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军
【摘 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学情境化非常重要。在历史情境设置方面需要避免误区,史料的引入要有针对性,史实的评论务须求真。要掌握好历史情境设置的分寸,做到人物成长经历的故事化、时代背景的风俗化、文献材料的情节化、文化题材的艺术化、当代历史与政治地理的综合化。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境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要求,而历史课在再现当年的人与事方面也比较容易情境化。鉴于中学生的特定心理,只有情境化了的东西才容易使他们受感染,从而产生共鸣。
但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在情境的处理上却产生了两种偏差。一种是在引用课外的材料时缺乏针对性,因补充得太多太杂而冲淡了主题,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任务未完成。第二种是在对史实的评论上,个人的主观色彩太浓,使人与事失真。那么,如何掌握好情境的分寸呢?笔者观点如下。
一、讲人物时将其成长的经历故事化
讲人物经历不能只罗列时间上的流水账,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参加者,对历史事件的处理也反映出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与理智。所以“活化”历史人物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产生感情。例如林则徐禁烟、丁汝昌自刎、孙中山蒙难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与他们特殊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们的处事态度是基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性与独立思想。不论是心理分析法还是阶级分析法都离不开人物的成长经历。这些历史事件的描写和悲壮场面的渲染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极好素材。同时,将历史人物故事化、将历史事件情境化又是揭示人物思想和心理的必要途径,是避免公式化与简单化的一种方法。
故事化要抓住人物之间的主次矛盾,以及影响矛盾发展变化的原因。既要交代人物所处的特定时间(时代),事件所在的特殊场地(环境),还要选用好历史人物的语录与言论(台词)来验证其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正义的思想感情。例如谭嗣同就义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段话不仅悲壮,而且反映出成败的哲理。
故事化的情节不能展得太开,拖得太长。一事一境,一人一言。遵循开始、升级、高潮、转折、结果的“五步”原则来运作。情节为故事服务,故事又为观点服务,说到底是要诠释一种思想或理论。
二、讲背景时应将时代的画面风俗化
时代背景是再现历史事件的前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越是密切便越容易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历史观,产生换位式的思考与共鸣。例如“百家争鸣”“五四运动”“巴黎公社”等都是那个时代的特定产物。教师准确地再现时代背景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某些历史事件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风俗化就是要全面准确地交代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阶级状况、经济现象、文化氛围等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特殊原因或偶然现象的描述上,选材不同,结论必然会不同。政治背景要讲明当时的制度与阶级结构,经济背景要讲明当时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这种角度的要求是科学完整的教学要求。
风俗化在涉及民族问题时要反映当时当地的生活习惯,包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特征,如同完成一部历史剧的创作。还要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主流、所处的山川景色、特产资源等等。当前港台地区的历史命题往往采取这种设身处地的还原法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感受,使历史感与现实感统一,如:假如你生活在北宋的东京,你会看到的情境有……
三、讲材料时应将文献的产生情节化
这里所指的材料,包括历史人物的语录言论、重要会议的决议、法律文件的条款、革命纲领的内容等等,讲明这些材料产生、修订、斗争、确定的曲折过程。例如讲法国的《人权宣言》,就要讲明政治上神权迷信的危害,不同阶级、不同派别有不同的政治要求与经济要求。讲中国共产党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时,要讲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蒋介石的不同称呼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材料是富有情节的、生动具体的,而不是简单的罗列。
讲材料时不能简单地一读了之,要分析其思想上的深刻性、立场上的代表性、作用上的目的性。为了某个教育目的可以选用某些专用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材料上的设问。引用数据时要完整地截取某一历史阶段的曲线变化,能使人看出变化的轨迹,不能只给一个简单比较多与少的答案来说明问题;引用法令条款时要交代它所针对的矛盾以及所代表的阶级范围。
要做到“死材料”能“活用”,就必须讲明材料产生时的分歧、矛盾与斗争,修订、颁布时的各种反响等等。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但材料本身也能反映选用者所处的立场。
四、讲文化时应将典型的题材艺术化
历史课不能戏说但可以描写,这样,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个个栩栩如生,《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也能个个活灵活现。然而这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历史,后者是艺术。例如讲屈原《楚辞》中的咏叹调可以引用方言进课堂,讲吴道子绘画时要讲出“吴带当风”的感受,讲王羲之的书法时要讲出在结构造型上的匠心独运。
将典型的文化题材艺术化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艺术上的审美观。例如讲文学艺术时突出词藻的华丽,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心地善);在讲绘画艺术时要突出线条色彩的有机搭配,更主要的是反映其神似与韵味(形象美);在讲建筑艺术时要突出其轮廓与结构,更主要的是要反映能工巧匠的真实意图(语言真)。
心灵与情感的讲述只有联系作者的个人经历、社会地位才最准确,因为各种思想无不带有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烙印。艺术的大众化与创作手法的独特性是统一的,讲艺术不能与思想割裂开来,否则只是一个艺术展览;讲思想时又应以艺术来衬托,否则只是一种简单的说教。
五、讲当代历史时应与政治、地理综合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前面所论述的是再现历史情境的必要性,而这里要论述的则是讲述历史时回到现实中来的要求。这种历史感与现实感的呼应是由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不仅是方法而且是任务。由课堂走向社会现实,将现实情境引入课堂是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需要。例如“三农”问题、沿海开放、城市改革问题必须讲明历史原因和沿革。例如海湾战争、苏东剧变等必须讲明欧美因素以外的世界潮流和内部矛盾的激化。
现实情境的教学是时事政治与人文地理的最好“嫁接”。地理学科是最佳的结合点,但也是当前文科综合研究的薄弱环节。例如讲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要联系农业问题、自然环境问题、政策依据问题,才能建立科学的理论,才能符合综合化命题的趋势。历史是原因,政治是现状,地理是条件,这三者的分工能反映出三科的各自功能和互动作用。先以地理定位,再延伸到历史,然后因问题折射到政治方案上来。因此,当代史的教学必须走政、史、地综合设置情境的新路子。
政、史、地三种情境的结合虽然在目前还没有这种综合性的教材,但出于大方向的需要,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以材料搭桥,将地理教材引入历史背景与条件,将时事政治材料引入历史意义与影响,创设一种立体式的社会化的大情境。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