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宪春
诵读是通过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熟读精思,自然成诵,从而全面深入理解作品,进而使活跃于作品中的知识、情感、观念内化为读者心理结构的学习方法。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诵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策略。它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也是语文学习的需要。
一、从健全人格的角度看
1.诵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增强人文精神、塑造民族灵魂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诵读这些精品是对沉淀于作品中人的生命、人的意志、人的精神的反复体验,经过同化、顺应等一系列反映内化于心,从而规范自己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塑造良好的文化心理结构。诵读大量不同的作品,便是与具有不同文化、不同心理、不同背景的人进行对话。对话是在平等、真诚、合作中进行的,可以培养读者尊重人、理解人的优良品性。
2.诵读有助于提高审美素质、陶冶情感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文质兼美”,诵读时作品独特的调子、节奏、旋律首先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美的对象反复作用于读者,读者又对其反复品味、揣摩后,所感受到的美也将是深刻的。久而久之,读者便可逐步提高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审美素质的提高,人的意志、心理结构也会逐渐趋向完善,情感真正得到陶冶,进而逐步健全人格。
二、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
1.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能力
语感能让人在言语活动当下不假思索而又灵敏、准确地感受、理解、把握言语对象。显然,它并不是思维在当下作用的结果,但却积淀了长期的比较、揣摩、学习和训练。它来自对优秀作品的反复诵读、揣摩、品味,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2.诵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诵读把无声文字还原为有声语言。在读的过程中的适当停顿、读音轻重、合适速度、语调抑扬,无不融合着读者的体验、理解和情趣,就在这声音的大小、快慢、抑扬顿挫中确切体会词句的意义及其前后联系。在反复诵读、反复对话的过程中,文章锤字炼句的功夫、匠心独运的构思、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意境等都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彻悟。
3.诵读有助于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说写表达能力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优秀的作品语言规范、用词准确、文句优美、行文流畅,通过诵读,脑海里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结构、行文气势等多方面的图式,在表达需要时,就会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到舌下,流向嘴边。不断丰富、充实,变为己有,便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诵读时的表达技巧,如重音、停顿、语气等用在说话上,可增强说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怎么诵读同样至关重要
1.美读精思
所谓“口诵其言,心惟其义”,精思可以而且应当贯穿整个读的过程。读中之思自然不可少,但往往不易臻于“精”的境界,还需独立反复思考、体验。每一个作品都是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读侧重于言语形式,而思则侧重于思想内容。“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开头是“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鲁迅先生仅仅是为了交代一个时间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写1926年3月25日,而要加上“中华民国”四个字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读文章。当我们了解了三一八惨案的经过以及时代背景、鲁迅的思想时,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先生之所以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是大有目的的:所谓的“中华民国”竟然是一个屠杀人民的政府,简直荒唐。这句话就饱含了先生的愤慨,与此同时,我们的心也为之激愤。
2.熟读成诵
要将拓宽、改造好的图式固定于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就要通过自然的熟读,烂熟于心。它不是为背而背,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有所理解的基础上无意地背,一遍接着一遍,轻松自如。它强调放松,将背书作为一种乐趣,心随感觉驰骋。朱熹说:“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显然,他并没有说到底读多少遍,但却道出了诵读的真谛:自然成诵,直到烂熟于心。“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重视诵读,重视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语言艺术的基本方式,这本来就是一种最生动、最鲜活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课文中读出语气中的轻重,读出声调中的抑扬,读出节律中的舒缓,读出韵味中的雅俗。读出凝重,读出舒坦,读出眼泪,读出欢笑,读出情感,读出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