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工科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4-09-19 04:37胡娟
考试周刊 2014年64期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抑制协同

胡娟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模现象,提出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工科英语课堂教学中,为符合工科英语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各模态的协同,避免出现模态间相互抑制的情况,以最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课堂教学 协同 抑制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话语分析理论,从一定程度上指导了语言教学实践,Elite Olshtain和Marianne Celce- Murcia指出,话语分析能为语言教学提供计划制订、方案设计、课程规划等的理论依据和框架。传统的话语分析理论以分析话语内部结构、规律、话语的社会价值取向等为主要研究目标,既包括微观的语言特征,又涵盖宏观的篇章结构分析,但忽视了对其他语义表达方式,例如声音、图像、颜色等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取而代之的是包含了多种模式的复杂形态,例如音频、视频、三维立体动画等。为了克服传统话语分析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话语分析方法,即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modal Discourse Analysis)。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是三大必备要素。

二、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当前,工科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多沿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模式。这种单一模态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的权利和机会,既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能体现英语教学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英语接受兴趣与理解能力,以及英语运用能力,是我们将多模态模式引进工科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根本动因所在。

1.模态互补。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时,一种模态的运用往往不能表达或理解其全部意义,这时,可用另一种模态补全其剩余意义,这就是模态的互补关系。

2.巩固强化。教学中,在单个模态或单个模态的一种形式表达整体意义时,需要强调的部分用一种模态或者另一种形式表示,加以突出。

3.促进理解。当某一种意义用一种模态表达时,在理解上可能比较抽象,这时需要借助另一种模态加以说明或者提供真实语境。

三、多模态化教学对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多元识读能力概念一经提出,便被积极引用到外语教学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多模态话语的运用尤为关键。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教师渐渐认识到自己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帮助学生辨别符号构建意义的辅助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中构建意义,获得新知,培养他们的多元识读能力,教师应该学会建构自身的多模态话语,重视运用多模态化教学理念。

首先,在教学中协同使用各模态。外语教学的课件基本运用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模态。这些模态的结合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以语言模态的运用为主,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以语言模态作为最主要的模态。教师应建立自身的语言特色,适当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性,从而增强课堂的交际性,教师语言模态的使用,对学生而言便是使用听觉模态学习。但单一的语言模态很难让授课的效果达到最佳,因此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手势、动作、表情、空间移动等其他模态,对口头语言进行补充和协调,达到多个模态的相互协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

其次,有效引导模态使用科学化。教学中各种模态符号的运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学习兴趣。但使用多模态话语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将高级的多模态资源运用到级别较低的教学活动中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顾曰国,2007)。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恰当地在教学中进行模态运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模态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有时模态使用过多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得不到强化。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模态的使用、把握好多模态资源的运用、互动,建立多层次的立体关系,是教师在多模态教学中必须思考与解决的要点之一。

最后,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意义的构建被看成是一种设计,把现有的符号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要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活动中解读文本,表达看法,批判性解读的过程就是自身意义构建的过程。学生不再是课堂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求者,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等模态相结合,学生在课内外的实践中分析符号资源的同时,批判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建立自己的多模态话语,培养自身的多元识读能力。

四、结语

教师通过多种多媒体资源的利用,对学生进行多模态话语信息表达的引导,创建理想的多模态课堂教学环境,但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还需要进行多模态的教学评估。通过教学录像、学生的评价、访谈等途径,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估,包括PPT制作效果,多模态运用情况,各种模态配合是否合理,设计是否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等等。总之,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构建,将成为今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主流趋势,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8(1).

[2]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3]Bal dry,A. Multi modality and Multi mediality in a Distance Learning Age[M].Campobasso:Palladino Editore,2000.

[4]Bal dry,A & Thibault,P. 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A Multimedia Toolkit and Course book[M].London:Equinox,2006

[5]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6]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1-10.

[7]胡壮麟.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3:3-12.

[8]韦琴红.视觉环境下地多模态化与多模态话语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9]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南昌工程学院2012年校级教改课题“多模态话语视域下的工科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研究”资助。

猜你喜欢
多模态话语分析抑制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紫杉酚纳米纤维对肿瘤生长和新陈代谢的抑制作用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抑制分析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多模态视角下宋词翻译的意象美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里约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