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多年轻辅导员、班主任,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往往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明确学生三年学习时间里,各个阶段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任务及自我定位,因此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笔者通过7年的中职、高职班主任经历,总结出“阶段教育任务”工作模式,将学生三年学习划分为六个阶段,明确各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任务及自我定位,为年轻辅导员、班主任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阶段教育任务;自我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64-02
对于许多刚接触学生管理的年轻辅导员、班主任而言,面对学生管理工作干劲十足,都希望自己将学生带好,工作上做出成绩,做出实效。但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努力工作,往往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为此不少辅导员、班主任产生了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对此,笔者认为并不是年轻辅导员、班主任没有认真去做工作,相反,年轻辅导员、班主任充满了干劲,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往往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明晰学生从进校到毕业三年时间里,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任务;没有明白学生管理工作各阶段工作侧重点;没有明了在不同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不同任务和不同定位。因此在工作中存在盲目性,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获得很好的效果。
笔者通过7年的中职、高职班主任经历,总结出“阶段教育任务”工作模式,将学生三年学习划分为六个阶段,明确各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任务及自我定位,为年轻辅导员、班主任提供参考。
第一阶段:了解、认识阶段(时间:入校到上课两星期),本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自我定位应该是宣传员和慈父(母)益友,主要任务包括:
1.介绍、宣传学院、系部及所学专业: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开始向学生介绍、宣传学院、系部及所学专业,增加学生对学院、系部及所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学院、系部及所学专业。
2.宣传学院、系部纪律和规定:从学生一进校,就强调校纪校规,多数学生存在先入为主的意识,早期对其进行正确的认知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关心学生入校生活,帮助其尽快适应住校生活: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来到学校。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在这里他们举目无亲,这个时候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充当慈父(母)的角色,关心他们的衣食冷暖,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住校生活,以便更好、更快地适应环境,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在对学生的关心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学生对你的信任感,以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4.了解、认识班级学生,考虑临时班、团干人选: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抓住新生进校之初,还未开始上课时间,利用与学生军训期间接触及晚自习班会等时间,换位为学生的朋友,通过深入学生生活,了解、认识班级学生,形成对班级学生的初步印象。在军训结束后根据学生军训表现和上课两周情况,定出临时班、团干人选。
第二阶段:班风、学风培养、形成阶段(时间:第一阶段结束到第一学期结束),本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自我定位应该是开发者和团队领导,主要任务包括:
1.组织学生学习学院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按院学生处的要求,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学生手册》,并严格将学生对《学生手册》的遵守情况作为奖惩学生的标尺,建立赏罚分明的机制。
2.根据学院班级管理规定,结合本班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班规;《学生手册》作为一个学校学生管理的规范,其注重的是原则性、方向性和指导性,但因为篇幅有限,《学生手册》不可能将所有问题、情况写入其中,因此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根据系部要求及班级特点,就一些系部常见问题及本班常见情况制定出适合的班规,做到有规可循,以便更加细致、规范管理班级。
3.在各项规章制度指导下,开始特色化班风、学风培养:笔者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学年,而第一学年最重要的就是班风、学风的形成和巩固。有了好的班风、学风作为基础,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好的班风、学风不应该是“清一色”,应该是具备本系、本专业、本班鲜明特点的特色化班风、学风,这样既突出了系、专业、班级特点,又符合现阶段学生青年个性化的需求,学生较易接受和遵守。
4.明确班、团干人选,指导其成为班风、学风建设执行者和监督者:上文提到,笔者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学年,而第一学年最重要的就是班风、学风的建立和巩固,然而笔者认为班风、学风的建立和巩固最关键的就是班、团干的选用和培养,毕竟作为学生,班、团干待在班级时间最长,和同学接触最多,对同学了解最深,他们才是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因此选好人,用好人,做好引导与指导,是班级班风、学风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作为团队领导,组织、教会班、团干开展工作。
第三阶段:班风、学风成熟、固定阶段(时间:第二学期),本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自我定位应该是督导者和执行者,主要任务包括:
1.把握班风、学风的正确方向,对其不断修正和完善:班风、学风在第二阶段已经建立起来,但由于学生寒假离开学校,回来后难免对班风、学风的认识出现淡漠,为此在开学初,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强调、强化班风、学风,把握班风、学风的正确方向,使其不断巩固、更入人心。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知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根据学院、系部要求及本班特点,及时对班风、学风不断修正和完善。
2.做好督导和执行:对于违反班级管理规定的同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对于模范遵守班级管理规定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只有做到赏罚分明,才能确保规定、制度的贯彻、执行,才能保证班风、学风的良性发展。
第四阶段:个性、特长培养、潜力开发阶段(时间:第三学期),本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自我定位应该是“伯乐”和导师,主要包括:endprint
1.发现学生个性、特长,鼓励其个性发展,提供其特长发挥平台:有了第一学年良好班风、学风作为基础,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晚自习习惯,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多开展课余活动,便于发现学生个性、特长,鼓励其个性发展,提供其特长发挥平台,也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认识自我优缺点。
2.鼓励学生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做好积极正面引导,加深学生对社会了解,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第五阶段:社会经验传输阶段(时间:第四学期),本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自我定位应该是前辈和“守门员”,主要任务包括:
1.以自身经历或往届学生普遍存在现象,向学生传送实习、应聘知识和经验:
2.以自身经历或往届学生普遍存在现象,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及待人接物的注意事项,便于学生今后实习就业;
3.提高警惕,“守好门”,尤其注意学生在期末最后两周及毕业考试结束当天,防止学生在最后时刻犯错误。
第六阶段:引导、辅助阶段(时间:第三学年),本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自我定位应该是服务者和指路人,主要任务包括:
1.不定期走访实习点,了解学生实习、生活情况,做好与实习单位沟通并接受其反馈意见,并将学生情况和实习单位反馈意见上报领导;
2.发挥好连接学院和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有关通知及招聘信息通告学生,并将学生反映问题、困难及时反映给部门及领导;
3.对于对将来存在迷茫、对工作犹豫不决或者在工作中不顺利等问题的学生,为其提供意见、建议或者参考。
在这六个阶段中,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只要明确阶段教育任务,准确定位,就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当然无论运用那种模式和方法,都必须将对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贯穿始终,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心,明白你是在为他的现在、未来着想,做到这点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服从你的管理,配合你的工作,学生就能够获得真正获得提高和收获。
参考文献:
[1]刘智运.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2).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郝文清.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4]曲雪玉,葛军.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技教研),2007,(15).
作者简介:陈洁松(1980-),男,贵州,汉族,贵州省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学生心理健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