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易,赵 斌,孟建锋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作为河北省11个设区市之一,廊坊市地处京津冀城市群十字骨架的交点位置,主城区距北京和天津中心区分别为40公里和60公里。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435万。辖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个县,广阳、安次两个区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奖。
为激发县域发展活力,推动县域经济提质提速,廊坊市发改委日前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家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加快落实全省县域经济腾飞计划,实施县域经济腾飞“六大工程”,涉及工业、农业、三产、园区、项目集聚带动工程、城乡建设统筹工程,发展县域实体经济成为了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图1为2010—2012年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图1 各县(市、区)2010-2012年GDP对比图(单位:亿元)
上述资料所示,各县域的经济发展不均匀,其中发展最好的是三河,其次是霸州,其他县的经济情况发展比较均衡,差别不大。
廊坊市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生产手段比较落后,多数地区还处在人工生产层次,机械化程度较低,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75.9%,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7.9%。有限的土地承载着过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户均只有三五亩或七八亩土地。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目前廊坊市农业科学技术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农村大部分产业集中在养殖业或种植业,农业产业结构非常单一、链条较短、层次较低。第二,产业布局分散。目前,廊坊大部分乡镇企业分布在各村庄或小集镇,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县城,如城郊型的燕郊镇、万庄镇,商贸型的胜芳镇,工贸型的左各庄镇、牛坨镇、夏垫镇,工矿型的段甲岭镇、李旗庄镇以及旅游型的安平镇等。过于分散的产业布局使乡村工业布局分散化、规模细小化、经验管理封闭化,不利于产业规模化发展。
首先,廊坊市财政支出中各种负担加重,而财政收入增长却十分缓慢,能够用于小城镇建设投资的资金很有限。其次,廊坊市县域的金融服务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以及数量极少的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随着这些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借贷越来越困难,这几类金融机构不能有效满足县域实体经济的需要,这就使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了廊坊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步伐。
廊坊市毗邻京津,使其具有产业对接、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辐射协同发展的区位优势,但是,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品牌、资金等储备少,工业发展缺乏自主品牌,主要依靠域外的招商项目,自己的主导产业多数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导致该模式带来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学习优势等尚不明显,致使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廊坊市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熔剂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紫砂陶瓷用粘土、海泡石以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目前这些资源的工业开发价值不高。由于主导产业中的传统制造业主要是资源、能源推动型和粗放式加工型经营模式,导致资源利用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投入产出比失调等等。
加大县级政府对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发展的自信,政府也可以在必要时为其提供资源和政策扶持,帮助其获得发展动力。政府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持主要包括金融支持、政策支持、教育支持、税收支持、财政支持等等,其中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言,最主要的是发挥政府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增进银企之间的了解,为信贷资金供求的有效衔接创造条件。为金融机构扩大有效信贷投入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促进县域实体经济的发展。(2)认真落实“三农”金融政策,确保支农贷款的支农效果。强化对支农贷款的监督和管理,促使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合理、有效发挥,确保支农贷款的支农效果,促进农民增收。(3)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县域实体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同时要正确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防范信贷风险与加大信贷投入的关系。
首先,要加大县域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融资成为了县域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要素,很多地区把依靠外力、实施外向带动作为促进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表现就是通过引进外资,加强技术合作,有效提高县域实体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
(1)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对于廊坊而言,发展优势主要在于地理位置优越、特色资源丰富等,借此廊坊形成的比较具有优势的产业包括物流业、家具产业和旅游业等。
(2)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城乡失衡容易使经济发展陷入瓶颈,所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及时流通,是加快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
(3)全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化,把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到实处。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实施者,在引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是促进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
(4)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县城的全民素质。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优秀的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是发展经济的内在要求。
(5)利用历史、社会、人文背景,梳理县域的品牌效应。历史、社会、人文背景是一个地区文化底蕴的体现,现在提倡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因此,注重文化,形成发展品牌效应是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必要方式。
其次,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县域实体经济而言,农业作为传统的和基础性的行业,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走专业化、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促进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的结合,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中获利,还可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增加收入。
(1)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粗犷的发展观念,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倡导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
(2)调整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在发达国家,服务业、休闲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些行业消耗资源较少,环境污染也较小,是比较环保节能的产业,而且经济效益较高,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市在发展县域实体经济的时候,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
近些年来,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有效地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能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同时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两种:第一是外部的就业渠道。通过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第二是内部的就业渠道。具体指:(1)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2)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通过农业组织的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业内部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边际收益,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化,是切实可行的。
[1]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43-156.
[2]周金堂.国家背景下的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23-45.
[3]靖继鹏,张海涛,赵筱媛.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发现模式[J].经济纵横,2004,(5):36-39.
[4]方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