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双方积极探索相关专业国际外包方向特别是“BPO”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做大做强BPO实用型人才培养规模,适应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服务国家“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的目标。
关键词:BPO;校企合作;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
中圖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84-0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外包就是资源全球化配置的形式之一。外包主要有制造业外包和服务外包两类,其中服务外包(BPO是其主要形式之一)是智力人才密集型服务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力强、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据统计,至2015年我国服务外包总量将达到1000亿美元,可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促进服务经济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BPO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BPO基本概念。商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就是企业将一些重复性的非核心或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给供应商,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效的BPO不仅仅是将流程外包出去,外包供应商还将应用一种新的技术或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改进或重组流程,这种流程重组再造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批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去完成。为此,如何培养国际化的实用性服务外包人才,适应外包企业需求乃是当务之急。BPO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校企双方针对“客户交互服务、知识数据服务”等BPO组成要素,拟定合作内容,签订并履行合作协议,探索培养适应国际商务外包业务的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2.BPO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为响应教育部商务部[2009]5号文件《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苏教办高[2011]2号文件《关于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为促进江苏省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发展,培养具国际视野实用型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发挥校企双方优势,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级重点交通职业院校)和南京亿株科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外包业务)经友好协商,决定双方合作共建国际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培养国际服务外包人才。本项目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即BPO国际服务外包实训培训项目、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BPO实训基地业务生产项目。BPO国际服务外包实训培训项目由校方负责招生、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学生管理等工作,亿株公司负责实训教师培训、教学大纲、教材、实训培训等工作。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由校方提供建设场地、配备设备。BPO实训基地业务生产项目校方负责实训基地场地、设备、操作人员(实训学生)、技术支持及管理教师团队、学生管理等工作,而企业方负责服务外包业务承接、服务外包业务项目技术人员配备等工作,产生的经济效益按照协议进行分成。合作的三种形式涵盖了双方利益预期,既有培训又有生产,使校企合作双赢成为现实。
3.BPO校企合作项目运行机制。校方按照协议要求准备BPO实训基地建设场地约200平方米,指定专人(学校基建工程技术人员和信息工程系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指导人员一起进行实训基地的规划设计、建设装饰、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同时学校指定专业教师赴企业接受BPO专项技能训练,企业挑选派驻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任教师组成专门团队进行前期培训指导,学校专任教师跟班听课并参与学生培训辅导,培训结束后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实际生产实训。生产实训成果经检验合格后计入实训基地的产值,按照产值大小支付企业技术指导人员工资和实训学生津贴。
4.BPO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学生热情,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检验培训成果,企业派遣技术指导人员每周对学生各项技能进行测试,举办各班组竞赛,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做到动态掌握学生的状态。同时为学生准备外包技能考试复习题库,培训结束时组织笔试、机考以及国际外包技能大赛,企业据此向优秀学生颁发企业奖学金并选拔部分优秀学生直接签约。
二、BPO校企合作项目主要成效
通过BPO校企合作项目,学校按照企业要求进行了实训基地建设、外包课程内容设置、学生的相关外包业务培训,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企业则把自身需要的人才规格和应用技能通过BPO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定向培养,从而节约了成本。
1.培养了一支熟悉BPO业务流程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了尽快形成BPO项目核心团队,在BPO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首先选派相关专业教师进企业接受不同内容的BPO项目培养并获取《全国服务外包注册讲师》证书,同时企业根据不同内容的BPO项目选派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亲自到学校实训基地进行短期指导,并利用远程视频和学校BPO的QQ群进行远程技术指导。其次,学校建立了以专任教师(含骨干学生)为主体的包括项目经理、质检、QC、组长、OP等在内的完整的项目管理组织框架体系。通过多个国际外包项目实训以及笔试、机考、技能大赛的锻炼,学校培养了一支基本能够独立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核心团队,为学校BPO项目企业化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支熟悉BPO业务流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得以建成。
2.校企双方合作建设BPO项目实训基地,开发服务外包项目教材。为了营建具有真实企业氛围的BPO基地,学校选取专门场地并明确专人全程参与从策划设计到施工组织建设的BPO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过程。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一个集项目培训、生产、管理为一体的定位明确、功能齐全的BPO基地基本建成。为了提高学生培训效果和质量,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计算机和日语水平,校企双方组织人力、物力并聘请了全国服务外包技能中心的专家参与,在企业员工内部培训教材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套对日BPO项目实训教材(二册),同时双方将根据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最新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推出实用型BPO系列教材,为学校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方向实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3.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国际服务外包综合技能。通过培训和真实项目上机操作,首先使学生感受到了国际外包全流程中各角色的真实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职业素养和职场责任感。其次,在离岸外包项目里,广泛应用了英语、日语、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还学到了信息安全管理、品质管理、纳品时间管理、流程管理等多方面企业管理知识。在日文环境下的各种生产软件和教学软件应用时,大幅度提高了英语和日文盲打能力。仅这项能力,就可以让学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三,在完成BPO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安排了近十个项目的真实国际外包业务,其中英文业务占比10%左右,日产业务占90%,实现了培训业务的国际化。
三、BPO合作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学校对服务外包尤其是对BPO业务了解不多,所以在人才培養计划的修订、实训基地建设、配套教材开发、指导力量配备以及真实业务生产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学校的BPO基地集教学实训、培训管理、实际生产等多功能于一体,很难满足生产实训特别是对国际外包客户的信息安全的保护,致使校企双方期望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二是学校派驻BPO基地的专任教师缺乏企业管理经历和BPO项目实际操作经验,而企业派驻学校的技术指导又缺乏一定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经验,延长了BPO项目的实际磨合期。三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生产计划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致使BPO项目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在教学与生产安排上出现较大分歧。当然,BPO项目的内容及业务的难易程度也是影响参与学生积极性的因素之一。为此,校企双方必须加强沟通交流,找到既能解决问题又能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途径。首先企业要选择综合素质高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的技术指导教师(也可以由学校对派驻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派驻学校进行目标管理,配合学校顺利开展BPO项目;学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二是建立BPO专属培训机房和实训机房,达到实训水平的学生进入实训区进行各项目实训作业,没有达到实训水平的学生在培训区进行培训,只有进入实训区的学生享受到实训补贴和企业奖学金,这样可以形成模拟职场真实环境的动态竞争机制。三是优化实训教学课时安排,将前期培训课程(2~3个月)进行嵌入式教学,如日语可以放在选修课进行,BPO技能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里进行教学,培训教学则放在毕业前。同时扩大培训规模,这样可以从中优先选择愿意从事服务外包行业的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参与项目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四、BPO校企合作前景展望
服务外包产业尤其是BPO涉及各行各业,如金融业、电子商业等,校企合作的前景令人神往。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因BPO实训基地的培训是完全按照企业模式进行的,其劳动强度和职业要求完全不同于学校,学生在基地培训时必须接受企业的作息时间和工作要求,经过BPO培训的学生职业素养明显提高。为此,任何专业在校生的职业道德课均能以BPO作为职业素养的培训项目。同时,由于服务外包的宽泛性,各类职业院校现有的计算机、财会、经贸、电子商务、外语等专业,都可以开展服务外包方向人才培养,在满足国家对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的同时,拓展学生就业面。二是可以形成BPO人才培养基地和BPO生产研发基地。校企双方可以以BPO技术团队为核心,加大对既适合学校教学又满足企业生产的软件和系统(如智慧交通平台)的研发力度,培养技术团队的科技研发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以部分骨干学生为主组建学生团队,承接国际外包项目生产,逐渐形成学校企业化运营能力。
基金项目:交通行指委《交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号(2011A27),主持人:陆春其。
作者简介:陆春其(1964-),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