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工具本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014-09-21 07:19杨永清
关键词:唯物史观

收稿日期:20131216

作者简介:杨永清(1965-),女,湖北省江陵县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2083)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体的确证,是深入追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以存在之根的理论必然,也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何以存在之实的现实需要。唯物史观关于三种社会生产的理论、关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理论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质的确证提供了本体论之域。在唯物史观关照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是无产阶级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本要素,更是人的本质存在的根本诉求。工具性本体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然状态,目的性本体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应然追求。超越工具本体走向目的本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然历史归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唯物史观;工具本体;目的本体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4.04.026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7卷第4期杨永清:超越工具本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本体是标志事物最高本质的哲学范畴,对本体的追问是人类探究世界本质,追寻世界一般存在的精神特质。哲学本体论作为探究世界终极本质的理论承诺,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由此构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世界各国发生的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进行的各种教育和宣传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体的不同回答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其功能的不同定位和对其实践路径的不同选择。当前,我们要从根本上化解“意识形态化”和“去意识形态”的两难困扰,必须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体问题的提出与确证,正是深入追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以存在之根的理论必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体论蕴含,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具性本质和目的性本质的关系,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态实现工具性本体向目的性本体的超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超越之基础:作为精神生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理论的视域出发,可以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社会精神生产实践的本体论性质,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质的首要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超越自身工具本体的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三种基本形式,这三种生产活动不断延续和发展,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文明与进步。社会的物质生产是人们为着满足自身的自然需求,利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它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7879社会的精神生产是人们为了认知世界和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要所进行的探索和创作活动,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道德、科学、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2\]29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为了养育自身和延续后代而进行的另一种生产活动,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保证。恩格斯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3\]在这里,“种的繁衍”并非单纯地指人的生产的生物过程,它还包括甚至更主要的是指人的生产的社会过程,人的生产是人的自然实体的生产和社会实体的生产的总和。教育是社会精神生产的重要方式,其根本任务在于“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4\]。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精神实践性在于传承社会文化或文明。一方面,教育使社会成员个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并把各种社会规范内化到自己的人格结构中,从而由一个自然的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个体;另一方面,教育使社会成员个人通过占有各种文化资源而成为一个有实践能力的、能够进行文化创造活动的社会主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教育活动,也是一项特殊的社会精神生产实践。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一般精神生产的特点。精神生产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范畴,其与物质生产的根本不同在于它的精神性。第一,精神生产本质上是人的头脑创作和产生精神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从理论方面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或者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或者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是人为了能够宴乐和消化而必须事先准备好的精神食粮”\[5\]56。第二,精神生产的内容具有抽象性和无形性。精神生产的原料是思想、观念、意识、理论等,精神生产就是对观念性的东西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加工和创造过程,尽管承载这些精神内容的最终的精神产品是有形的某种物质载体,但精神产品的本质在于其精神性的内涵和价值,而不在于其物质外壳。第三,精神生产的手段是人的思想形式。精神生产不仅要借助于人脑,更要借助于精神性的思维方法、思维原则以及语言、概念等思维工具和符号,系统地对精神原料进行分析和整合。第四,精神生产的作用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产所生产的精神产品在公开和传播的过程中,丰富、影响和改变了主体的精神世界,从而现实地改变了人的言语和行为,成为一种社会力量,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这是其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内在的特殊规定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教育,“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1516。为了“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6\]760,“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1\]306。列宁进一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论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用社会主义意识教育工人的重要性。他指出: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7\]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形成的重要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提出过可资借鉴的思想元素。卢卡奇指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作为整体的无产阶级对自己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及历史使命的认识,无产阶级只有在斗争中才能获得和保持它们的阶级意识,而共产党组织在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葛兰西则提出,要使无产阶级文化成为民众的自觉意识,无产阶级必须要夺取文化领导权,而文化领导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教育的关系”;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要靠本阶级的知识分子的理论教育和传播,而共产党组织作为社会中已被公认的集体意志的复合成分,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教育和智识作用,它是“直接在政治和哲学领域而非生产领域培养自己有机知识分子范畴的特定的方式”\[8\]。

二、超越之中介:作为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出发,可以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社会上层建筑的本体性蕴含。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工具性本质,而这种工具性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超越自身发展现状的必经之路,构成为其走向自身目的本质的现实中介。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以经典的语言表述了关于社会结构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9\]这段著名的论述包含了下述基本观点:第一,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整个社会系统结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第二,社会形态的性质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思想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思想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思想理论根据,政治上层建筑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传播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保证。政治上层建筑作为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是通过人们意识自觉建立的,它一经形成又强烈影响思想上层建筑,要求一定的思想上层建筑与它相适应。

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总是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合法性支持,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提供合法性论证。一切统治阶级都会凭借自己的统治地位,向人们传播和灌输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其占据统治地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98。统治阶级正是凭借其占有的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将本阶级意识形态灌输和渗透到家庭、宗教、教育等各种影响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活动中,渗透到人的社会化的整个过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转变为一种社会共同意识,达到维护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根本利益。通过积极的、经常性的意识形态教育,能够引导人们达成政治共识,以巩固和完善社会政治制度,进而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意识形态教育作为维护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能为统治阶级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其服从并服务于社会政治是一条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斯·韦伯指出:没有一种统治“仅仅以价值合理性的动机,作为其继续存在的机会,毋宁说,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10\]。列宁指出:“资产阶级国家愈文明,它就愈会骗人,说学校可以不问政治而为整个社会服务。事实上,学校完全变成了资产阶级阶级统治的工具,它浸透了资产阶级的等级观念,它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我们的学校事业同样是为推翻资产阶级而斗争。”\[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的以思想理论教育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它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同时又反过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因素。作为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上层建筑性质,充分体现在其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根本上培养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自觉地为完成党和国家的任务而奋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上层建筑性,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领导、组织、执行部门等设施系统和教育制度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有着鲜明政治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围绕特定的政治目标展开,由特定的组织机构承担,并有完备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属性的肯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坚持的基本立场。列宁曾提出,社会主义的学校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邓小平仍明确提出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确立为我国的教育目标,强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3\]。而要确保这一理想的实现,就要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江泽民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他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胡锦涛则进一步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强调指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是合格的成熟的领导干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超越之诉求:作为人本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社会本体论,更是人学本体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归属于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和社会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其工具性本质的社会本体论确证。而从历史唯物主义人学本体论角度来看,人的本质存在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的性本质的确证。

人是宇宙中的最高存在物,追求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始终是人的最高理想。但是,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学哲学,由于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总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无法对人的本质出作科学的解释。而马克思主义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考察人的基本思路,从而使人的本质有了科学的立足点。首先,马克思超越“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1\]76,主张从人的存在出发去把握人的本质。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30按照真实的人的存在方式来理解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个人的现实生活以及为了生活而进行的劳动,就是人与人以及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其次,马克思以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人的存在问题,确立了关于人的存在和本质的科学概念。“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这表明:第一,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第二,人的现实关系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没有实践就没有全部社会关系,因此,实践构成为人的最根本的存在本质。这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其实是由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实践本质构成的系统结构,其中,人的自然本质是社会实践的物质承担者,人的社会关系则是实践的必要形式。人的社会实践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与其它存在物的根本区别。第三,人的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而人的本质存在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本质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是人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迈进。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通过对 “劳动的异化”的揭示,将人的类特征即人的类本质确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并提出了这种“活动”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在实践中的主体性,包括主体的自动性、自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后来,马克思又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将极大提高,社会产品将极大丰富,产品将按需分配,“异化劳动”被克服,人们不再被强迫出于肉体需要去劳动,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劳动,劳动成为自由、快乐、幸福的活动,成为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体现人的自由本性的活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6\]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由此形成了与人的目的性本质的高度统一性,这是其超越工具本体的根本依据。第一,“自由自觉的活动”首先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人的活动性本质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正如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一样,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和根本功能特性\[14\],人的活动与人的本质存在具有自身同一性。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的活动即表现为交往活动,人正是通过交往活动不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解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矛盾。人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也包括精神交往。作为人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是教育者的思想理论施教与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性的建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的过程,其主要运作模式正是人的精神交往实践。正是这种交往和建构活动,共同提升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第二,“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关键在于“自由”与“自觉”,它们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集中反映。人不同于动物,其根本在于生存方式的不同。动物以本能的方式存在,其存在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同一性,而人能够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是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5\]56人是一种双重的生命存在:一方面人是自然存在物,秉承了物的被动性,要依靠本能生存;另一方面人又是自由存在物,秉承了超物的能动性,要依靠意义和价值而生活\[15\]。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人的主体能动性本质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方面被个体内化并建构为自己的主观精神,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还以自己的主观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文化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第三,“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具有不断生成的特点。人的本质不是预存的,而是不断生成的。人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他自己,改变世界与改变人自身是同一过程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在实践活动中,人使世界按照自身的目的或需要而改变,同时也使人的生存属性得以现实地展开。马克思明确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1\]6768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使人获得了存在的属性。在人的生成过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即生成”\[16\]。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特有的教育实践活动,与人的生成性本质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为人的存在的丰富性与发展的可能性提供充足条件,它在提升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人对其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其中工具本体是目的本体不断生成和演进的过程与中介。就现实的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工具本体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发展的形态来看,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身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必将超越其“工具性”走向“目的性”。今天,我们如果仅仅站在工具理性的立场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成外在于人的强制权威,就无法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所蕴含的真正的人文关怀,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成真正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不能真正地推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的现实运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4\]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41.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

\[8\]葛兰西.狱中札记\[M\]. 曹雷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10\]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阎克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39.

\[11\]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7.

\[1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781.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14\]王智慧.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J\].学术交流,2008(1):112117.

\[15\]冯建军.教育怎样关涉人的生活—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11(9):1419.

\[1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

(责任编辑文格)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
分类训练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A Finite Volume Unstructured Mesh Method for Fractional-in-space Allen-Cahn Equation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