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艳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064-01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对于培养新一代外语水平、开展国际交往、促进交流和掌握新的科学知识技术,提高工作的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共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更应该重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我在多年英语教学中认识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实现师生互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而教学互动又在于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
一、对话式最能体现师生互动为主体,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话式教学体现了平等民主,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元互动性,更好地促进合作、沟通。初中英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指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这个要求,首先是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现代外语水平,掌握教学理论与现代外语教学方法,包括听力、笔试和口试能力,去努力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在“乐学”中逐步做到“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变学为创造”,展现自己的创造才能,进入优良的成绩行列。
二、对话式的创新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转变
教育创新是时代发展对我们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师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强调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包括我们学科教学都是培养人才的活动。都应该进行创新,充满对学生的爱。这种创新和爱又在于教师的角色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转变为培养学生兴趣、自主探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创新。教学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制定出抓住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自学的能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首先要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转变,由传授向全面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学生答转变。努力使师生互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得到实现。通过面向全体、面向全面、面向个体、面向民主、面向时代,在体现课程内容现代化的教学中使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总之,构建对话式英语教学,应以主体教学为核心,体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造成“我想学”的氛围。在确定层次目标,造成“我要学”,并且引导学生探究“我会学”的优良教学模式。
三、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式
英语教学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构建主导教学体系,实现课堂学习、室外学习和家庭学习都可以采取的一种模式。强调通过对话,采用“呈现目标——探索引导-——自主实现——矫正强化”四步程序充实完善知识结构及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1.发展性原则。即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习个体的动态发展的全程,所应采取的对话方式。现阶段初中学生学习英语他们的基础和态度存在着各自不同,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例如刚从小学踏进初中校门的学生,对英语学习都产生了好奇心理,但其基础存在差异。我对本班46位学生的调查表明: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的有27人,有兴趣的13人,一般兴趣的有6人,都在兴趣行列,不过是程度的差异。而46 位学生中在小学阶段学过英语的有24人,占50.2 % ,偶尔学过的3人,占6.5 %,没有学过的19人,占43.3 %.这就要求要根据每位学生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实施大纲要求的目标和运用一种或多种学习手段,以及教师的优化教学策略方法。并且随着教学的深化、各年级的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的程度,及时提出新目标,增加对话方式。如初一我们采取优良层次、及格层次两个层面提出目标,始于兴趣,具有内发性,逐步养成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生己对话的习惯。在初二、初三段强调重于活动,终于感悟,具有独特性,采取了生——境,生——机等多种形式的对话的发展。当然,两种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智慧和品德等方面发展和教材内容交替使用。
2.情感性原则。这就是要求坚持认知与情感互动的原则,既要立足认知,又要体现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乐学的情感,使学生汲取、内渗并生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掌握的一是以民主性把学生看成是真正平等的伙伴、朋友和知心人,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二是为学生提供足够语言对话的材料;三是给学生恰当的、有效的对话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多种性原则。就是坚持不同的个性,通过激活、生成乃至升华体验,在对话活动小组,开展有关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散文朗诵、英语歌曲演唱、英语故事会、英语书法展览、英语口语比赛等。激励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知识交流、思想交流,引导学生广泛的对话交流,应根据生——本(教科书)对话;生——境(物体环境)对话;生——机(计算机)对话;生——师对话;生——生对话;生——己对话等等。让学生在课堂内、课堂外、家庭中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条件,自己选择。教师只是指导者、引导者,给予学生公平的评价。
(责任编辑 刘凌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