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年
德育为先、学会做人成了现今大部分职业学校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的热门词语,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要做那些工作?可能很多人都讲不清。新的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德育主要内容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教育以及其他专题教育。德育途径包括:课程教学、实训实习、班主任与学校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党团社团工作、网络等媒体、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十种途径。从德育大纲上看,所有的德育内容都可以成为专题专项教育,换句话说,德育专题专项教育主要是指为了实现某个教育目的、达到某个教育效果而采取的专题活动或专项活动。
职业学校德育专题专项教育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根据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可以把职业学校德育专题专项教育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结合内容开展的专题专项教育,典型的有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等;二是根据时间开展的专题专项教育,典型的有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学雷锋教育活动、禁毒教育、成人教育、暑期实践、国庆教育、五四教育、就业教育等等;三是随机安排的专题专项教育,典型的有航天爱国教育、行为习惯专项整治、“光盘”行动、宿舍文化月活动等等。
一、职业学校德育专题专项教育现状
专题专项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结合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职校德育工作实际,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存在“教育不平衡、内容不合理、形式不丰富、途径不明晰”等不足,部分专题专项教育重管理轻教育,重形式轻入心,重场面轻内涵,重结果轻过程,重短期效应轻持续发展。与管理学生有直接关系的专题专项教育轰轰烈烈,与学生长远发展相关的专题专项教育蜻蜓点水,具体表现在:
(一)有大纲无专题。新的德育大纲虽已经颁布,但对德育大纲内容不熟悉,对何为专题专项教育不清楚,对如何开展专题专项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大部分是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和教育。教育过程带有很大随机性,教育效果不稳定。
(二)有专题无计划。对如何结合学校现状开展专题专项教育无具体打算和规划,德育计划“千年不变”,形同虚设,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不确定,德育过程无设计。
(三)有计划无方案。德育工作计划是有的,也有明确的教育内容,但没有具体详尽的实施方案,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架构,使得专题专项教育成了空中楼阁,无法落地。
(四)有方案无执行。计划有了,实施方案也完善了,但教育过程中形式重于一切,满足于“开展过”,不注重教育过程,不思考教育价值,不考虑教育效果。或者方案执行力不够,使得专题专项教育变形走样,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二、开展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专题专项教育的规划设计
这是成功进行专题专项教育的基础。无规划设计的专题专项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不会取得教育成效,甚至会产生负面作用。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规划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学校发展实际需求、教育资源的充分性。即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以及学生需求,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资源,有选择性地开展专题专项教育。规划设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整体的专题专项教育设计,二是具体的专题专项教育设计。2007年常州电视台曾开展一次“拯救少女萍萍”募捐活动。19岁的萍萍正值花季年华,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其养父母为了挽救她的生命,花尽了家中所有积蓄,还外欠了大量的债务。为此笔者所在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募捐倡议。在募捐过程中,有些班主任到班级讲了具体募捐要求;有些班主任直接要求班长收齐募捐款;有些班主任到班级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并进行了动员;而有些班主任则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在班级进行了“爱在身边”的主题班会。很显然,不同的规划设计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肯定不一样。
(二)重视专题专项教育的价值取向
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至少要体现三个价值,一是生活价值,二是专业价值,三是社会价值。生活是生命的基础,没有生活,就不能拥有必需的生命质量,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离开生活而生存,如何生活成了个体生存的必需。围绕生活可以开展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家庭美德等教育。专业是生存的条件,没有专业,就不能拥有必然的生存品质,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生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这是保障自己生活和改善自己生活的基本条件。围绕专业可以开展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安全素质和环保素质等教育。社会是生活的保障,没有社会,就不能拥有必要的生活和谐,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围绕社会可以开展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社会公德等教育。所以围绕生活、专业和社会这三个内容设计专题专项教育,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
(三)重视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足的教育资源可以丰富专题专项教育的内涵,提升教育的品位,提高教育的效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当前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最为忽视的内容。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校内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和学生资源。校内教育资源可以是学校文化、学校的人和事、学校的环境,甚至可以是学校的“负面事件、负面人物”。典型的专项教育主要有: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如学雷锋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消防演练、行业习惯养成月等等。校外资源可以是家庭以及社会机构,如家庭、社区、企业、司法机构、国防机构等。典型的专项教育主要有:法制教育周、国防训练周、暑期实践教育、就业指导等等。学生资源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影响力和创新力,进行教育自助和互助。典型的专项教育有:学生会专项活动、学生社团专项活动(如舞龙队、书画社)、青年志愿者小分队等等。同样是“拯救少女萍萍”活动,在募捐的基础上开展亲情教育,能够让学生体会父母养育之恩;开展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开展社会关爱教育,能够让学生感恩社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开展骨髓移植知识普及教育,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骨髓移植志愿者队伍中来,等等。这就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重视专题专项教育的主体参与
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的服务对象是职校生,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要适合学生,教育的效果要满足学生,决定了专题专项教育必须围绕职校生而展开。在规划设计专题专项教育时,要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主题、方法和路径。在实际开展专题专项教育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体会、体验,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鼓励学生策划组织专题专项教育,通过策划和组织实现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和自主服务;大力发展学生社团,通过社团增长知识,实现同伴互助,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大力倡导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在开展专题专项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努力实现专题专项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专题专项教育成为“浅表化说教、应付式管理、运动式作风”的代名词。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