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互动能力 扩大国际交换生规模

2014-09-16 09:45李明,李欣越,李国宏,郭彤,裴庆祺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8期
关键词:动因互动全球化

李明,李欣越,李国宏,郭彤,裴庆祺

摘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与其所带来的机遇的已经越来越为国家和大学所重视,其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国家改革和经济发展、推进教育变革和大学办学国际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互动性强的相关制度,相信能够在扩大国际交换生规模的过程中产生很好的刺激效果。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交换生;互动;动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79-0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推进、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与其所带来的机遇已经越来越为国家和大学所重视,其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国家改革和经济发展、推进教育变革和大学办学国际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要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必须不断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而在校学生跨国流动的数量和质量、来校学习的他国学生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高校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大学生的国际流动形式主要为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换生、留学中介以及学生自主申请三种,而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换生在这三种流动方式中又因其最直接、最有效的特点成为学生国际化流动的一个快速干道。如何能够发挥高校在其中的职能杠杆作用,以提升大学国际交换生的数量与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国际交换生行为环境分析

国际交换生在其交换过程中同时扮演了两种角色,即既是被交换的对象,又在交换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被动性表现在只能在学校提供的交换框架里参与交换,可以交换到哪所学校,有多大的机会被交换,几乎完全依赖于学校,而主动性则表现在学生可以在规定范围内做出努力并实现自我能动性的发挥。首先,在国家层面上,交换生所具有的高时效性很好地满足了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需求;其次,在学校层面上,大学将交换生的国际交流视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指标,通过交换生的宣传作用扩大其自身影响力,以促进自身更快更好地进行国际化进程;最后,在学生层面上,交换生收获更多的表现在外语水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感受上。交换生的行为关系应包含这几个条件:首先,它至少要明确参与者和执行环境;其次,应能描述出交换行为的基本结构;再次,应能明确地表示出交换环境中各个角色的相互作用。简单地将交换生的行为关系框图归纳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交换生行为的产生环境有学生、学校、国家的互动行为。学校间的互动行为表现为通过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教学大纲多元化对接等相互契合以保证校际合作的正常进行,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以吸引交换生来校学习;交换生之间的信息互动表现为留学感受的交换,这种信息流通提升了高校国际知名度,交换生与其录取高校学校之间互动表现为学生与初始高校之间的信息反馈。国家间的互动行为表现为通过教育资源互换、科学技术互换等。

综合比较上述几种环境影响因素,高校作为交换生行为的执行主体,其在交换生行为形成环境中扮演的杠杆作用具体表现在交换生项目制定、宣传、培养模式制定等方面,如何充分发挥这几者之间的互动作用以扩大高校的国际交换生规模,下文将逐一列举。

二、提升高校互动性,扩大留学生规模

1.宣传互动。高校的国际交换生项目宣传处于学生交换行为的前端。对内宣传以让学生了解交换生项目。对外宣传,又可分为对外校学生的宣传以及对国外高校的宣传。国际交换生项目的宣传是高校提供给其培养对象的一种服务,但此种服务并不着眼于抬高被宣传物的价值和地位,而是让学生客观地了解交换项目。作为校际交换的前期行为,项目宣传至少要承担三项任务:首先,使学生了解学校国际交流方式类型;其次,使学生明确交换项目利弊;最后,使学生明白交换项目的条件。同时,学校的各项宣传除了指向自身的发展之外,也更应指向学生的了解性需求。因此,在宣传的过程中,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不断更新,让宣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在对外宣传方面,在针对宣传对象的特点(包括文化特点、地域特点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交换项目进行适当包装,以吸引更多的潜在资源,从而达到扩大交换生规模的目的。

2.学生选拔互动。国际交换生与留学生不同,他们不以取得学位为目标,而是为了在国外学习,经历不同文化,抱着为自己将来出国留学投石问路或者掌握外语等为自己的目的。在国际交换生选拔方面,外语水平无疑是一个重要标准,但是通过我校近年来的项目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有外语水平良好但是仍然交换失败(交换中途要求回国学习)的个案产生,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于交换目的国的文化氛围不能较好地融入,文化休克现象明显,导致不能继续学习。

3.学生管理互动。该种互动侧重于对于他国来校生的管理,既要本着与本国学生公平对待的态度来管理,又不失考虑其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特殊性。在来校国际交换生管理过程中,应考虑其文化差异导致的生活行为与本国学生的不同,要分国别、民族等编制留学生管理守则,以突显对于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重,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校学习的目的。

4.培养模式互动。建立起互动性日常管理模式之后,便是如何能够让交换生在校学习到更多他所希望得到的知识。建立互动性较强的培养方案是培养模式互动性增强的重中之重,这要求我们在与国外高校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方的学生培养模式,完成两校之间学生教学大纲以及培养方案的对接。以与我校合作的美国某高校为例,在对方学校大四学年度学生完成的学分数为3,而我校学生在大四学年度的学分完成数为10,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对方高校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分转换后仍不能满足我校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将学生在国外学习的经历以及适当的课外实习也纳入学分转换体制,便可解决该问题。

5.经济互动。国际交换生来校学习不需要缴纳学费,但是仍有部分欠发达地区交换生来校学习存在经济能力欠缺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可以设置互动性强的多元化交换生资助体系来保证国际交换生项目的执行。以我校为例,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校内校外竞赛,通过竞赛奖金来对学生生活进行补助,同时,对于能给国际交换生管理方面发挥一定作用的学生进行免除部分住宿费用等进行补助,并且设立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对学生进行补助,例如,在学校与不同国家高校签订新的合作协议时,可从该国家来校交换的国际交换生中选拔出语言水平好、工作能力强的人来担当联络员,由该生为对方高校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经济资助。

综合分析,交换生行为形成的动因包括推因素和拉因素两种。推因素包括离开某个国家的愿望、冒险、社会互动、出国学习等,也可以是个体学习外语和了解国外文化的愿望;拉因素来自接受国和大学的吸引程度,也就是交换生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国家而不选择另外国家、选择这个学校而不选择另外学校的原因,如接受国的文化、花费、安全、交通、自然环境等,都属于拉因素的国家范畴,而学校声望、教学质量和课外活动等则属于拉因素的范畴。通过建立互动性强的相关制度,相信能够在扩大国际交换生规模的过程中产生很好的刺激效果。endprint

摘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与其所带来的机遇的已经越来越为国家和大学所重视,其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国家改革和经济发展、推进教育变革和大学办学国际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互动性强的相关制度,相信能够在扩大国际交换生规模的过程中产生很好的刺激效果。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交换生;互动;动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79-0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推进、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与其所带来的机遇已经越来越为国家和大学所重视,其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国家改革和经济发展、推进教育变革和大学办学国际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要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必须不断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而在校学生跨国流动的数量和质量、来校学习的他国学生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高校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大学生的国际流动形式主要为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换生、留学中介以及学生自主申请三种,而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换生在这三种流动方式中又因其最直接、最有效的特点成为学生国际化流动的一个快速干道。如何能够发挥高校在其中的职能杠杆作用,以提升大学国际交换生的数量与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国际交换生行为环境分析

国际交换生在其交换过程中同时扮演了两种角色,即既是被交换的对象,又在交换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被动性表现在只能在学校提供的交换框架里参与交换,可以交换到哪所学校,有多大的机会被交换,几乎完全依赖于学校,而主动性则表现在学生可以在规定范围内做出努力并实现自我能动性的发挥。首先,在国家层面上,交换生所具有的高时效性很好地满足了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需求;其次,在学校层面上,大学将交换生的国际交流视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指标,通过交换生的宣传作用扩大其自身影响力,以促进自身更快更好地进行国际化进程;最后,在学生层面上,交换生收获更多的表现在外语水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感受上。交换生的行为关系应包含这几个条件:首先,它至少要明确参与者和执行环境;其次,应能描述出交换行为的基本结构;再次,应能明确地表示出交换环境中各个角色的相互作用。简单地将交换生的行为关系框图归纳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交换生行为的产生环境有学生、学校、国家的互动行为。学校间的互动行为表现为通过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教学大纲多元化对接等相互契合以保证校际合作的正常进行,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以吸引交换生来校学习;交换生之间的信息互动表现为留学感受的交换,这种信息流通提升了高校国际知名度,交换生与其录取高校学校之间互动表现为学生与初始高校之间的信息反馈。国家间的互动行为表现为通过教育资源互换、科学技术互换等。

综合比较上述几种环境影响因素,高校作为交换生行为的执行主体,其在交换生行为形成环境中扮演的杠杆作用具体表现在交换生项目制定、宣传、培养模式制定等方面,如何充分发挥这几者之间的互动作用以扩大高校的国际交换生规模,下文将逐一列举。

二、提升高校互动性,扩大留学生规模

1.宣传互动。高校的国际交换生项目宣传处于学生交换行为的前端。对内宣传以让学生了解交换生项目。对外宣传,又可分为对外校学生的宣传以及对国外高校的宣传。国际交换生项目的宣传是高校提供给其培养对象的一种服务,但此种服务并不着眼于抬高被宣传物的价值和地位,而是让学生客观地了解交换项目。作为校际交换的前期行为,项目宣传至少要承担三项任务:首先,使学生了解学校国际交流方式类型;其次,使学生明确交换项目利弊;最后,使学生明白交换项目的条件。同时,学校的各项宣传除了指向自身的发展之外,也更应指向学生的了解性需求。因此,在宣传的过程中,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不断更新,让宣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在对外宣传方面,在针对宣传对象的特点(包括文化特点、地域特点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交换项目进行适当包装,以吸引更多的潜在资源,从而达到扩大交换生规模的目的。

2.学生选拔互动。国际交换生与留学生不同,他们不以取得学位为目标,而是为了在国外学习,经历不同文化,抱着为自己将来出国留学投石问路或者掌握外语等为自己的目的。在国际交换生选拔方面,外语水平无疑是一个重要标准,但是通过我校近年来的项目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有外语水平良好但是仍然交换失败(交换中途要求回国学习)的个案产生,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于交换目的国的文化氛围不能较好地融入,文化休克现象明显,导致不能继续学习。

3.学生管理互动。该种互动侧重于对于他国来校生的管理,既要本着与本国学生公平对待的态度来管理,又不失考虑其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特殊性。在来校国际交换生管理过程中,应考虑其文化差异导致的生活行为与本国学生的不同,要分国别、民族等编制留学生管理守则,以突显对于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重,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校学习的目的。

4.培养模式互动。建立起互动性日常管理模式之后,便是如何能够让交换生在校学习到更多他所希望得到的知识。建立互动性较强的培养方案是培养模式互动性增强的重中之重,这要求我们在与国外高校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方的学生培养模式,完成两校之间学生教学大纲以及培养方案的对接。以与我校合作的美国某高校为例,在对方学校大四学年度学生完成的学分数为3,而我校学生在大四学年度的学分完成数为10,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对方高校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分转换后仍不能满足我校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将学生在国外学习的经历以及适当的课外实习也纳入学分转换体制,便可解决该问题。

5.经济互动。国际交换生来校学习不需要缴纳学费,但是仍有部分欠发达地区交换生来校学习存在经济能力欠缺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可以设置互动性强的多元化交换生资助体系来保证国际交换生项目的执行。以我校为例,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校内校外竞赛,通过竞赛奖金来对学生生活进行补助,同时,对于能给国际交换生管理方面发挥一定作用的学生进行免除部分住宿费用等进行补助,并且设立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对学生进行补助,例如,在学校与不同国家高校签订新的合作协议时,可从该国家来校交换的国际交换生中选拔出语言水平好、工作能力强的人来担当联络员,由该生为对方高校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经济资助。

综合分析,交换生行为形成的动因包括推因素和拉因素两种。推因素包括离开某个国家的愿望、冒险、社会互动、出国学习等,也可以是个体学习外语和了解国外文化的愿望;拉因素来自接受国和大学的吸引程度,也就是交换生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国家而不选择另外国家、选择这个学校而不选择另外学校的原因,如接受国的文化、花费、安全、交通、自然环境等,都属于拉因素的国家范畴,而学校声望、教学质量和课外活动等则属于拉因素的范畴。通过建立互动性强的相关制度,相信能够在扩大国际交换生规模的过程中产生很好的刺激效果。endprint

摘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与其所带来的机遇的已经越来越为国家和大学所重视,其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国家改革和经济发展、推进教育变革和大学办学国际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互动性强的相关制度,相信能够在扩大国际交换生规模的过程中产生很好的刺激效果。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交换生;互动;动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79-0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推进、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与其所带来的机遇已经越来越为国家和大学所重视,其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国家改革和经济发展、推进教育变革和大学办学国际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要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必须不断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而在校学生跨国流动的数量和质量、来校学习的他国学生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高校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大学生的国际流动形式主要为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换生、留学中介以及学生自主申请三种,而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换生在这三种流动方式中又因其最直接、最有效的特点成为学生国际化流动的一个快速干道。如何能够发挥高校在其中的职能杠杆作用,以提升大学国际交换生的数量与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国际交换生行为环境分析

国际交换生在其交换过程中同时扮演了两种角色,即既是被交换的对象,又在交换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被动性表现在只能在学校提供的交换框架里参与交换,可以交换到哪所学校,有多大的机会被交换,几乎完全依赖于学校,而主动性则表现在学生可以在规定范围内做出努力并实现自我能动性的发挥。首先,在国家层面上,交换生所具有的高时效性很好地满足了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需求;其次,在学校层面上,大学将交换生的国际交流视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指标,通过交换生的宣传作用扩大其自身影响力,以促进自身更快更好地进行国际化进程;最后,在学生层面上,交换生收获更多的表现在外语水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感受上。交换生的行为关系应包含这几个条件:首先,它至少要明确参与者和执行环境;其次,应能描述出交换行为的基本结构;再次,应能明确地表示出交换环境中各个角色的相互作用。简单地将交换生的行为关系框图归纳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交换生行为的产生环境有学生、学校、国家的互动行为。学校间的互动行为表现为通过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教学大纲多元化对接等相互契合以保证校际合作的正常进行,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以吸引交换生来校学习;交换生之间的信息互动表现为留学感受的交换,这种信息流通提升了高校国际知名度,交换生与其录取高校学校之间互动表现为学生与初始高校之间的信息反馈。国家间的互动行为表现为通过教育资源互换、科学技术互换等。

综合比较上述几种环境影响因素,高校作为交换生行为的执行主体,其在交换生行为形成环境中扮演的杠杆作用具体表现在交换生项目制定、宣传、培养模式制定等方面,如何充分发挥这几者之间的互动作用以扩大高校的国际交换生规模,下文将逐一列举。

二、提升高校互动性,扩大留学生规模

1.宣传互动。高校的国际交换生项目宣传处于学生交换行为的前端。对内宣传以让学生了解交换生项目。对外宣传,又可分为对外校学生的宣传以及对国外高校的宣传。国际交换生项目的宣传是高校提供给其培养对象的一种服务,但此种服务并不着眼于抬高被宣传物的价值和地位,而是让学生客观地了解交换项目。作为校际交换的前期行为,项目宣传至少要承担三项任务:首先,使学生了解学校国际交流方式类型;其次,使学生明确交换项目利弊;最后,使学生明白交换项目的条件。同时,学校的各项宣传除了指向自身的发展之外,也更应指向学生的了解性需求。因此,在宣传的过程中,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不断更新,让宣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在对外宣传方面,在针对宣传对象的特点(包括文化特点、地域特点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交换项目进行适当包装,以吸引更多的潜在资源,从而达到扩大交换生规模的目的。

2.学生选拔互动。国际交换生与留学生不同,他们不以取得学位为目标,而是为了在国外学习,经历不同文化,抱着为自己将来出国留学投石问路或者掌握外语等为自己的目的。在国际交换生选拔方面,外语水平无疑是一个重要标准,但是通过我校近年来的项目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有外语水平良好但是仍然交换失败(交换中途要求回国学习)的个案产生,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于交换目的国的文化氛围不能较好地融入,文化休克现象明显,导致不能继续学习。

3.学生管理互动。该种互动侧重于对于他国来校生的管理,既要本着与本国学生公平对待的态度来管理,又不失考虑其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特殊性。在来校国际交换生管理过程中,应考虑其文化差异导致的生活行为与本国学生的不同,要分国别、民族等编制留学生管理守则,以突显对于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重,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校学习的目的。

4.培养模式互动。建立起互动性日常管理模式之后,便是如何能够让交换生在校学习到更多他所希望得到的知识。建立互动性较强的培养方案是培养模式互动性增强的重中之重,这要求我们在与国外高校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方的学生培养模式,完成两校之间学生教学大纲以及培养方案的对接。以与我校合作的美国某高校为例,在对方学校大四学年度学生完成的学分数为3,而我校学生在大四学年度的学分完成数为10,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对方高校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分转换后仍不能满足我校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将学生在国外学习的经历以及适当的课外实习也纳入学分转换体制,便可解决该问题。

5.经济互动。国际交换生来校学习不需要缴纳学费,但是仍有部分欠发达地区交换生来校学习存在经济能力欠缺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可以设置互动性强的多元化交换生资助体系来保证国际交换生项目的执行。以我校为例,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校内校外竞赛,通过竞赛奖金来对学生生活进行补助,同时,对于能给国际交换生管理方面发挥一定作用的学生进行免除部分住宿费用等进行补助,并且设立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对学生进行补助,例如,在学校与不同国家高校签订新的合作协议时,可从该国家来校交换的国际交换生中选拔出语言水平好、工作能力强的人来担当联络员,由该生为对方高校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经济资助。

综合分析,交换生行为形成的动因包括推因素和拉因素两种。推因素包括离开某个国家的愿望、冒险、社会互动、出国学习等,也可以是个体学习外语和了解国外文化的愿望;拉因素来自接受国和大学的吸引程度,也就是交换生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国家而不选择另外国家、选择这个学校而不选择另外学校的原因,如接受国的文化、花费、安全、交通、自然环境等,都属于拉因素的国家范畴,而学校声望、教学质量和课外活动等则属于拉因素的范畴。通过建立互动性强的相关制度,相信能够在扩大国际交换生规模的过程中产生很好的刺激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因互动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