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而辞发 披文以入情

2014-09-18 19:58孔婧
中国教师 2014年16期
关键词:美术笔者情感

孔婧

《文心雕龙》中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小学美术教学其实也和作家著文一样,蕴涵着强烈的情感。《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情感的渗透和熏陶在美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真切的教学情境,以情激情,以言动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奏出动人的乐章。

一、角色互换策略

美术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最好的爱是放手,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让教室成为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教师不要高高在上,最好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平等地交流、讨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种平等、愉快、欢畅的气氛。

二、合理评价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作为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学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学生时隐时现的闪光点,更要有一颗匠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的心跳形成和谐的节拍,产生共振的效果。教师的思想工作,要少一份“理”,多一份“情”,添一份“趣”,进而点燃信念的火种,燃烧为熊熊之火。由此,笔者深深地认识到正确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有效地惩戒学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美术课应采取多元、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措施,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精彩的展示,多一些喝彩;对一些离题的展示,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我们古城曲阜,至今还保留着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房屋建筑上的窗花雕刻、精美的龙柱、硕大的碑文、木雕构件、根雕、木刻工艺品,遗留下来的古家具,圣贤祠中的壁画等,都是难得一见的民间工艺品。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组成志愿者小组,合作互助,进行曲阜手工艺品的制作。学生刚开始进行手工制作时非常踊跃,展示时也很积极,可是制作的很多作品都不尽人意。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笔者总是尽力找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在课堂上积极评价,说一些“老师相信你下一次做得会更好”“你看你这个泥人眼睛多有神”之类的话。然后对学生作品中的问题给予中肯、具体的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式,不仅给犯错误的同学提供了改正的机会,而且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比空洞的说教、无情的讽刺,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心坎,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从而达到无言之教“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倾听心声策略

美国一位功勋教师德鲍拉说过:“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学生得到的尊重越多,就越能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和表达的能动性。真正有效的教学,关键的策略是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这是拨动学生内心求知的情感之弦最有效的方式。

刚开始上课,笔者会放一段轻音乐,让学生欣赏几幅名画,背几首唐诗,制造一种轻松舒畅的气氛。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倾诉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教师静静地倾听,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在上课结束前,笔者会抽出几分钟,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以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可以对下一节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笔者还会和学生对名画进行评估,制造一种艺术沙龙的浪漫情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尽情地倾诉,和教师倾情交心,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油然而生一种“我是学习的主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意识。

四、生活交流策略

生活处处皆学问。美术教育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体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在广阔的自然中发现画意,在人际交往中体味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愫。教师可以进一步增加美术教学的丰富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的交流一定能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教师在课下要善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忘年之交,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或者间接传递信息,在他人面前肯定和表扬学生;还可以通过作业批改、撰写评语等方式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同呼吸,形成一致的频率,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有一次,笔者发现一个在美术方面很有天赋的孩子,他有敏捷的思维、奇特的想象,可是上课老走神,作业画得越来越马虎,课上不带美术工具,有时甚至什么都不做。笔者从班主任那里侧面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只有奶奶在家照顾他。和奶奶的代沟、隔膜和对父母的思念,使他不能安心学习。之后,笔者不光在课堂上常给他更多的关心,在课下也经常找他谈心,对他的作品进行辅导,并让他去参加市里的绘画比赛,还获得了一等奖。看到重新回到孩子脸上的笑容,笔者也终于放下心来。

列宁说得好:“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少一份“理”,多一份“情”,添一份“趣”,努力拨响学生学习美术的“琴弦”。学生动了情,与教师、作品形成了一致的频率,就会收到“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响”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迿)

猜你喜欢
美术笔者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老师,别走……
失落的情感
创意美术
情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