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柱
摘要:教学要创新,课堂要开放,教育者不仅仅是教师,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尤其是理科教师,或者说是科学课程教师,如何将科学知识生活化和将生活中问题提升到一定的水平,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使一些书本上“死知识”活起来,学生接受起来就不会是“死记硬背”,因此开发教学资源,活的课程资源胜过一切。
关键词:课程资源;社区医生;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45-02
一、教学背景
在人教版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与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2]中,都有相关牙齿的教学内容。在苏教版教材《生物学》七年级的人体生理教学内容中,有关牙齿的教学内容更多,有牙齿的结构,龋齿的形成及青少年龋齿的调查[3]。对于相关内容的教学,就知识本身而言,涉及到人体解剖生理中较难的内容,就联系生活而言,涉及到较多的日常牙病及口腔保健问题。在人教版和沪教版教材《化学》中有关于人体中最多的元素是钙元素和胃酸过多的用药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是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我们应该如何补钙,以及该选用什么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呢?
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一,牙齿的结构知识性强,专业术语多,如牙釉质、牙冠等,学生不熟悉这些专有名词,学起来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第二,该部分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学生会在课堂上提问形形色色的个人的或亲朋好友的牙病问题,教师回答一般不到位。有些学生还会问到日常生活中牙膏与牙刷的选用。
第三,由于电视广告的原因,医院的健康知识宣传,学生会提出对牙齿进行窝沟封闭的原因及原理,甚至有些还是关于牙齿的正畸以及种植牙等问题。
第四,生活中,胃酸过多经常使我们非常难受。我们家庭常用药中有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然而在没有这种药时,经常有人服用碱面和小苏打,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否有损人体健康,补钙药品很多如何正确的补钙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长期饮用易形成水垢的水是否缺钙?
学生爱问问题,问的问题多了,这是作为教师感到欣慰的。然而学生的知识面宽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加大了,针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备课组全体教师精心准备,积极进行“应战”!在学校图书馆查阅《初中健康教育》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口腔卫生和人体中的元素的相关内容,并对其进行学习,教师心中略有数。然而一节课下来还有相当一部分问题以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查阅资料,咨询口腔医生的作业布置下去,那些问题最后解决得如何?不得而知。
三、开发课程资源,社区医生进课堂
(一)消化课标,理解课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必须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指导者,而不是教书匠,可以把问题留给学生,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但相应的问题是教师能解决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现在的我们的问题是该部分问题对于教师的确成“问题”了。面对如此“问题”,不得不想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明确提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做法。
“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和生命科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生产实践人员等)也是生物课程资源,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具有指导意义。”[4]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部分,指出,教师善于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学习素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环境[5]。
自然博物馆、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化工厂、农科站和养殖场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可采用参观、访问、讲座、讨论和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与社会、科技、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走进社区,医生进课堂
“口腔医生”进入我的脑海,有了这个想法,走进了社区医院口腔科,说明了来意,医生对我提出的各类问题作了全面的简答,并同意进入课堂完成教学内容,这次进入社区医院,我最感兴趣的是目前国家在中西部进行的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项目,该项目不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吗?更何况,医院介绍,社区医生有进校园普及日常安全用药和急救相关知识的义务,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把教材提供给社区医生,社区医生进行了备课。上课前把教案拿给我看,从牙齿的结构讲起,到牙齿的功能,最后到如何进行口腔卫生以及口腔科学的前沿进展,我感到很诧异,可谓是下了很深功夫的。上课了几位生物教师和化学教师坐到教室后边听课,很想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一番。
课堂上,医生教师的讲解很到位,学生听得很认真,而且每个问题都进行了互动,黑板上贴有牙齿的挂图,手中拿着牙齿的模型,为什么牙齿坚硬呢,钙的流失容易造成牙齿脱落,生活中有一个说法是母亲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所以孕妇要补钙。展示了各种补钙品,一一进行比较,同时用实验的方法演示各种生活中消除胃酸的“胃药”的效果。学生个个都那么投入,兴致那么高,很多时候同学们都做了笔记!综合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例如:
长期饮用含钙的水质,有一定的补钙效果,但是容易产生牙结石,是人体的牙齿不但不美观大方,而且影响应有的功能,这些人往往得阶段性洗牙。
钙片有的可以在补钙的同时消除胃酸过多,如普通钙剂,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大多数就起不到作用,是其他钙剂。
四、教学启示
课后反馈,医生给学生“授课”,学生收获很大,教学目标完成得非常好。这就给我们教师很大启示:教师要大胆走出去,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教学,将教学中的生活问题进行科学化,将科学性较强的问题生活化。而不仅仅是研究中考,研究学生的成绩,研究如何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很多知识点和考点。
通过这节课,真正认识到:教学要创新,课堂要开放,教育者不仅仅是教师,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尤其是理科教师,或者说是科学课程教师,如何将科学知识生活化和将生活中问题提升到一定的水平,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使一些书本上“死知识”活起来,学生接受起来就不会是“死记硬背”,因此开发教学资源,活的课程资源胜过一切。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9-3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17.
[3]汪忠.生物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6-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0-61.endprint