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下的大学英语“0+X”课程模式

2014-09-18 03:09路婧刘新光杨劲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大学语言

路婧 刘新光 杨劲松

摘要:为了培养能够把英语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认识能力有效结合的学生,提出“0+X”教学模式。把新入学的大学生依据不同的专业和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在授课、作业和测评中体现出差异性。采用“0+X”课程模式可以适应大学英语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

关键词:大学英语;“0+X”课程模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142-02

大学英语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同时英语也是每一个大学生适应新世纪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和个人能力和地位提升的必备技能。经过几次教育教学改革,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在借鉴其他院校大学英语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出以行业为导向的“0+X”课程模式。

1“0+X”课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说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从中可以了解到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就是语言的输入。输入材料为学习者产生“反应”提供了“刺激”。而这种刺激的有效性就依赖于输入材料的可理解性、趣味性和充足性,而且这种输入材料还要具有略高于学习者已有水平,但是又不能过高的特点。如果学生的现有水平是“i”,用“1”表示略高与“i”的水平,那么能刺激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材料就要是“i+1”,这样的刺激才会有效,才能不断地促使学习者努力学习和吸收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如果输入材料的水平是“i+2”,则不能刺激学生学习,甚至会使学生由于材料的难度过高而厌学。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缺少英语客观语言环境,学生是学习英语而不是习得英语。所以,教师教授的过程尽量为学生创造适当的语言环境,以减少学生学习的抵触情绪。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不同为其提供不同的适度的材料和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而且布鲁纳还提醒人们注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学生掌握,并且能够应用于学习实践活动中,产生创造性行为或者是有所创造[2]。

2“0+X”课程模式的含义

我国大学英语的定位在基础英语,这从1985《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语言基础上。”1999年《修订大纲》再次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的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2004年《课程要求》提出:“既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从这个定位的变化会发现如今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这样的目标更加含糊。今后的工作是什么性质的工作,交往是什么形式的交往,又需要什么形式的口语和书面语呢?目标的模糊和不确定只会让学生更加迷茫,而中国大学生一般会在学完大学英语后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考试、托福考试或GRE考试。长此以往,只能把大学英语教学变成应试教学。“0+X”课程模式旨在加大大学英语改革的力度,转变理念,明白理解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知识,更是要掌握技能、提高技能。转变传统的大学英语两年学习期间将单纯的基础教育进行到底的基本做法,在原先的等同于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发展行业英语教育,构建大学英语教学和行业需求相结合的以行业导向的“0+X”课程模式,培养出既具备“0”英语基础知识,又具备“X”专业英语知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所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鉴于全国高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考《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1]。在“0+X”课程模式中,“0”的含义不仅包括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所说的传统的师生面授课程,还要注重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课程。“X”的含义是在大学生在基本完成课程要求的基础上,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及专业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所学专业上,英语应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在教材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多考虑时代性和世界性,避免教材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要注意与学生所学专业接轨,丰富学生的专业语言知识。

由于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在初中就开始学习英语,甚至部分大城市的学生在幼儿园就能接触到英语,而且各地区、各学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许多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因此依据大学生入学时高考英语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班,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分为A级和B级。给不同基础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由于排课以及师资问题,为了使学生外语学习更有效率和针对性,也为了使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有效衔接,保障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分为A班和B班。所以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的选择方面,“0+X”课程模式,以“0”讲授法为主,辅以“X”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发现法等。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建立多媒体教师以方便教师课堂面授,建立语言实验室,为学生与外教沟通交流提供场地,并且通过校园网,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外的自主英语知识学习。使英语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性学习的方向迈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拓展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形成适合学生自身的有效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离开学校后的学习打下基础。endprint

实现大学英语“0+X”课程模式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基础英语学习,第二步行业通识英语学习,第三步专业英语学习。第一步是基础英语学习:主要课程为综合英语,听力和口语。在A,B两级各专业必修,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重点放在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训练上,夯实基础,为语言运用做好准备。第二步是行业通识英语学习,主要是在第二学年通过相关行业英语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第三步是专业英语学习,在第三学年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开设不同英语写作选修课。巩固学生所学英语知识。与此同时,每学期还可以安排学习辅导、国际文化、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等专题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或观看Research Channel、TED Talks、BBC Reith Lectures等专家讲座节目;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竞赛,周末电影沙龙等,丰富英语学习体验,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考试是一种常规的评价依据,为改变以前以应试为导向的评估模式,转向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模式。形成性评估是要求记录学生平时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网上自学和学习档案等,也可以与学生或学生之间进行小范围或大范围的访谈和座谈。以方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监督和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终结性评估就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可以设置期中、期末或课堂随堂小考等考试。在“0+X”的模式中,“0”代表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而“X”则代表着学生这一学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试、口语考试等,“X”所代表的内容越多则越能体现出评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就越能正确合理评估学生。在“0+X”模式中不仅要评估学生,还要对教师进行评估,运用学生评课,同行评课和督导评课的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3结语

从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建构主义理论到布鲁纳都注重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这些理论观点的“0+X”课程模式是符合大学英语课程需要的模式。而成功就业是每个大学生迈出校门的第一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说明大学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王忠国曾经说过:“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就业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延续。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全面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0+X”课程模式以行业为导向,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相关行业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新的模式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取决于教师,所以作为教师必须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以适应课程模式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康艳.关于高校英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2]王忠国.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N].中国教育报,2004-11-04(03).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大学语言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