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杯足球赛说起

2014-09-16 00:29张宇清田献增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圆周角半轴射门

张宇清+田献增

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点燃了大众对足球的热情,茶余饭后人们都在关注世界杯,关注每一个精彩的射门.用数学的观点审视,足球的射门十分讲究角度,虽然角度越大,射中率越高,但角度太正,射出的球却毫无威胁,会被门将轻松“没收”.要想攻破门将的“十指关”,射门的角度必须“刁钻”.2014年淄博市的中考数学,就为数万名考生奉献了一道和射门角度有关的“压轴”大餐.本题一是在通过热点问题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核心知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三角形外角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方程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借助动态情境考察学生的分类思想、方程思想、模型思想以及重要的数学方法——构造法.二是从选拔学生的角度看,具有很高的区分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道题还为初高中衔接教学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范例.是近几年难得一见的好题之一.

1原题呈现

如图1,点A与点B的坐标分别是(1,0),(5,0),点P是该直角坐标系内的一个动点.

(1)使∠APB=30°的点P有个;

(2)若点P在y轴上,且∠APB=30°,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3)当点P在y轴上移动时,∠APB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点P的坐标,并说明此时∠APB最大的理由;若没有,也请说明理由.

2试题分析

题目本身并未提到足球,但看到原题,我首先想到的却是足球射门,如果我们约定在球场所在平面进行研究,把线段AB看成是足球门的话,点P则代表足球运动员,第(1)问就是问球场内使得入射角度∠APB=30°的点P有多少个?第(2)问就是运动员沿着y轴带球,求使得入射角度∠APB=30°的点P的坐标,第(3)问则看成运动员沿着y轴带球,何时入射角度最大?这样,我们就可以构造辅助圆来解题.要构造出30°的圆周角,我们可以利用定理“同弧或等弧所对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通过构造60°的圆心角来完成.有了辅助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第一问利用定理“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不难发现有无数个点P使∠APB=30°;第二问就是求辅助圆与y轴的交点;第三问则要重新构造一个与y轴相切的辅助圆,切点就是所求点P.

3试题解答

解法1(1)无数个.

(2)如图2,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三角形ABC,则点C的坐标为(3,23),以点C为圆心,AC为半径作⊙C,交y轴于点P1,P2,此时∠AP1B=∠AP2B=30°,⊙C的半径为4,过点C作y的垂线CD,垂足为D,因为CP2=4,CD=3,所以DP2=42-32=7.所以P2(0,23-7),P1(0,23+7).

同理,当P点在y轴负半轴上时,可得P3(0,-23+7),P4(0,-23-7).

(3)当过点A,B的⊙D与y轴相切于点P时,∠APB最大.如图3,⊙D的半径为3,

连接DA,作DE垂直于x轴,垂足为E,得DE=DA2-AE2=32-22=5,所以P(0,5).

当点P在y轴负半轴上时,可得P(0,-5).

理由:在y轴正半轴上任取一点M(不与点P重合),连接MA,MB,MB交⊙D于点N,连接NA,则∠APB=∠ANB,因为∠ANB是△AMN的外角,所以∠ANB>∠AMB,所以∠APB>∠AMB.若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同理可证得∠APB>∠AMB.

对于(2)、(3)下面给出解法2(2)如图4,过点A作PB的垂线,垂足为C,设OP=b,在Rt△AOP和Rt△BOP中,由勾股定理可得:PA=OP2+OA2=b2+1,

PB=OP2+OB2=b2+25,

在Rt△APC中,∠APC=30°,所以AC=12b2+1,由△ABC∽△PBO可得:ACAB=POPB,

即12b2+14=bb2+25,整理得b4-38b2+25=0.

解得b2=19±421,所以b=23±7,

所以P1(0,23+7),P2(0,23-7).

由对称性可得P3(0,-23+7),P4(0,-23-7).

(3)只需把第(2)问中的“∠APC=30°”换成“∠APC=α的值”0°<α<90°,

由△ABC∽△PBO可得:ACAB=POPB,

所以AC=AB·POPB=4bb2+25.

因为sinα=ACAB=4bb2+25b2+1=4bb2+25b2+1

=4bb4+26b2+25=4b2+26+25b2=

4b-5b2+36≤46=23,当b-5b2=0,即当b=±5时,因为0°<α<90°,sinα取得最大值,此时,∠APC=α的值最大.所以P(0,5)或P(0,-5).

4深入研究

4.1规律探究

其实,足球的入射角度问题,和物体的最大视角问题属于同一个数学模型.最大视角问题,也称米勒问题.1471年,德国数学家米勒提出了雕塑问题:假定有一个雕塑高AB=3米,立在一个底座上,底座的高BC=22米,一个人注视着这个雕塑并朝它走去,这个人的水平视线离地17米,问此人应站在离雕塑底座多远处,才能使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所谓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是指看雕塑的视角最大,问题转化为在水平视线EF上求使视角最大的点.在米勒的家乡哥尼斯堡,该问题又被称作雷奇奥莫塔努斯极大值问题,最终都是由当时的另一位数学家罗斯(Ad·Lorsch)用几何方法(辅助圆)解决的.他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发现:图5如图5:过A、B两点,作一圆与EF相切于点M,此时视角最大.要求EM的长,可以转化为求弦的弦心距.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该圆的半径是2米,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数学家罗斯(Ad·Lorsch)的解法,就是我们的解法1.endprint

猜你喜欢
圆周角半轴射门
足球“射门”有技巧
法兰盘半轴钻铰锥孔专用夹具设计
运用圆周角定理求角的大小“五结合”
圆周角平分线长度的一般性结论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汽车半轴用钢电沉积Ni-SiC复合镀层的耐磨性
基于圆周角的力学问题
求圆周角常见错误分析
旋风小子(4)
某重型车桥半轴断裂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