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09-19 19:29梁平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就业难

梁平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毕业生人数增长引来竞争加剧的问题,有高校培养模式的问题,有用人单位择人标准的问题,有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在对大学生就业难成因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转变就业思维模式,创新就业机制等方面对破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提出思路和对策,希望通过多方因素的综合合力,努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心理;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 D596,G642.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4)04010105

一所大学能提供给学生的就业信息有多少,学生有多少选择的机会,学生去向怎么样,就业层次如何,用人单位如何反馈和评价,反映了高校教育教学和就业工作的水平。基于此,各高校都在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和推进就业工作向深度开展。但从广大毕业生中得到的反馈往往是工作难找,就业困难。因此,分析和探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形成原因,找到破解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提升高校就业工作极其重要的环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一)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市场供需失衡,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

近年来,随着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录取率持续稳中提升,高校在校生人数维持在一个庞大的水平上,随之引起毕业生人数增加,毕业生之间相互竞争加剧。2013年,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2013年就业需求岗位明显减少,招聘岗位下降10%-15%,被一些人惊呼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2014年,大学毕业生有727万,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前不久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该机构认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下降7.3%,除了727万这个规模之外,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连续几年饱和的市场以及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这意味着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与往年相比更加困难[1]。

(二)高校培养模式导致学生自身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

当前,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灵活多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大学毕业生已进入“90后”,其成长环境与生活物质条件极大改善,他们身上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同时也有独立意识差,吃苦耐劳品质不强,知识结构单一,动手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融入社会和自我调试能力不够等不足,这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形成一定的反差。

高校按高考分数选拔人才和中学围绕高考成绩进行应试教育基本情况没有改变。高校按照专业对学生进行录取,学生进校后按照专业对学生进行编班教育,培养模式按照专业要求进行整体规划,注重强调学科专业的系统性,跨专业和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思想较难体现,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一专多能”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虽然部分高校正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招生,力求选拔实践能力强,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这种选拔模式刚刚起步,选拔的数量和范围依然很小。众多高校都为解决发展中办学经费短缺问题,以学生数量促进学校经济效益而进行“招生大战”,侧重学生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忽视专业结构配置、人才培养与行业分布、社会接纳的紧密统一。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选拔方式单一

用人单位到高校选拔毕业生一般都按照专业、学历、英语和计算机过级情况、学习成绩、有无重修和重考等基本框架进行。一是偏重于要求学生的学历水平,设置只引进硕士、博士的门槛,使本、专科生失去展示机会;二是看重学生总体成绩、等级考试通过情况和有无挂科,忽视学生某些方面的特长;三是注重有无实践实战经验,希望毕业生到单位后即能独立开展工作。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基本都是用人单位到大学采用招聘面试会的形式进行,招聘往往在短时间要看大量学生自荐材料和进行面试,学生的自荐材料经常是一个模板,相同的格式和内容,这样的情况下,毕业生很难在短时间完全展示自己,用人单位在短时间也难以发现毕业生的潜力和可塑性。

(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高校的机构设置中,往往是招生、就业归在一个职能部门下合署办公,在当前“招生大战”的背景下,形成重招生、轻就业的工作态势,招生宣传等日常工作往往动用部门大量人力、物力,对就业工作的投入投入不足。高校把学生就业率当成一个重要工作考核指标,与各院(系)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当做中心任务,这就使得就业工作者的相当精力和时间放在应付事务性的工作上,重视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提供服务工作,忽略了工作方式创新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等。

就业指导没有形成系统化,方式比较单一,指导内容相对简单。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仅仅凭借辅导员在学生就业前开几次年级大会进行突击教育是不够的,同时大学生从学长那里获取就业技巧以及各注意事项,信息较为零散,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日常教学工作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并未贯彻于大学生涯的始终。同时,就业工作的普及面不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没有覆盖到每名学生。学校开展的各项就业指导,比如形势报告会、就业专题讲座等,以及学校通过就业信息网络发布的各项规章制度、招聘信息,一般都是热衷于学校学团活动的党员、学生干部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对普通同学吸引力不够。

(五)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时,虽在高校进行了四年高等教育,但高校读书经历毕竟不同于社会历练,学生在许多方面缺乏分析、判断、决策能力,在就业问题上缺乏主动,心理偏颇,依靠、等待、攀比的思想普遍存在。即使是一些高校发布的就业需求信息大于毕业生总数,有的甚至达到几倍,部分毕业生仍然是有业不就。

有些毕业生认为,就业是学校或家长的事情,听候学校或家长的相关安排,对自己就业没有设想和规划,对招聘单位来校面试也是随意性参加,选择顺其自然。用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去晚了就招不到好学生的心理,部分单位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就开始相关策划,进校与毕业生签约时间一再提前。由于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早、跨度时间长,毕业生观望情绪较重,认为还有更好的,即便是有适合自己的单位愿意与之签约,往往拖沓,挑三拣四, 这山望着那山高, 有业不就,错过了不少用人单位。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产主要数据公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2]。比之上个世纪末,大学生所占人口比重很小,属于国家重要资源,作为社会精英,国家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统包统分模式,进大城市、国家机关、科研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国家从大学毕业生统包统分转为现在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已近二十年,时间不算短,但这种大学生的就业模式持续影响到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思维,部分大学生考虑就业单位过分理想化,过分追求单位性质、福利待遇、地理位置、城市环境等,盲目求高而定位不准,脱离自身基本情况及就业总体环境,求高和互比心理严重,导致有业不就。

(六)大学生和社会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

部分青年务工人员进入就业市场较早,积累了经验技能,较好地满足了国家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可能会与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就业竞争关系。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微观数据》显示,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发现都是“千元档” [3]。社会务工人员包括进城农民工,中职、技校毕业生等,这类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资源。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式与对策

(一)适时调整高考招生模式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国家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4]。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期,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缺乏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错位已成为一定时期新增劳动力和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以往职业教育只注重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要科学技术为基础,需要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更高素质的从业者。高考招生模式的转变,正是国家战略规划,大力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劳动者,满足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大措施。

(二)通过分析就业市场供求变化,及时调整易受就业市场影响的专业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接

把握就业市场变化较难,但从中也能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某个行业持续多年就业人数需求居高不下,可通过分析这个行业发展趋势及现有行业构成人员数量情况得出一定判断。通过密切关注各调查机构、科研单位、人力资源市场关于就业需求的分析报告等手段,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规模做出预判和适时调整。同时,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注重学科交叉应用,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使毕业生的素质不断趋近于市场需要。

(三)培养特色优势显著的大学毕业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近二十年,高校间整合合并,各高校学科门类越来越全,专业越办越多,高校和高校之间专业趋于相同。而就业市场每年的需求数量是有限的,在培养类别、层次相同的情况下,毕业生的优势和特色也成为了能否就业的关键。因此,高校必须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坚持以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具备博、专、实(广博的知识面,坚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实干技能)协调一致的综合素质,使专业培养体系朝着多方向、多模块路径发展,以高新领域和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和渗透,以学科群统筹专业发展,开辟专业新方向[5]。举例来说,信息类学科,可以建立计算机通讯、数字媒体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和就业倾向性。这些契合时代科技发展的专业方向的建立,会为高校培养大类学科下不同层面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开辟新的渠道[6]。同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是市场就业的重要通行证,要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学习职业技能,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即“1+N”模式(1为学历证书,N为职业技能证书)。对大学生实行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可为就业提供资质支撑,增加就业砝码,毕业后即可亮证应聘,持证上岗,也省去了部分企业新员工上岗培训环节。

(四)合理安排课程教学

妥善安排教学运行和就业之间的冲突。高校课程安排应考虑前紧后松的方式,大一至大三学期安排紧一些,学习负荷相对重一些,在第大四学期,学生都忙于找工作,大四上学期减少理论课学习,大四下学期不安排理论课教学,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找工作。

(五)引导学生转变就业思维

大力支持大学生非传统渠道就业,实现就业去向的多元化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非传统渠道就业主要指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和在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我国的非正规部门主要指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之外依法设立的经营实体[7]。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在2012-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上透露,2012年,民营经济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已超过60%。截至2012年9月,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企业规模实力继续增强[8]。据测算,我国目前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业生产总值、70%左右的工业新增产值、近60%的销售收入和出口额、税收的40%以上和75%的就业岗位均来自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9]。目前全国正在推进城乡统筹,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中央也作出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重要决策。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从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2010年全国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10]。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统计显示,县域经济已占据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是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基于以上因素,高校应教育大学生改变非公有制经济不就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和县乡就业的心态,积极引导大学生到民营企业、二线三线城市和乡镇就业以及投身新农村建设,使非传统方式就业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5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提出鼓励自主创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降低自主创业门槛[11]。高校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积极作为,使其成为大学生就业新的重要渠道。学生个人更应理性认识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适合的就业岗位。在就业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就业定位和表现,是能否获取就业岗位的关键。

(六)创新就业工作机制

进一步明确学校、院(系)在就业过程中的责任和事项。学校就业部门主要负责全校就业工作整体规划、数据统计及就业市场分析、政策研制、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开拓和稳定学生就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等宏观层面工作。学院(系)要抓好学生就业培训、就业技巧指导、就业政策和形势教育、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学校、院(系)在就业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进一步形成推动就业工作发展的合力。

整合社会资源进入大学校园,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求职辅导、从业资质考试培训、形象设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等服务。与企业紧密联系,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推行实习就业模式,使学生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让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指导和培养,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让毕业生通过在企业实习阶段的学习,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再者,学校与企业“联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按企业要求确定人才供需和培养目标,实行“订单式”培养。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课程引入到教学系统中来。作为一门必修课,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大一年级教学课程,使大学生从入学开始,系统接受职业规划知识,准确定位自己,明确奋斗目标,更好的计划和开展自己的学习生活。

注重就业工作队伍培养和提高。从事就业工作的辅导员队伍是学生就业工作的一线指导员,其责任心及业务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就业工作的成效。这支队伍需要掌握的技能很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系统知识以及统筹规划、协调沟通、分析判断等能力。随着就业环境的变迁,需要就业工作队伍紧跟形势,转变思维,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

加强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学生最重要的就业信息来源一般是校园就业信息网、人才市场信息、媒体信息等。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将学校的整体情况,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单位的招聘信息以信息化的形式全天候向社会开放,方便学生查询的同时还可使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为用人单位选材和学生就业提供方便。

从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来看,只有那些及早进行就业规划,合理定位自己,目标明确,综合素质高,心理承受能力强,拥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特色和优势的大学生毕业生才能在激烈、残酷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玉兰.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EB/OL].(2010-02-20)[2014-01-28].http://edu.qq.com/a/20140220/019985.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EB/OL].(2011-04-28)[2014-01-28].http://wenku.baidu.com/view/505dfac68bd63186bcebbc99.html.

[3]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

[4]招生考试网.高考一分为二 高职分类招考方案将公布[EB/OL].(2014-03-24)[2014-03-26]. http://www.edu-hb.com/Html/201403/24/20140324102719.htm.

[5]李法春,粟涛.谈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J].机械职业教育,2004,(10):29-31.

[6]林英,李彤.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安全方向”CDIO实践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1):94-97.

[7]陈宇海.浅议大学生非正规就业[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49-151.

[8]将丽平.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60% 注册私营企业已过千万家[EB/OL] .(2013-02-02)[2014-03-28].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203/c1004-20414645.html 2013.02.03.

[9]齐琳.中小企业助就业[EB/OL].(2009-03-11)[2014-03-28].http://business.sohu.com/s2009/1262/s262717538.

[10] 中组部. 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S].2010-04-29.

[11]新华网.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EB/OL].(2013-05-15)[2014-03-28].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5/15/c_115783129.htm.

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Difficulty in Employment for University Graduate

LIANG Ping

(The party committee offic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1,China)

Abstract: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faced with some difficulties in present, which may be caused by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the graduates,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the standard of choosing employee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graduat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of employment difficulty, we propose some ideas and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explicit analysis of difficult in employment for graduates, which include transforming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guiding the graduates to transform the thinking patterns of employment, and the innovative employment mechanism, and also hope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through the multi瞚ntegrated factors.

Key words:University graduate; Difficulty in employment; Psychology of employment; Employment guiding

编辑:韩冬苗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就业难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浅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探索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的研究与思考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