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的多层次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2014-09-18 01:33陈霞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影响因素

摘要:文章在综述国内外银行风险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银行风险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按照研究内容,将影响因素分为宏观经济因素、中观行业因素和微观治理因素三个层次。针对目前将三个层次因素孤立起来,分别研究其对银行风险影响的研究现状,文章基于系统论的思想和交叉情境分析的管理研究方法,提出在今后研究中要重视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尤其要更加重视微观治理因素在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对银行风险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银行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一、 引言

银行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作,银行风险及金融体系的风险对国民经济的危害不言而喻,多次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充分证实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引发了探索降低银风险及金融体系风险的研究热潮。陈超认为伴随着信贷供给的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增大,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问题。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宏观背景,使各方面利益格局调整可能会导致多种风险的累积,并有可能在扮演社会支付中心和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集中,从而造成银行风险。银行的在国民经济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决定银行的经营目标不同于一般公司,商业银行具有追求效益最大化和金融风险最小化的双重目标,这也表明风险控制对银行业而言比其他行业更重要,也更必要。

201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十周年,在履职的十年时间里,银监会相继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关于加大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力度的通知》(2005)、《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2009)、《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201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2013)等风险监管规章或规范性文件。银监会一直履行的法定监管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把防控银行风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监管的首要目标就是银行业合法、稳健运行。2013年6月,我国银行间市场出现阶段性流动性紧张、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现象,被称为“钱荒”,这一现象所反映的银行流动性异动,暴露了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也进一步揭示监管部门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银监会参照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风险监测标准》,出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近来发生的银行风险相关事件,提醒学界研究银行风险的重要性和价值,厘清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是防控银行风险,保障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银行风险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根据现有研究的特点把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经济因素、中观行业因素、微观治理因素。针对目前研究将三个层次因素孤立起来分别研究其对银行风险影响的现状,本文基于系统论的思想和交叉情境分析的管理研究方法,提出在今后研究中要重视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尤其要更加重视微观治理因素在宏观、中观因素对银行风险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二、 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综述

下文在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将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分为宏观经济因素、中观行业因素、微观治理因素三个层次,按照此框架展开综述。

1. 宏观经济因素。

(1)货币政策因素。理论界就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已经取得一些共识,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银行的风险承担。徐明东以1998年~2010年间的59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得出中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银行规模与资本充足率使得银行风险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降低,减弱了负相关关系,研究还得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约束作用。

低利率使借款人资产价值和抵押品价值上升,银行对借款人破产概率和破产损失的估计下降,从而更愿意给抵押较少资产的风险借款人放贷,最终导致银行风险增加。Maddaloni等利用欧元区银行贷款调查的数据,发现随着隔夜利率的降低,银行的信贷标准有显著放松。Jiménez 等基于1984年~2006年的西班牙信贷注册数据库,研究发现较低的短期利率会促使银行降低贷款标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能影响银行贷款能力,它的提高使得银行可贷资金减少,直接影响到了银行信贷。方意在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时,使用存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实证得出银行风险承担与存款基准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呈负相关关系。

(2)经济增长因素。目前学术界关于宏观经济增长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结论,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高经济增长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另一种则认为高经济增长会加剧银行风险承担。曹廷求在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影响的模型中,考虑了GDP增长率的影响。徐明东[4]在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时,认为实际GDP增速和房地产价格增速能够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经济形势和房价存在较大差异,作者对全国性和地方性银行分别控制了其对应的全国、省区及地级市层面的实际GDP增速和房地产价格增速。

以下研究认为高经济增长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杨天宇等认为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有利于银行风险的降低,在研究中使用平减之后的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研究其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作用。方意在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时,将GDP增长率作为宏观经济的代理变量,实证得出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以下研究认为高经济增长会加剧银行风险承担。张健华在研究法律保护水平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时,控制了经济规模、经济增长率、金融发展深度等宏观经济变量,研究发现经济增长越快,银行风险越大;金融发展深度与银行风险关系不显著。López等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对不同性质的贷款有不同的影响,经济增长会加剧新增贷款风险,但会降低现存贷款风险,因此,经济增长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取决于二者作用的强弱差距。

2. 中观行业因素。目前研究中认为影响银行风险的行业因素主要有银行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是衡量行业结构的两个相对方面,两者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即高的行业集中度对应低的行业竞争度。Boyd 等提出BDN模型,指出市场集中度能够通过存贷市场,从不同方面影响银行风险。学术界关于银行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未达成一致结论。理论上讲,适当的银行行业结构才能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行业集中度太高或竞争度太高都会不利于银行风险防控。杨天宇以1995年~2010年间的125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均与银行风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银行竞争度并不是导致银行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正相关的原因。Martínez-Miera等扩展了传统的BDN模型,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与银行分先承担呈U型关系。

但有研究认为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大,银行风险承担越高。徐明东实证研究表明市场竞争越强,银行风险承担越高。Marquez等认为随着市场中银行数量的增加,银行信息投入的收益逐渐减少,到达某一程度后,银行会将信息投入集中在自己擅长的特定领域以获得竞争优势,这种行为强化了市场中企业的逆向选择,导致银行风险增加。也有一些学者持对立观点,认为银行业市场竞争越充分,银行风险承担越低。Michalak以1997年~2008年欧洲银行为研究样本,用勒纳指数衡量银行业竞争度,实证研究发现银行市场竞争越激烈,金融脆弱性越低。Gabriel等以西班牙银行为样本,研究银行市场竞争程度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文章使用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使用基于银行利率Lerner指数衡量市场竞争程度,发现当银行市场竞争增加,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

3. 微观治理因素。

(1)内部治理因素。每个银行治理结构不同,银行不同的治理结构会造成不同的风险承担行为。张健华在研究法律保护水平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时,控制了银行治理因素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实证表明在上市或引入外资股权后,银行风险会降低。曹廷求等以山东、河南29家中小商业银行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第一大股东性质与银行风险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但政府股东对董事长的任命权能够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曲宏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待风险的态度是有显著差别的,国有商业银行几乎不存在破产可能,最终风险承担者是国家,所以有较为积极的风险承担倾向;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广大股东,对待风险的态度更谨慎。

Joel等以69个国家2 400家银行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债权人权利与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并且指出债权人权力越强越容易造成金融危机。Masaru用日本的最新数据,实证研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资本充足率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雇佣MOF和BOJ的退休官员进入董事会对银行风险有显著影响;非流通股股东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最初银行风险随着非流通股数量增加而降低,当资产替代效应强于管理者防御效应时,转为正相关。Ronald以美国1987年~1994年间150家银行为研究样本,认为管理者持股是银行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当银行业监管不严,并且面临金融压力的时候,管理层持股与总的银行风险正相关;但随着防范银行风险立法的建立,90年代,管理层持股与银行风险呈现负相关关系。

(2)外部治理因素。Anderson对1977年~1996年20年间日本银行的治理结构系统研究后表明,低效的治理结构加重了日本银行危机,并且延缓了后来的重组,其主要原因是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没有给日本银行高管足够的重组激励。这就要求在有效利用内部治理机制的基础上,要积极寻求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降低银行风险。实践中,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银行治理中把确保银行安全、稳健地运行作为银行的重要目标。2003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协议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业绩、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暴露等6个方面的信息。我国证监会于2000年9月4日制定并颁发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就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尤其是风险信息的披露做了规定。可以看出,信息披露是银行外部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对银行监管和防控银行风险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信息披露角度揭示银行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说明外部治理因素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关于信息披露与银行风险关系的研究目前存在两类观点,一类认为银行能够通过信息披露的声誉和外部监督作用降低银行风险;另一类观点则认为银行的信息披露带来的成本可能会增加银行风险。以下是关于信息披露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的文献支撑,李林提出通过信息披露以加强对风险的市场约束,有助于防止银行出现问题,持续的、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使市场参与者更有能力区分高风险银行与基本安全、稳健的银行,使市场约束能够更早、更有效地督促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Charles等认为提高银行业的信息披露水平可以限制银行过度的冒险行为,保护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述文献分别从整体风险和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等银行风险的单方面指标,提供了信息披露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的文献支持。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信息披露水平提高反而会增加银行风险,Morris和Shin研究表明,信息披露的大幅增加可能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从而造成市场质量的整体趋恶,这可能会造成公司在整个不良的市场氛围中盈利能力下降。

三、 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银行风险的研究,将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经济因素、中观行业因素、微观治理因素。我们发现,目前对银行风险的研究文献虽然很多,但几乎所有研究都是孤立地分别研究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中观行业因素(银行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或者微观治理因素(银行内外部治理)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很少有研究涉及不同层次因素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本文综述的文献中,只有以下两篇文献考虑了银行治理因素与其它层次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曹廷求在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影响的模型中考虑了银行治理变量的作用;Ronald研究了银行面临不同的监管环境时,管理层持股这一治理因素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基于系统论的思想和交叉情境分析的管理研究方法,各层次因素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影响往往比单个层次因素产生的影响更能说明本质问题,更有解释力,研究各层次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综合影响是理论研究的趋势。因此,研究银行风险要全面考虑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并且要重视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治理三个层次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产生的综合影响。宏观经济因素与中观行业因素都是银行所处的情境因素,会对银行风险产生较大影响,但却是银行所不能改变和掌控的环境因素,相比来说,微观治理因素是银行可掌控,并可根据所处环境而调整的因素,在防范银行风险、提升银行绩效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银行治理因素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应当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综上,在未来关于银行风险的研究中,要重视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治理三个层次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考虑到银行在微观治理因素方面的操作空间,今后研究要更加重视微观治理因素在宏观经济因素、中观行业因素对银行风险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超,甘露润.银行风险管理、贷款信息披露与并购宣告市场反应.金融研究,2013,(1):92-106.

2. 李维安.公司治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方意,赵胜民,等.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问题.管理世界,2012,(11):9-19.

4. 徐明东,陈学彬.货币环境、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金融研究,2012,(7):48-72.

5. Maddaloni,A.,Peydró, J.Bank Risk-Takin- g, Securitization,Supervision and Low Interest Rates: Evidence from the Euro Area and the U.S. Lending Standards.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1,24(6):2121-2165.

6. Jiménez, G., S.Ongena, J.L.Peydró and J.Saurina.Hazardous Times for Monetary Policy: What do Twenty three Million Bank Loans Say about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on Credit Risk.CEPR Discussion Paper,2007.

7. 曹廷求,朱博文.银行治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吗?.金融研究,2013,(1):107-121.

8. 杨天宇,钟宇平.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金融研究,2013,(1):122-134.

9. 张健华,王鹏.银行风险、贷款规模与法律保护水平.经济研究,2012,(5):18-30.

10. López, M., F. Tenjo, and H. Zarate. The Risking-taking Channel and Monetary Transm- ission in Colombia. A presentation prepared for the 2nd BIS CCA Conference on Monetary Policy,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the Business Cycle, Ottawa,2011.

11. Boyd, J.H.and De Nicoló, G.The theory of bank risk taking and competi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Finance,2005,(60):1329-1343.

12. 李林,耿世忠.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监管框架设计.金融研究,2003,(5):82-89.

13. 曹廷求,郑录军等.政府股东、银行治理与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金融研究,2006,(6):99-108.

14. 曲宏,王明明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披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1,(1):132-1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37209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71132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号:10JJD630001)。

作者简介:陈霞,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7-13。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影响因素
国外城市休闲化研究述评及启示
近几年来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研究述评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