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轶
摘 要:本文论述了如何在涉外护士护理实验教学中创设情境,训练学生,在护理操作中运用英语沟通的能力,达到巩固专业技能和业务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做到教学与临床零距离结合。
关键词:培养 涉外 操作用语 实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涉外护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熟练掌握护理专业英语和业务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从业的基本标准和必备素质。为了让学生具备更多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快地找到工作,并适应新岗位的需求,教师必须对涉外护士进行英语听说练习,同时将其与护理操作训练结合。在学生进行护理操作训练时,教师可以围绕交流的实际需要,不断熟悉、不断强化每一项操作,并逐渐融入护理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学用结合,反复操练。笔者认为,这也是涉外护理学生用英语实践护理技能操作的较好途径。
一、操作用语的含义
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护士为病人进行各项操作(如口腔护理、鼻饲、注射、静脉输液等)时,必须使用操作用语。操作用语包括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和操作后嘱咐三个部分。
1.操作前解释
操作前解释是指护士在操作前以礼貌的语言向患者清晰地解释本次操作的目的、患者需做的准备工作、操作方法、操作过程以及患者有可能出现的感觉等,以减轻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恐惧感,争得病人的同意与配合。同时,解释的过程也是护士进行查对的过程,以保证操作的安全、准确。
2.操作中指导
操作中指导是指在操作过程中,护士边操作边注意与患者随时沟通,具体交代此项操作的配合方法,如“深呼吸”“请吞咽”等,询问患者的感受,随时为患者解除痛苦和疑惑,或给予适当的安慰,争取患者最大程度的合作。
3.操作后嘱咐
操作后嘱咐是指操作结束后,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所实施的护理操作对患者给予亲切的嘱咐和安慰。通过嘱咐、安慰和询问,了解患者接受操作后的感觉,是否达到操作后的预期效果,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同时应对患者的合作及时致谢。
二、教学中的实践
以笔者学校2010级涉外护理班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肌内注射法为例,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及情境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病例,以病例导入新课。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后,请学生扮演患者,教师扮演护士,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操作前:Hello! Are you Tom,bed 1?I am your responsibility nurse.Do you feel better today? According to the doctors record,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vitamin C 2ml to you today ,the medicine is helpful to your condition ,hope you can cooperate.Shall we inject on the right? Please lie on the left side ,let me have a look at the situation of your skin.Well,your skin has no inflammation,cicatrix ,harden and damage.It can be injected.Wait a moment,I get some ready.
操作中:Are you ready? I would like to give you an injection. Please fetch lying on the left side in the location: upper leg is stretched, the lower leg is slightly crooked. Muscles are relaxed.Sterilize for you, it may be a little cool,please stand it .Then give the injection.Who came to the hospital to see you today? Then your mood must be good?
操作后:Did it hurt? If there is something uncomfortable, please contact me in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May you recover as soon as possible!
教师示范演示操作后,请扮演学生说出刚才的真实感受,并就此总结强调操作用语的要点。操作前解释简单、清晰、明确;操作中指导正确、适时鼓励;操作后嘱咐清楚、及时致谢。
学生反馈环节,随机角色扮演,让学生在预先设置的医院情景中尽情发挥,其他学生一同观看。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辅助学生进行护患之间的沟通,并对操作重点、难点详细讲解。学生操作后,先请患者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请护士同学说出自己的体验,其他同学就此两名同学的表现发表不同意见,相互交流与沟通,最后教师根据此情况给予客观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知道操作用语对患者和护士的重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实战”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为日后临床见习、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模拟练习环节,指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顺畅、自然地与“患者”交流,在真人注射环节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八组,每组选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考核前一周由小组长抽取病例,该病例是教师根据相应护理操作内容预先设置好的,病例不仅可以将整个操作贯穿其中,而且包括患者的整个身心护理内容。课间,各组学生根据病例要求设置情景,讨论该病例中患者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出最佳的护理方案,并分角色扮演进行实际操作。课上,每组选出代表参赛,当场公布竞赛结果,对于表演好的给予表扬,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和精神的满足;未获胜者也要进行适当鼓励,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竞争学习局面。endprint
课后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53份,上交53份。有关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中,93.6%的学生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法;94.2%的学生对护理英语感兴趣;98.3%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93.9%的学生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推广该教学方法;76.2%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今后专业的发展;21.0%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护理理念。
三、讨论
第一,目前的涉外护理教学最多只能提供一般的视、听教材,与之相关的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教材很少,更没有涉外护理的场景教学条件。教师和学生只能在一种不专业、不直接、不透明的环境中实施教学,大大弱化了学生就业的实践能力,降低了教学的效果。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营造出一个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以自然的方式接触护理英语,培养其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对英语的热爱程度,树立自信心,进而学习、掌握和运用好护理英语;同时体验到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达到了教与学的互动。
第二,学生如果想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在平时储备大量的医学术语,并且熟知构词法,只有在一定的医学词汇量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自如地完成知识从中文到英文的转换。课堂上词汇量的不足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第三,加强了学生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英语听说练习与护理操作训练的综合运用,这也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用英语实践护理技能操作的较好途径。即在护理操作训练时,围绕交流的实际需要,在不断熟悉、不断强化每一项操作的过程中逐渐融入护理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反复操练,学用结合,从而加深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认知和内化。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练习护理操作时的需要模拟与患者、护士和医生的对话,来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技巧。
第四,正确使用操作用语,不但使患者明确每项治疗及护理措施的目的和意义,而且加深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改变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理论指导下的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建立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指导下的指导—合作型护患关系,并为深层次、高质量的现代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够让学生区分出中美护理操作的差别,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比如说美式的护理更注重解决患者的心理需求, 而国内则注重于技能。
第五,小组竞赛环节,通过三级评价体系,即患者学生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明确下一步练习的重点和目标,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在考核形式方面,此考核方法可引起学生的关注,考核氛围活跃,不死板;又因为每个小组抽取的病例有所不同,所以各小组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丰富了沟通内容,缩短了教学和临床的距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知识重新整合的能力。
第六,通过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评价表,便于教师课后进行深刻教学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涉外基础护理教学既不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 也不是单纯教授英语,而是以实践训练为主, 让学生学会在护理专业领域中用英语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流,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卫生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