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探索

2014-09-16 02:21曹英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谋篇功底异构

曹英柳

习作能力,是作者对自己积累的知识与文化素材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素材积累与语言重组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两个要素。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与发展学生的语言重组能力?

一、引导课外阅读,积累习作素材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这段文字包含了三重涵义,一是多读书,二是多积累,三是多写作,这里仅谈谈多读书与多积累,后面三个分论点都是论述多写作。

多读书,首先是指导并督促学生认真阅读课程所推荐的名著导读16种与古诗文50篇,其次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的课外阅读。如果对历史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上下五千年》,如果崇拜历史英雄,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世纪金榜名人传》,如果爱好军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十六计》和《百战奇略》,如果喜欢探究历史名人成长经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人成长故事》等等,读得多了,习作中拥有的素材自然丰富。

多积累,它指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习作素材。书读得多,但不一定能较好地用于习作。应该说,初中学生自小学以来读的教材类书籍也不少,从电视与网络媒体传播中也接收大量的知识与文化信息,然而多数学生的习作都是内容空洞或语言干巴,其原因就是不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文化转变为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多积累,就是引导学生针对习作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这则故事可用来说明什么观点?这件事能给人什么启示?具体地说吧,如“清朝初期著名学者万斯同,小时顽皮且贪玩,受宾客批评后才奋发读书”的故事,它就能给予人们“知耻而后进”的启示,也可以用来论证“不怕丢面子,才会有面子”的观点。另外,就习作运用素材的思考还须注重赋予新意。如“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典故,通常习作者都用来说明“大丈夫能屈能伸”或“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观点,如果作为“志于内而不形于外”的论据,那么就能体现这则典故的新意:堂堂七尺男子汉,自己不能养活自己而靠漂母施舍,何谓英雄?上街带刀佩剑,显摆威风,刺人眼球,招惹是非,能不受辱?显然,这样经过匠心构思的素材多了,就有可能做到妙笔生花。

二、借助微作训练,夯实习作功底

习作功底,它主要指语言表述能力。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描述,对读者产生的感染效果就不同,同样的观点,不同的阐述,所揭示的内涵就有浅显与深刻的区别。习作功底是进行语言创造性重组的基础,若习作功底差,再感人的事件也难以激起读者的共鸣,再好的论据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夯实学生的习作功底是发展学生语言创造性重组能力的重要方面。

语言表述能力是一种基本技能,而技能的提升在于实践性训练,简单地说,就是多说多写。指导学生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以读促写”或“以写促读”是阅读教学中形式不同但目标一致的两种教学策略。不论是哪一种策略,它都必须贯穿于课堂学习过程。传统的读写教学是将其割裂,读归读,写归写,课堂教读,课后践写,虽然一个学期写了七八篇,但与多写的训练要求仍相差甚远,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功底较差,缺乏勤写或多些的训练是其主要原因。

如何将勤写与多写训练贯穿于课堂阅读活动,微作文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微作文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两百字。但教师要把握好两点:(1)阅读指导与微作文训练要有机相结合。如《敬业与乐业》的阅读指导教学,在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思想内涵后,就可以以“何谓敬业”或“乐业的表现”为话题开展微作文训练。(2)重视微作文的讲评。对“何谓敬业”的话题,某学生仅写了三句话:“敬业,它起源于热爱自己的岗位。敬业,它表现于坚守自己的岗位;敬业,它期望于彰显自己的岗位”。虽然三十几个字,但它蕴含着深刻内涵,据此,教师就可以给出“诗歌的意境,散文的气势,论文的风格”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写的兴趣就是在这种成功体验中产生,学生一旦对习作有兴趣,夯实习作功底,那只能是时间方面的问题。

三、启导同题异构,拓宽习作思路

如果说,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习作战役中的战技问题,那么,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则是习作战役中的战略问题。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实质是习作中的审题立意问题。为使学生具备多角度审题立意的能力,启导学生开展同题异构则是一种有效途径。

应该说,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在写作的审题立意指导方面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模块中《雨的诉说》话题,教材就给出了“听听我的足音”、“说说我的功过”与“读读我的韵味”三种写作思路。当然,它对促进学生在习作前从多角度来开展同题异构有一定的帮助,但这种帮助仅能使学生的收获处于领悟或理解层面,然而要促进学生较好的审题立意能力的形成,还有赖于实际的习作训练。如《雨的诉说》话题,教师就可以启导学生超越教材中的三种思路来构思,如果学生能从“我永恒生命的演变”、“环境污染给我带来的酸楚”、“我身后美丽的景色”等更多的其它角度来构思“雨的诉说”,那么对于培养与发展学生在习作中的创造能力则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同题异构的训练方式分两种情形:一是要求学生拟定同题异构中不同思想立意的习作标题,并简要叙述自己的主要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开展同题异构习作训练,即写出二至三篇不同思想内涵的文章,前者用于课堂促思,后者用于课后践写。同题异构,关键在于选择多角度或站在不同的层面高度来审视话题的内涵。

四、指导谋篇构思,掌握习作技法

谋篇构思,即习作布局,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需要什么素材或什么事例,具有怎样的形式与逻辑结构。显然,它是习作语言重组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谋篇构思,也称习作技法。前面已说到,审题立意中的同题异构是习作战役中的战略决策,而谋篇构思则是习作战役中的战术制定,好的战略决策还需好的战术配合,好文就好在独具匠心的谋篇构思。

谋篇构思的具体形式就是拟写习作提纲。在提纲拟写过程中,它犹如手握万花筒观察事物,只要转过一个角度,就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色,好的谋篇构思就是在对比不同的景色中产生。

谋篇构思,首先在于对习作内容要点的斟酌。如《好读书,读好书》的话题,它包含两重涵义,一是要喜欢或重视读书,二是怎样才能把书读好。对于前者,“兴趣”、“动机”、“意义”就是表述“好读书”的关键词。而对于后者,“了解性阅读”、“欣赏性品读”、“探究性评读”、“批注性细读”等则是“读好书”的关键词。如果学生能圈定这些关键词,那么谋篇构思就具备了一定的雏形。其次在于习作要点内涵的构思。应该说,有关“好读书”与“读好书”的内容很多,作为学生习作,它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拥有的素材与表述能力来选择某一两个内容来写,如选择“意义”与“探究性评读”这两个要点来构思,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围绕这两个要点进行思考。对于“意义”,如“获取知识”、“拓宽见识”、“增长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都是其内涵。对于“探究性评读”,它可以围绕“挖掘思想内涵”、“认识写作动机”、“分析表现艺术”、“审视文本缺陷”等方面来阐述。其三就是选择说理素材,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就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读《三国演义》可以增长人的谋事智慧。显然,如果习作者能对上述的内容要点、要点内涵、素材选择进行谋篇构思,那么他就基本确定了习作思路,剩下的工作就是行文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谋篇功底异构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略谈写诗的选体与谋篇
走进生活,让作文新鲜有味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春联》教学实践与探索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
一线记者如何练好新闻采访功底
理论宣讲者要修炼文化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