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秋
一、为什么要(如何)使英语课堂教学中1+1≠2
课堂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重要舞台,所以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是成功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单靠“热闹的课堂”去教学显得过于幼稚,学生也掌握不了应该会的知识。江苏省各高中自2005年9月开始启用《牛津高中英语》,这本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编排几乎是完全不同,总体上难度有所提升,词汇及知识点多且难度较高。如,2006年高考江苏英语卷的作文中,出卷者提供的参考词汇“image”已在高一下半学期的模块4第一单元中作为课标指定单词让学生掌握。课时量是固定的,倘若是一味延长时间来提高教学容量,那未必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学生也不乐意接受。那又该如何解决呢?这是一个摆在高一英语教育者面前的棘手问题。笔者任教高一,对此问题同样作了深入的思考,总是在想,在当前减负的大气候下,如何才能事半功倍,一节课上出两节课的功效,两节课上出多节课的功效呢?
二、如何使英语课堂教学中1+1≠2
笔者经过缜密思考并与同仁认真讨论,提出以下观点:
1.有效课堂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效课堂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的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有效的教与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一定要做到和谐,即“和谐有效”课堂。它的内涵应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和谐,教学进度与教学难易的和谐。包含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学生身心的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和谐,还包含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学生学习成绩与自身成长之间的和谐等等。“和谐有效”课堂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是一种和谐、共振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追求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和谐、高效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行为是主动的,思维品质是最优化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最高的。
2.努力从各方面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
①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心理学家也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欢快的课堂、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无意注意,而在无意注意中掌握的知识技能效果更佳,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而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我们要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欢乐带进课堂。饱满高昂的激情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甜美的微笑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欢乐可以使学生神采飞扬。人们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英语课堂和谐有效。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英语教学的质量。我们要加强创新研究,勇于进行教学改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英语课堂更加和谐高效!适时引入“游戏”,不断融入“音乐”以及经常插入“故事”都是活跃课堂的有效方法,学生喜欢的才是最有效的,否则只会出现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
③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教学。多媒体技术对文本(text)、图形(graph)、静止图像(still image)、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和视频(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有利于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它能加速学生感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节奏快,信息量大,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声音与图像结合、语言与情景结合、视觉冲击力与听觉感染力结合,学生能轻松自如地进入语言活动的现实情景里,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也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记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能把教学内容直观于学生面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优化学习环境,全面高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由此看来,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为我们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还可以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很大的实效性。
④教师课堂话语科学化。(教师课堂话语)避免难易不当或质量低下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指教师用于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堂交际、讲解知识、表达思想情感时所用的(不当或是什么)语言(前面红字部分好像不大搭配,直接用课堂话语就行吧),具体形式包括提问、讲解、组织教学、反馈等。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既是教学的重要组织工具,更是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来源。有效英语课堂中,教师的科学化话语有以下特点。
1)教师较多使用确认、核实和澄清等交互调整方式,进行意义协商,从而准确把握话语难度。
2)教师留足“沉默时间”,等候学生回答,让学生自主思考,拥有较多的话语权。教师话语有启发性,在问答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思维的参与以及学习方法的渗透,而不是答案的准确性。有些教师过多重复学生的话,催促学生回答,甚至越俎代庖,在学生口头沉默而思想最活跃的时间迫不及待地替学生给出答案。虽然没有了冷场的尴尬,保持了课堂教学的流畅,但抑制了语言输出。
3)教师教学评价语言有指向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积极反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不能简单地形式化为一种肤浅的表扬,不能过于笼统和单调,要具体、真诚、实事求是,体现人性关怀。在纠错时也要有技巧,尽量避免用否定的反馈,应以婉转的语气给予评判。如:“Its your opinion,and maybe youre right.”“You nearly hit the point,but…?”
4)教师语言输出质量较高,语言规范,对学生的语言习得有示范作用。总之,当今的英语课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也不再是公式化的1+1=2的教育模式,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细心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智慧的灵光在互动中闪烁,真诚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进而构建和谐有效的英语课堂,真正做到1+1≠2的教学效果,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让学生们沐浴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的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