、人本的现代精神,体现着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

1.服务目的下的知性启蒙

首先,民生新闻的内容表达可以促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普及化与常识化。在大众传媒中,知识与信息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我们很难将二者分辨清晰。民生新闻着眼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大事小情都无法与相应的知识划清界限。因此,电视民生新闻以“内容表达”来同步实现的知识传播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很多民生新闻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行为作出科学解释,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促进主体日常思维中“为什么”的维度建构。日常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只有“是什么”维度而缺少“为什么”维度的非创造性思维,但科学知识本身的双重维度是要求日常主体来改造思维的自在性和无意识性的。

当然,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诸多客观事实也都在提醒我们,“迄今为止,大多数中国人仍然没有走出那种弥漫着浓厚的伦理本位意识和自然经验的日常生活态度,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先在地缺乏科学理性精神,对科技及现代化教育远远没有形成广泛的、健康的认可与追求心理。”④如从新闻《预测有大难村妇信为真》的标题基本可知新闻的主要内容。以自在自发生存状态生存的日常主体数量众多,他们需要大众传播媒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进行科学思维的启蒙。尽管建构传统日常生活主体的科学意识与科学思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但民生新闻通过“事件解读”的方式将科学意识向日常生活不断渗透,有利于日常主体改造日常思维的自在性和经验性,逐步走向自觉。

其次,民生新闻的内容表达潜移默化地促进民众法理精神等进步思维的日常建构。法理精神不是单单指代社会主体对法律条文的严格遵守,更代表着社会主体或现代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与尊重。基于现实的公平意识和法理精神更有待于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培养。电视民生新闻以民众日常生活的冲突与纠纷为平台,通过大量的警示类、常识普及类的事实表达,在一定意义上实现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主体基于法理精神的理性启蒙。如《农民辛苦钱借走不归还》和《借款说道多签字要斟酌》这组新闻中,法律专家的提醒正是对农村日常主体“无讼”思维进行的常识性改造。因为在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运行机理没有被彻底打破的今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⑤,乡里乡亲之间经济往来因不注重证据而发生的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的数量依然在逐渐增多,这时,以事实为本源、以草根为主要收视群体的民生新闻的警示意义就较为突出了。

2.从农民工到市民——主体社会化过程的理性引导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农民工转为市民”——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真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大历史举措。因为从人自身的文化转型来讲,数量上依然占有绝对优势的农民群体与土地之间的自然依赖关系被彻底斩断之后,脱离“乡土社会”的日常主体终于有机会与开放并充满活力的现代生活方式发生最直接的触碰,这使其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的转型拥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不过,自然关系对人创造性的束缚和多年来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让走进城市的农民工依然展现的是日常主体自在自发的传统生存样态:仅活跃在“老乡”群体的交往空间、人在城市“根”在乡下的归属欲望、边缘人的惶恐以及缺少驾驭非日常活动的能力等等。所以,“农民工到市民”绝不仅仅是说户籍身份的改变意味着“现代公民”的生成。对于这一轮具有如此深刻意义的社会重组,如果不能在生活方式的意义上完成深刻的文化启蒙,很有可能带来更为严重的“表象性现代化”。甚幸,民生新闻也许能够尽其微薄之力,因为作为转型中国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媒介体现,我们的确在其内容表达中多次体验这一群体的现实生存境遇。如新闻《打工没钱拿种子没钱买》的主人公是在异乡城市打工的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多赚的工钱却一分都没拿到手,因为没有钱他们连过年都没有回家,更别提家里还等着他们打工挣的钱买种子。新闻画面中,他们坐在门口,出神地望着远方家的方向……而新闻《打工农民有新招节约能源好办法》的主人公就要“自由自觉”得多了。他的发明已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他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创新性劳动成果带给主体的情感愉悦在电视画面上一目了然。

我们不能否认民生新闻这样的内容表达会给同类主体带来一定意义上的参照价值和激励作用,更不能否认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在现代公民生存样态上的主体地位。所以,民生新闻作为植根于日常生活世界同时又能链接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媒介载体,能够用普通民众的个体故事来参与和影响同样最普通民众个体思想的形成和行为的塑造。日常主体思维的流变与民生新闻表达必将存在一定互动,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农民工群体市民身份转化的文化路径之一,是具有现实的可行性的。

总之,从日常消费世界到日常交往世界再到日常观念世界,在我们抽取的所有电视民生新闻内容中,从来没有缺失对农民群体的深切关照,这让电视民生新闻具有了与人相关的、更完整的“总体性”价值。更重要的是,民生新闻表达中蕴含着的“引导力量”和“改造力量”让民众日常生活改造与自身文化转型变得更为真切和具体。因为,抛开农民群体与农村现实来讨论社会变革与人的现代化,显然是苍白无力的。

注释:

① 针对笔者关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夜航》而言,以农村和农民为关注对象的新闻内容大约占到总内容的30%以上。

② 本文所有新闻案例均来自于2010年《新闻夜航》栏目3月、6月、9月、12月这4个月的电视抽样文本,因此对新闻日期的时间标注一并省略,下同。

③ 贾书海:《农村文化消费的悲哀》,《领导之友》,2005年第2期。

④ 邹诗鹏:《日常生活批判与知性启蒙》,《求是学刊》,1996年第6期。

⑤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 俊】

猜你喜欢
民生主体消费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40年消费流变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