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认知规律彰显教学特色

2014-09-17 10:50叶平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受力效果实验

叶平

在2014年江苏省“杏坛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环晴等五位老师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分别执教了初中物理“压强”一课。老师们本着活动倡导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依托课程标准,遵循认知规律,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在同一课题下根据自己的教学理解和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通过课堂观摩、专家点评、研讨交流,执教者和参会者在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有机融合、课堂教学设计的环节建构和重难点的把握等方面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提升。本人有幸作为评委参加此次活动,深感受益匪浅。

一、课题的引入精彩纷呈

课题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就一节课来说,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你所提出的问题,同时要让学生对你提出的问题感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问题没搞明白就没法主动学习,不感兴趣就会开小差。要让学生感兴趣就要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要能揭示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就体现了教学艺术。就“压强”而言,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同样的压力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然后分析其原因是什么。老师们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实验观察,教师演示等。环晴老师让学生用手掌和手指同时压气球,观察在同样的压力下气球的形变特点;观看北极熊在冰面上行走的视频,看到北极熊常常在冰面上爬行;人睡在布满铁钉的钉床上的杂技表演视频等,张梅红老师让学生到台上来用脚踩纸杯,发现一个直立的纸杯很容易踩扁,而把多个纸杯放在一起,杯上再放上玻璃让学生站到玻璃上去,纸杯却安然无恙。许健老师的活动把纸杯换成气球,踩压时发出响声,更增加了悬念,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这一系列情境的创设为提出问题做出了良好的铺垫,学生热情高涨。

二、突出主体性,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展示。环晴老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学生兴奋热烈的气氛中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提出猜想。用手掌和手指压气球,手掌和手指压气球的力大小是相同的,但气球的形变情况却大不一样,杂技演员可以躺在钉床上,如果床上的钉子很少,只有几根还能不能躺呢?压力产生的效果是不是与受力面积有关?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再进行实验来探究。探究活动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提供了小桌、海绵、秤砣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自主进行实验,再由学生上台给大家演示讲解(实物投影),让学生总结“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受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的实验结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并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总结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很自然地学习和运用了物理探究的方法。

三、揭示知识的产生和形成,渗透“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强调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方式的必然选择。环晴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把研究问题的过程、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展现给学生,二是把研究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

我们讲压强的概念,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建立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怎么形成的。要把压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展现给学生。环晴等五位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重视了这一点。在压强概念建立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猜想,感悟到引入压强概念的必要性。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猜想,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受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的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一个难题:压力大小不等,受力面积也不等,我们如何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呢?芭蕾舞演员足尖立地时和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哪个更明显呢?这个问题把压强概念的引入推向高潮,最后让学生给出压强的定义。这样把研究问题的过程、把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展现给学生,是非常值得倡导的。

对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环晴老师不是冠以美名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习、感悟、体会,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三者之间的关系怎么样通过实验来确定呢?环晴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可以让压力不变,看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再看看受力面积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懂得和运用“控制变量法”。

让学生“压气球”“压铅笔”,观看视频,做活动,做实验等。在大量现象观察、实践体验和物理实验的感知体验面前,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自主地去获得物理学“比较归纳的方法”。这节课上,环老师较好地让学生学习体验了物理学中常用的物理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比较归纳的方法。

四、重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与运用

活用物理教材,让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挂钩,对学生开展生命与安全、生命与生存技能的教育,也是这五节课共同的亮点。新课标对“压强”的教学要求有“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五位老师都很重视这一要求。在建立压强的概念以后,环晴老师让学生观察图片,看四幅图中的物体哪些要增大压强,哪些要减小压强,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让学生根据所学压强公式,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还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举例压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运用。例如书包肩带为什么要宽一些,火车的铁轨为什么要铺上枕木,盲道为什么要凸起,载重汽车为什么要更多的轮子。引导学生形成关注周围物理现象的意识。让学生从物理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五、几点建议

1.把握好探究式教学适度的挑战性。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环节是: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一方面是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学习和掌握这种基本方法。“压强”这节课的探究,难度不大,如果教师加以过多的引导,对学生而言就没有什么挑战性了。对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不必过多。对较为复杂的学生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适当地提供“拐杖”。例如探究浮力的大小,学生很难猜想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这可以通过有趣的物理学史故事来进行提示。总之,引导要适度,让探究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依托课程标准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针对全国各地区统一的基本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达到这个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针对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例如2011版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压强”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里的“理解”和“知道”没有具体要求。到什么程度就应该由各地区和学校教师自己把握。其依据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情”。本节课中关于“重力”和“压力”的区别,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比较等,五位老师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难度。我们看到有的要求偏高于学生了。

3.体现课堂教学的本真与生成性。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要具有“生成性”,即课堂教学应保持原生态,有时学生会提出教师预设之外的相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生成性资源”。处理好这些资源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准备过度,往往就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和自然。对参考资料和集体备课缺乏领悟消化,不能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有时也会让课堂不尽自然流畅。一堂好课未必没有缺憾,有缺憾是课堂教学真实性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不必苛求十全十美。而要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特别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会怎么想?会遇到什么问题?预留时间和空间,等待和接纳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

4.注意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物理学科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科学性和严谨性。像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一样,我们的学习过程也自然存在着阶段性,我们可以从粗浅的认识开始,但依然要注意科学与严谨,这会对学生的治学精神产生影响。有的老师在举例压强的运用时,有不恰当之嫌,例如:“载重汽车把国道上的大桥压垮了,是因为压强过大的原因”;“通过观察小车下陷的深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是运用了‘转化法”;举例“胸口碎大石”等。对课堂教学中所举的例子,应注意推敲,注意针对性、科学性与严谨性。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现为南京市江宁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受力效果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最酷的太空实验
“弹力”练习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弹力”练习
两个物体受力情况分析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