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等不同的文本类型,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指小说和散文)是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接触最多的一种,其对于提高中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和思维品质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江苏省语文高考中,文学类文本常常是命题者的“心之所属”、“分数大户”。既然文学类文本在教学、考试中的地位如此之高,师生是否在平时学习中对之投以相当的热忱呢?回答是否定的。笔者发现,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兴趣有所减弱,往往停留于爱读故事而厌精学、品读。教师易被高考绑架,不管是哪个年级都像做高考题一样套路化地解读分析,要么没有语文味,要么“泛语文化”,以致教学有效度降低。造成现状的原因是缺乏“怎么教”的思考,而不知道该“怎么教”,归根究底是对“教什么”模糊。
从语文课程实际教学过程来看,“教什么”的选择确定涉及这样几方面因素:一是文学类文本的内容。针对独特的“这一篇”,老师应该选取什么内容?二是班级学生的情况。针对独特的“这一群”学生的阅读现状及能力,老师应教什么?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这一群”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老师应教什么?三是课时安排。针对课程安排时间,老师在“这一节”课上教什么?笔者以孙犁《鞋的故事》为例谈谈实践摸索。
一、文学欣赏课:“加减乘除”
《鞋的故事》是孙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篇名作,被选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的“难以忘怀的故事”专题。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根据教参的说法,本专题旨在“唤醒学生积淀于内心的美好往事,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以及“了解故事的意义及触动心灵之弦的原因”,这是从宏观的角度给予教学目标定位。从微观的角度,应该从什么地方切入,选择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则需要运用智慧。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曾在《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中指出:“怎样才能使一节课的教学更有效?答案是教师要学会加减乘除,即添加、删减、整合、分解。”[1]
1.增加教师的阅读思考
笔者在反复品读《鞋的故事》及翻看孙犁晚年的不少散文及相关文学评论后,关注到他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中国的优秀散文,其取胜之处,从不在于诗,而在于理;散文的生命在于理而不在于诗。”“中国的散文,都是有所为而写的,作家在阅世之余,常常思考着一个问题,一个道理,从一篇文章中把这个道理揭示出来。这个道理,常常是通过一件事,或一个人物表现出来。这个道理并不是高不可攀,更不是玄之又玄,凡夫俗子所不能理解的。恰恰相反,这个道理常常是一个浅而易见的道理,人人体会过的,充满人世之间的,但还没有人这样通俗地、明确地提出过。”[2]
《鞋的故事》是一篇叙事型散文,只选取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片段,选用了一个再朴素不过的物象“鞋”,平平淡淡,好像没有深意。笔者认为文本中有“理”,是“一种饱含着丰富的人生感、历史感的哲理意蕴”[3]:在物质丰富充沛的今天,还有谁会亲自动手做一双家做鞋呢?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机器,依赖于金钱。当传统淳朴的事物慢慢淡出人们视野,作家笔下的忧虑、感伤、眷恋自然流淌。当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人的身心不再平衡,人的异化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推进而愈发严重时,该如何避免,该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美好,这将是一个值得全人类共同深思的哲学命题。
2.删减次要的教学内容
在阅读《鞋的故事》及思考的过程中,笔者参看了不少同仁的教学设计或教案。大都如此安排:首先,检查布置的预习字词的内容,由对孙犁的作者介绍引入文本;其次,将全文37个小节进行情节的梳理分层,得出情节内容的轮廓;再次,讨论小书绫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人物刻画的方法,以及孙犁艺术风格的总结、文本写作特点的探讨、主题的探究。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的,面面俱到即毫无重点,没有重点即没有亮点,没有重点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如字词、孙犁的艺术风格、写作特点等内容可以完全舍弃。字词相对简单,应在预习中通过学生自我完成,不需要占用课堂时间;孙犁的艺术风格、写作特点本身就是一个较大的论题,一节课的时间全部用来介绍完全不够,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自己研究。减去赘余的内容,使得教学主线更加明晰。
3.整合分解难点重点
在确定《鞋的故事》的教学目标时,发现有的内容删之可惜,不减有些多余;对于文本意蕴的把握较难,学生一步到位地理解显然有难度,笔者将重难点进行整合分解,主要步骤如下:
(1)根据标题“鞋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本的主要情节。(我送钱给小书绫作为结婚的礼物,小书绫为了答谢我先后给我做了两双鞋,作者由此生发感慨)在这里,将三部分的具体情节整合成一句话情节,相对集中,无需啰唆。
(2)请学生找出这两双鞋的不同。(一双“活儿做得精致极了”,一双“这活儿做得太粗了”)并说说为何不同?(一是“感激之情”、“情面之情”;二是第二双鞋“还是她站在院子里,一边看着孩子,一针一线给你做的”;三是“眼前就是农村,也没有人再做家做鞋了,材料、针线都不好找了”)此处设置两个问题,作为主旨的过渡性问题,较易为学生所解,也为接下来“理”的把握做好准备。
(3)“默默”一词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字面上看,是作家默不作声;实质上是作家内心的一丝遗憾,一声叹息,一份感喟)能具体说说对什么遗憾、叹息吗?(对家做鞋这样一类传统淳朴的事物慢慢消逝的遗憾、感伤)文本中还有哪个地方也有这样一个副词能体现作者的情理?(“女孩子们的淳朴美丽的素质,也许是永存的吧”里“永存”)情感一致吗?(不完全一致,还有忧虑、期待)作者要传达给读者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有些事物逝去的不可避免,人们在社会发展中如何避免为外物所役,更多地保持生活中的美好诗意”)此处,根据教学现场的情况,将文本的意蕴理解的难点分解为两个副词,确实较好地引领学生慢慢贴近文本,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立意的解读,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endprint
二、高考复习课:“教与不教”
将《鞋的故事》一文作为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范本,笔者做了不同于高二阅读课的尝试,收效颇丰。
1.建立复习的知识网络
《鞋的故事》虽然是一篇叙事散文,但从把文章纳入到高考复习的文本类型来看,与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的小说阅读《侯银匠》、《溜索》、《邮差先生》类似。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叙事散文与小说之间界限模糊,笔者便把《鞋的故事》列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的复习文本。
小说阅读能力的建立来源于对小说文体的全面认识。在高一高二学习中,学生曾陆续零碎地学习过一些关于小说的知识。因时间久远,或知识零碎分散,一些学生在高三复习初对小说的掌握程度很薄弱。笔者首先系统回顾讲解了小说的主要知识:定义、三要素、叙述人称、描写技巧、表达技巧等;其次提供给学生四篇高考模考的阅读文本(《侯银匠》、《溜索》、《这是你的战争》、《采浆果的人》),请学生为每一篇小说写一句话的主旨理解;再次,围绕六个方面:把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注意环境描写、理解探究主旨(标题)、品味语言特色、分析写作技巧谈谈“如何读懂小说”。在这几个环节里,笔者希望学生在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能结合实例,对小说文本建立基本全面的认识。
2.熟悉高考的题型规律
在完成了对小说的基本认识后,笔者将前面提供给学生的四篇高考模考阅读文本再次拿出来讨论,这次讨论的内容和之前不同,是将文本与题目结合,熟悉考试命题的思路。如《侯银匠》的阅读题:(1)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此题涉及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系。(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此题涉及情节与人物之间的关系。(3)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此题涉及事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此探究题从三方面回答,涉及人物与人物间的关系、人物与表现手法及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的内容。以此篇为例,另外三篇文本请学生先完成题目,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在课上交流,共同把握命题的指向性,大致归纳出相似的题型或思路。
通过几节课的讨论学习,学生基本对小说阅读的命题思路有了认识,了解到了所有题目的核心都逃脱不了“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在此基础上,笔者适时补充了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次要人物的作用、特殊情节安排的作用、自然、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3.把命题权还给学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地灌输书本知识。笔者认为如果说之前的小说复习讲解都是教师在教学生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为了“不教”,不再需要教。“是否可以不教”需要一次尝试测试。笔者让学生参与“我也来命题”的活动,以《鞋的故事》为命题文本。(“这一群”学生未在高二时学习过此文)。
这个教学活动由两节课完成。第一节课由学生自读、自我命题、自我解题三个环节构成,第二节课进行交流,再由教师点评指导。交流讨论课的主要步骤如下:
(1)初读文本,画关键句:此举的目的是让学生看看阅读题做完后,用到了哪些画过的句子,提醒学生重视关键句的作用。总结出关键句的特点:出现位置通常为开头、结尾、层次的过渡中;表达方式呈现为议论或抒情句;内容一般为概括性;还可通过出现的频率、与题目的关系判断。
(2)把握重点、发现问题:让学生把自己命的题目相互交流,看看发现的问题与出题者是否处于相同的思维频率、同样的认识高度。在这一环节,不少同学的部分命题、答案是类似的,也说明了学生对重点及思路的有效把握。出现频率最高的题目如:
根据标题“鞋的故事”,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小书绫给我做了两双鞋。
根据主要情节,设置两个问题:一是请简要分析小书绫的人物形象。(外在美:清秀、匀称;内在美:勤劳肯吃苦、质朴和善、手巧出众、坚韧有主见)二是两双鞋:一双精致、一双太粗,为何不同?(感激之情和情面之情;生活境遇改变;社会大环境改变)
根据这两个问题,直接引出第三个问题:探究本文的丰富意蕴。在探究题的答案设置中,很多学生都注意到了结尾关键句的副词“默默”“也许”,但遗漏了人、鞋这两个要素,教师在交流中予以指导。(人鞋共同点:质朴、本真、不加雕饰,从人物形象角度:对农村女孩勤劳质朴的人性美的讴歌;期待美好风光、美好品质永存,担忧其逝去;传统事物、习俗逝去的不可避免,由此而生的遗憾、惋惜、伤感)
以上题目及答案均出自学生之手,的确大大超出了预期效果。课上学生比以往要活跃认真得多,交流时积极发言,相互补充,全班还选出了“命题王”。通过“我也来命题”,学生走进了《鞋的故事》,也走进了高考小说阅读。
同一个文本,面对不同阶段的“这一群”学生,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法,应该说收益多多。初为人师时,老教师常常告诫我“一课一得”。那么,“这一得”究竟是什么?文学欣赏课《鞋的故事》关注的是文本的“情理”、哲理意蕴;高考复习课《鞋的故事》则更多聚焦于复习命题的知识掌握、思路整理。有差别地对待同一篇文章,凸显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教学重点。我们从“这一群”学生出发,立足“这一篇”文本,在“这一课”中选择完成“教什么”。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来华强.论孙犁大师的散文艺术[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3).
[3]来华强.淳朴与美丽永存——读孙犁的散文《鞋的故事》[J].语文建设,2005(03).
[4]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