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

2014-09-17 02:54张华中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学

张华中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新教材具有实验内容多、形式多、要求多的特点。为使每个实验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科学开展实验教学。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精心准备实验,完善实验程序;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实验要求多的特点。这样,学生动手参加实验的次数和机会多了。当然,如果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验规则和技能的教育,不精心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项目,学生不明白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则不仅效果不好,甚至会出现实验秩序乱,自然无法达到应有的实验目的。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使每个实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科学开展实验教学。近年来,笔者在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1.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可能会误诊病人,严重时会危及其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特别是在放手实验时,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2.精心准备实验,完善实验程序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将每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负责老师等项目一一列入表内,季节性强的实验要计划好时间差。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推迟或提前。

2.2 适时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

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采取替代材料,如做“观察花的结构”实验时,正值冬季,桃花无处可寻,教师可在春天制成桃花浸制标本和干花腊叶标本,上课时再用其他鲜花替代桃花:如腊梅花、旱金莲、百合花等。并且与桃花浸制标本和腊叶标本一起对照观察,同样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初中的生物实验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当地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一些生物材料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不易采集到,这些就需要教研室与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避免因个人的时间仓促或精力有限造成实验材料准备不足;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准备工作,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

2.3 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地启发学生在实验前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

3.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适当。再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4.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死记硬背。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才能记得牢,印象深。

參考文献:

王常春.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3,(07).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学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